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星丁導讀
小朋友們,一年一度的春節來到了。你們看,人們穿新衣,掛燈籠,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多熱鬧啊!下面,跟我一起去廣東和江西,看看那里的人們過春節都吃什么美食吧!
【閱讀空間】
酥炸蘿卜丸
□王錦南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窗外,喜氣洋洋的人們興高采烈地走在街上,為新年采購年貨。看著看著,我不覺就想起了小時候母親炸的蘿卜丸子。
許是小時候家里窮吧,每次過年時總沒有什么東西讓我們渴望的。然而,母親的酥炸蘿卜丸子卻年年讓我們懷念。一進臘月,我和弟弟就纏著母親問:“媽媽,什么時候炸蘿卜丸子啊?”母親拍拍我們的腦袋說:“快了,快了,再過幾天就可以了。”
日子便在我和弟弟盼望蘿卜丸子中一步一步貼近了新年。終于要炸蘿卜丸子了,我和弟弟哪兒也不去,就待在家里看著母親做蘿卜丸子。
母親先把白蘿卜剁成丁兒,接著往里面加入雞蛋、面粉和肉末,之后將這些材料充分拌勻。這時候,我和弟弟早就趴在灶臺上候著了。
鍋里的油已被父親用熊熊大火燒得滾燙滾燙了。母親用手抓起一把餡兒,然后一掐,一個蘿卜丸子就出來了。母親把蘿卜丸子貼著鍋沿滑進油鍋,鍋里的熱油即刻翻滾起來。就這樣,母親把一個又一個的蘿卜丸子擠進油鍋。放下十余個之后,母親就用漏勺撥弄著油鍋里的蘿卜丸子。幾分鐘之后,鍋里的蘿卜丸子浮上油面,醉人的香味就在空氣中彌漫開來了。等到這些蘿卜丸子炸成金黃色之后,母親就把它們撈出來,放在預先準備好的盆里。
母親還在繼續炸著蘿卜丸子,我和弟弟就乘著她不注意,抓起一個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蘊藏在丸子里的香氣好像要噴射出來一樣。我像豬八戒吃人參果般一口就吞下去了,嘴里吃著這個,手已伸向下一個了。母親看到我猴急的樣子,拍了一下我說:“慢慢來,多著呢。”
母親炸蘿卜丸子的速度很快,一會兒的工夫盆子里的蘿卜丸子就已堆成了一個小山尖了。我和弟弟就一人裝了一碗端進房間里邊看電視邊吃,直到把小肚皮撐得圓滾滾的才罷休。
炸熟的蘿卜丸子吃時很簡單,或直接蒸著吃,或燉肉吃。母親一般一次都會炸很多蘿卜丸子,一兩天吃不完,就用籃子裝著吊在房梁上。我和弟弟常常會爬上高高的凳子,偷偷地拿幾個吃。
這幾年,我一直在異鄉漂泊,每年的春節總難得回家。一個人在異鄉過年的孤獨常常讓我懷念起母親的酥炸蘿卜丸子。那一個個香氣四溢的金黃丸子就這樣穿透了我午夜的思鄉之夢……
哈星丁賞析
對蘿卜丸子的惦念,折射著作者十足的童真;對母親做蘿卜丸子時詳盡的動作描寫以及“我”和弟弟饞相的生動刻畫,從側面傳遞出了蘿卜丸子那讓人百吃不厭的味道。蘿卜丸子是美味的,但更體現出作者對家的那份掛念,那份眷戀。
【寫作指津】
身臨其境,自然深入人心
讀王錦南的《酥炸蘿卜丸》,我們讀出了盼新年、過新年的味道,讀出了作者異鄉過年思念家鄉親人的傷感之情。炸蘿卜丸的情景是那么的歷歷在目,而酥炸蘿卜丸的清香似乎也透過文章,縈繞在我們的周圍。作者為什么能寫出這么深入人心的文章呢?原因就在于作者“身臨其境”。只有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才會有更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寫文章時,才有話可說,寫出來才能打動人。
介紹風味小吃,重點在于介紹它的獨特風味,突出“風味”二字;還要注意是“小吃”,不是大餐。其次可介紹其制作工藝、演變過程以及有關歷史傳說等。
同學們在動筆前,首先要悉心體會風味小吃的味道及其折射出來的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用心品嘗風味小吃的“風格”和“味道”,輔以上述其他有關內容,筆下的風味小吃一定會散發出誘人的“美味”,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