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教育和民辦教育,作為現實中的教育“短板”,是否可以通過教育投入解除?其改變又是如何呢?
不平衡的學前教育
家住北京的小路有個三歲半的兒子,到了今年9月就是孩子入托的時候,可是之前報名的幾家幼兒園至今都沒有音信,這使小路著實心急不已。
其實,從兩年前開始,小路和家人就已經著手準備起孩子入托的事情了,據他介紹,由于私立幼兒園辦園質量良莠不齊,選擇時顧慮較多,又因為私立幼兒園沒有政府財政補貼,辦學成本大都轉移給家長負擔,質量稍好些的每月至少大幾千的學費使人倍感壓力,所以至今找過的5、6家有意向的都是公辦幼兒園。
小路為兒子申請的多所幼兒園中有幾所為機關幼兒園,某機關家屬告訴記者,“我們為子女申請機關自己的幼兒園幾乎沒有難度,比如這個幼兒園有4個班,機關職工的孩子大概只占1個班,所以申請就能上,其余3個班向非機關職工子女開放,可能想上比較難。”機關幼兒園雖然沒有將非機關職工子女拒之門外,無奈需求旺盛,機關一道門檻劃出了內外孩子家長們的冰火兩重天。
此前,廣州市成為國內首批“試水”預算公開的政府,通過其公布的《廣州市2012年部門預算草案》,外界得以了解到該市有8所機關幼兒園獲得的財政預算資金逾8千萬。一時間,圍繞此事引發諸多討論:得到財政投入的幼兒園所得撥款數目的依據是什么;以及利用公共財政所辦的幼兒園如果不能面向社會公眾招生,其合理性就值得懷疑。
近兩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均明確要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廣州市于2011年出臺《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當年財政給予學前教育的專項資金為2億元,今年這個數字達3.05億元。“蛋糕”不斷做大,如何分配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有當地學者擔心,在廣州,公辦幼兒園約占幼兒園總數的17%,如果還是延續現有的財政體制和辦園模式,那么加大學前教育投入的結果將是愈發拉大了優質公辦幼兒園與普通公辦幼兒園及民辦幼兒園的差距。
“無爹無娘”的民辦教育
作為年輕一代土生土長的北京家長,送子女上學已是這樣困窘,外來務工人員要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更是一件現實的難題。
在北京西南五至六環間,有一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校長劉運貴在1998年就辦起了這間學校,期間先后遷了三次校址。對這些學校來說,遷址如同家常便飯,究其原因,不外乎校址忽遭拆遷、學校不堪租金重負等。記者尋訪劉運貴的學校時,就見不遠處有建筑工地,高架鐵路以及周邊居民傾倒堆積而成的垃圾場。其實北京不少打工子弟學校都散步在市區邊緣,這與這些地區地租便宜,生源相對集中有著密切關聯。
講起當初開辦學校的原因,劉運貴說:“辦學校是為了自己孩子有學上。早年我帶著一家來北京做生意,孩子到了入學的年紀沒有學校接收,家人提議我回歸老本行,于是我抵了老家的房子貸款、借錢開了這間學校。剛開始小學四、五、六三個年級的孩子加起來才湊了一個班,這就開始上課了。”
如今這里在校學生基本保持在1300人左右,雖然生源穩定,劉運貴說日子還是不好過,“我們是民辦學校,完全自負盈虧。學校開設的是小學和初中的課程,屬于義務教務范疇,不用繳納營業稅。不過每年學校的租金,教職人員的工資,水電費和日常花銷都是不小的數目。在整個石景山區,這樣的打工子弟學校共有5所,其中包括我們學校在內,經過審批,具有辦學資質的學校有三家。”當被問到政府對學校有沒有財政補貼或獎勵時,劉運貴回說,沒有。
不過,學校的運營過程中并非全無政府支持。“政府對有辦學許可的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比如免費發放教科書,前年開始對學校的桌椅、照明燈和黑板進行更新,大都是設備上的支持,還有來自社會上的捐助,像運動器材和電腦,也大都是設備,而且比較零散。”
劉運貴看著這次換下來的桌椅還有幾成新,可以繼續使用,就將它們捐贈給了家鄉的公辦小學。劉運貴的家鄉在河南的一個農村,去年返鄉時,他看到當年曾給自己教課的老教師如今年60多歲還在教書,“學校招不到老師,就把退休老教師返聘回來。我看那校舍建的不錯,是前幾年按照國家標準統一新蓋的,不過里面的設備還不如我這學校,幾個孩子擠在一張條桌上。”
若想了解我國教育資源的分布現狀,從河南鄉間公辦小學,到北京民辦打工子弟學校,也可窺出見一斑。“我們學校孩子來自全國很多地方,入學考試結果也顯示出之前受教育水平相差很多,從幾分到幾十分,有些孩子沒學過英語和計算機。他們隨父母外出打工,沒有安定的教育環境。這里初中畢業的孩子里,只有很少數程度比較好的會返鄉繼續接受教育。”
對于學生們的教育經費問題,劉運貴心里一直有個疑問,“這些孩子是有教育經費的,國家把錢撥到他們原籍,不過現在孩子跟著家長出來了,這些孩子原本該享受的教育經費卻還留在地方。北京對打工子弟學生的標準是每名小學生一年的教育經費是160元,每名中學生一年的教育經費是260元,單是我老家一個學生的補助就遠不止這些。在經費方面,區域和城鄉差別還是挺大的。我們的疑問是,錢劃撥下去了,孩子出來上學沒有享受到,那么這些錢哪兒去了?相關部門是不是該加強監管力度?”
(黃瑩玉就讀于中央財大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