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用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認真讀完,仿佛聆聽了一場音樂會,又好似欣賞了一幅水墨畫。文章何以給人這樣的感受呢?主要體現在作者對聲音和色彩兩方面的描繪上。
一、在聲音方面,作者通過視覺和聽覺,充分運用想象和聯想,并采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展示了山雨特有的音韻美。如在文章第四段,作者寫道:“像一首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這句話作者著筆于聲音,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山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輕及重的動態過程;如在課文第五段,作者又將“巖石、樹葉、綠草”聯想成“琴鍵”,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時的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讀起來歡快而有節奏,增強了文章的美感。
二、在色彩方面,文章著力描寫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綠。這種綠是一種水淋淋的、富有動感的、極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現了山雨帶給山林的色彩變化。這種綠,“綠得耀眼,綠得透明”,不僅眼睛可以看到,而且會流入人的心中。這種綠,美在鮮活,美在靈動,給人以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