【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也取得了極大的成效。然而,當前課堂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影響著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這里根據近年來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情況,探討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教學 有效性
數學教學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在初中,有很多學生逐漸變得不再喜歡學數學,認為它難理解,枯燥無味,對它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我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使得學生都可以進入初中進行學習,但是,升入初中的學生有很多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數學基礎不好,聽不懂課堂上教師講的知識,也使他們喪失了學習數學的信心。還有一些教師存在錯誤的教育觀念,似乎只要是自己講過的知識和題型,學生就應該掌握、會做,從來不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荚囋嚲碇?,很多都是講過或練習過的題目,學生卻往往考試的不太理想。教師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會批評學生,而不去考慮其中的原因。因此,教師應該考慮把握有效的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1.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只有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育和教導才能被學生所接受,如果沒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就不會接受教師的批評和建議,甚至可能與教師產生摩擦,對學生和教師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構建與學生間的良好關系,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利用課余時間和休息時間,參與學生的活動,與學生打成一片,使學生覺得教師也是和藹可親的。這樣的師生關系,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親和度,使得教師的例題講解更有魅力,學生的數學解題更加有效率。
2.以教材知識為為依托,以學生需要為根本,認真備課
有些教師備課似乎只是為了應付教學工作,并沒有認真對待,其實教師備課是對自身能力的鍛煉,教案是教師教課的依據,為教師講課提供知識線索。教師備課應以教材的知識內容為本,由于各地區、各學校的教育狀況不一樣,會在教學中存在差異,教師依照課本教材,能夠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每條例題講解完成,都要能夠讓學生明白這個問題為什么這樣解決,思路是什么,切忌刻意地拔高、延伸,不然,對學生學習會起反作用。
3.創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好的課堂氣氛是學生樂于學習的重要保障,這一點對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尤為重要。教師要想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課堂教學往往枯燥、單調、無味,教師通常用嚴謹的教學方法,有時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上,教師不妨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改善教學的氣氛,如教師可以運用語言抑揚的技巧,或夸張的表演等,吸引學生的眼球,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講課上,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到有用的知識。
4.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中沒有絕對好的教學方法,但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用處,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的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實現教學的目標。數學知識中有很多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適宜的方法,否則,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1)問題教學法
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決問題本身更具重要性,在課堂上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活性,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通過思考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提問題時一定要有技巧,比如提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疑惑處設疑等,并且能夠在課堂上堅持提問,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2)實物化教學法
數學教學中,實物化教學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可觀化,更容易理解,從而減少學生的思維上的阻力,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興趣。如幾何教學,教師可以拿一些實物模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錐體、多面體等),適當做些演示,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化抽象為形象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已經被運用到各種教學活動當中。在數學教學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放映的方式,把數學上抽想難以理解的知識轉換成可以視覺化的東西,使其更加的生動、形象,這樣,就有助于把學生帶到無窮奧妙的數學世界中。
(4)回歸生活,讓學生參與數學實踐
數學來源于社會生活,又為社會生活服務。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很多的數學問題,這些數學問題都需要數學知識去解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學生可以通過這一實踐過程更深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從而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這樣,學生可以學會運用數學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知道一些生活現象背后的數學原理,擴寬自身的學習視野。如屋頂采用三角狀,是因為三角形具用穩定性。
總之,要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必須以學生為工作的中心,處處為學生著想,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數學具有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學生在學習上的信心,從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傅前達.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有效性[J]. 基礎教育論壇,2011,(6).
[2] 秦玉潔. 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初探[J]. 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1,(12).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三倉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