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1
七 年
□簡 兒
其實也沒像你所想的那樣恐怖,這一天,不知不覺就到來了。你們像大多數(shù)的夫妻一樣,很順利就走過來啦。七年也好,十七年也好,一輩子也好,也許,它會一直這樣順利地走下去。
縱然你心中暗藏著火焰和花朵,心有所想,情有所寄,過一陣子,你就會迷途知返啦。你只需看看那個鏡中人,你在他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你們吃著同樣的食物,說著同樣的話。相貌,眉眼,舉手投足也越來越像。直到有一天,你忽然明白:你就是他,他就是你。
你和他有一個共同的孩子。是的,這是你們最有力的紐帶。她長著你的尖下巴,他的雙眼皮。她走路的樣子,從前面看過來,像另一個你;從后面看過去,像另一個他。
你絕不能容忍孩子受到一丁點兒傷害,就算犧牲掉你的一切:自由,理想,愛情,甚至是生命。你知道,他也一樣。這世上一定沒有第三個人,可以取代你們對孩子的愛。這一點,你們心里都清清楚楚,也明明白白。
那么,你對他的愛,他對你的愛呢?有一天會被另一個人取代嗎?你忍不住想。你當然給不出一個答案,你也并不想要答案。因為你知道,你不可以再去愛別人。這一點,在當初的誓言里,彼此早就約好了的。
你回憶初次見面,他沉默的樣子。你總是偏愛沉默的男人。在那條小巷里,他和你并肩走著,你感到好氣悶呀。你到家了,揮手跟他說再見。他卻停在那里,不動聲色地看著你,看得你心里都有點驚惶了,難不成臉上擦花了,還是涂了黑墨水?好半天,他才擠出一句話:你可以陪我再走回去嗎?
你一定是中邪了,竟然陪著他重新走回去,又走回來。后來,你跑上樓,拉開窗簾,看見他還站在那里。路燈映照著他細長的影子,你的心忽然被打動了。
你還記得,那一天,他跑來向你求婚,從口袋里掏了半天,掏出一枚鉆戒。那束小小的炫目的光,讓你微微一怔。你并不喜歡那些東西,什么金器、銀器,到了你這兒,全都成了鐵器,任它們在時光中蒙了塵,生了銹。
有一次,你偶然整理抽屜,在梳妝臺里找到了那枚戒指。它仍然好好的,像新的一樣。你只在婚禮上戴了一天,就取下來,隨手一扔就是七年。你都想不起放在哪兒了。對這一點,他總是恨恨的,你怎能這么沒心沒肺呀。
你也記不起后來的情節(jié)了,但你懂得了:淡下來的,才是生活。
(選自《散文》2011年第12期)
閱讀上面的文字,回答1~5題。
1.解釋下列黑體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火焰和花朵:
(2)恨恨的: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畫線句“其實也沒像你所想的那樣恐怖”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采用第二人稱“你”行文,有何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六自然段中說:“你當然給不出一個答案,你也并不想要答案。”為什么說“你當然給不出一個答案”?“你也并不想要答案”又是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十一自然段中說:“淡下來的,才是生活。”請根據(jù)文章內容,概括文中“淡下來的”幾件事,并結合你的生活經(jīng)歷,列舉幾件你生活中“淡下來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2
燈 光
□程乃珊
家里露臺前正對著一盞街燈,燈罩已破裂了,橫七豎八地貼著膠布之類,十分殘敗的樣子。然而,入夜,那盞街燈則顯得十分動人:一暈柔光透過窗玻璃照入室內,令我每天下班開門回家之時,迎接我的并不是一片暗黑,而是一掬清輝。那盞柔和的燈光,在黑沉沉的夜幕下,在濤濤的海潮聲中,就像親人的眼睛一樣關切地注視著我:“你回來啦!”這令我覺得慰藉溫暖。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覺,獨自一人晚歸時,遠遠瞅見自家窗口亮著的一盞燈光,有人在等你回家!多幸福的一種感覺,連步子也會輕松快捷起來。對世界而言,我們不過是纖芥塵埃,但在愛我們的人心目中,卻是那樣珍貴重要。我們沒回家,那愛我們的人,就不能安然成眠,于是,替我們留起一盞燈,那是十分美好的愛的語言。自從離家來港后,每逢入夜,望著那盞靜謐地亮著的街燈,總會想起上海家中的燈光……
前不久摯友來港在我這里小住,從此,每晚都有人替我留燈。只要一拐進通入自家門道的那條小徑,遠遠就看見,投在白晃晃的水泥地上的一注柔光(我家門就對著樓道樓梯),黃澄澄的,似那堅硬的水泥也因著那注蜜黃而顯得柔軟了。那是摯友開亮了我家門口的那盞燈。第一次看見家門口亮起那束柔光,覺得有人在等我,心里不禁涌起一股熱潮,眼淚都下來了。后來整整兩個多月,天天在回家的路上,就早早開始尋覓那束熟悉的燈光。每天下班,我再也不去看櫥窗,也盡量推掉一切飯局,只是急匆匆地往家里趕去,因為我知道,有人在等我。
然而終于有一天,摯友要回去了。因不愿讓我請假,她執(zhí)意不肯讓我送機。下班后,我心情十分惆悵:今夜不會有人為我留燈了,但是,我卻已經(jīng)習慣了燈光!
意外地,遠遠發(fā)現(xiàn),家門口還是亮著燈光。是朋友突然決定改變行期了?班機誤了?一連串念頭從我腦海中閃過。我快步上樓掏鑰匙,室內一片靜默,朋友已人去室空,唯有窗玻璃外那盞街燈,默默地深情地眼睛一樣地注視著我。
桌上留著朋友的一個留言,上面抄錄著我們都十分喜歡的一首小詩。它是前蘇聯(lián)小說《葉爾紹夫兄弟》里一首十分不重要的十分不起眼的小詩,但我們都非常喜歡并記住了它:“有一天我們分手時/你對我說,不要消失在黑暗中,就靠近那燈光走/從此我就習慣了靠近燈光;雖然再也聽不到親切的叮嚀,還有戀戀的道別/但我還是,永遠靠近著燈光……”
(選自《精美散文》,有刪改)
閱讀上面的文字,回答1~5題。
1.根據(jù)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分析是什么促使“我”想起上海家中的燈光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四自然段描寫了摯友來港小住時,為“我”留燈的往事,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唯有窗玻璃外那盞街燈,默默地深情地眼睛一樣地注視著我”,這個句子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結尾引述了《葉爾紹夫兄弟》中的一首小詩,為什么既強調對這首小詩“十分喜歡”“非常喜歡”,又特別寫這是“十分不重要的十分不起眼的小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很有層次地描寫出了街燈的特點,請概括作者的寫作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訓練3
心 病
□凌鼎年
接到娘的電話我頗感意外,娘說爹病了讓我馬上回去。今年爹70歲,除了耳背,身子骨硬朗著呢,怎么突然就病了呢?問爹什么病,娘也不說,只說等你回來就知道了。娘的這種詭秘使我愈加忐忑不安了,已經(jīng)快三個月沒回家了,是該回去看看了。我放下手頭的工作立馬往回趕,途中我不禁想起上次回家的情景……
上次弟弟訂婚,我回家還沒進門,就看見娘和姨她們幾個站在我家院里笑彎了腰。
“娘,我回來了,咋的啦?你們在笑什么?”
“噓——你聽,聾子聚會了……”娘用手一指屋里,故作神秘地對我說。
“哥,我說話你怎么總打岔啊?”
“什么?我說你們家老大?我沒有說你們家老大!”
“我是想問你我大侄子的對象是哪個村的?”
“啊?我怎么那么蠢?我怎么蠢了?你怎么一見面就罵人……”
我側耳一聽,立刻就明白她們在笑什么了。原來是爹和姑姑兄妹倆正在屋里說話。許是遺傳,他們倆都有不同程度的耳背。于是,他們每次在一起說話的時候,即使都扯著嗓子喊也不免互相打岔。聽他們說話比看喜劇小品還可笑,難怪娘她們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爹,我接您到城里住幾天?”參加完了弟弟的訂婚儀式,臨走的時候我大聲地對爹說。
“啊?你讓我到城里去搬磚?”
“我想讓您去看孫子!”
“啥?你還讓我系圍裙,搬磚還系圍裙,真是窮講究。”
“我想接您去過五一節(jié)。”
“啊?還讓我?guī)е愦蠼悖磕愦蠼隳挠锌眨€是我自己幫你搬吧。”
“爹,我給您配個助聽器吧。”
“原來就一拖拉機啊,不多,我自己就成。”
見爹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都急得冒了汗。我忽然靈機一動,找來筆和紙寫道:“爹,我?guī)匠抢锱鋫€助聽器吧,您的耳朵這么背多別扭啊!”爹看后使勁搖搖頭,說:“那玩意太貴,我不配。這樣挺好的,省得聽見別人罵我,說我壞話!”
我已經(jīng)明白了爹的意思,看來他還是心疼錢啊!也是,為了弟弟的親事家里已經(jīng)欠了不少賬,現(xiàn)在他是絕對不肯花那份閑錢的。
無奈,我又拿起筆在紙上迅速寫道:“不用您花錢,我給您配。馬上就要開奧運會了,您不想看哪?您的耳朵這么背,能看好嗎?”
爹看完我寫的字,略一遲疑,隨即擺手說:“你弟弟定親你拿了不少的錢,我可再也不能花你的錢了。看奧運會時,我把電視的聲音放大點兒就行。”
“您這樣不影響大家嗎?”
“什么?這會影響你大媽?凈胡說八道。我怎么會影響到她啊?”我一不用筆說話,爹又開始打岔了。
“唉!不和您說了,真急人。”
“啊?你說啥,我太混?臭小子,你敢罵人!”爹說著說著竟沖我瞪起了眼睛,額頭上的青筋條條蹦出來,嚇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建華,你快別跟你爹磨叨了,快走吧,別誤了車。”幸好娘及時來解圍……
我風塵仆仆地趕回了家,老遠就見爹搖著扇子,好端端地坐在院子里的那棵棗樹下,只是人略顯清瘦了些。娘見我回來,趕緊迎出來;爹看到我,嘴也笑得咧到了耳根。
“娘,您不是說爹病了嗎?這不……”
“呵呵……你爹這回得的是心病。”娘笑著說。
“心病?”我疑惑不解地望著娘。
“是他讓我通知你回來帶他去配助聽器的。有一天晚上,他為了看球賽把電視的聲音開得太大,影響了鄰里休息,人家向他提意見了……唉!說到底他是既不好意思讓你花錢,又怕耽誤了收看北京奧運。他說先借你的錢配,等冬天賣了豬再把錢還你。”
“哦,原來是這樣!娘,看您說的!那我欠你們的恩情什么時候才能還清啊……好,我明天就帶爹回去!”
我爽快地答應著,那一刻,我仿佛已經(jīng)看見了爹看奧運會時那眉開眼笑的樣子。
(選自《凌鼎年小小說》,有刪改)
閱讀上面的文字,回答1~4題。
1.文中說:“我仿佛已經(jīng)看見了爹看奧運會時那眉開眼笑的樣子。”這句話有什么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遠就見爹搖著扇子,好端端地坐在院子里的那棵棗樹下”這句話中,作者為什么用“好端端”這個詞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說用大量的篇幅寫上次回家的情景,這在敘述上是什么寫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樣理解爹由不愿意配助聽器到主動要求配助聽器這個思想轉變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曉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