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新聞的發展,圖文結合的新型新聞報道成為了主流趨勢,新聞攝影發展一躍而起成為了新聞報道的有力幫手并且憑著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時代的審美藝術在新聞報道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僅是對新聞報道的一個詳細的詮釋,還體現了攝影中的藝術運用引領著大眾的審美觀念。新聞攝影是正在成長的新生事物,它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必然受到某種因素的制約,因而研究新聞攝影的特點和制約因素對促進新聞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聞攝影是指以獲取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對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的說明,以便大眾對新聞報道有更明確的理解,也可以說新聞攝影是以說明新聞事件為主要宗旨的。眾所周知,新聞在傳播消息的過程中依靠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來鞏固自己的權威地位,新聞事件在發生的過程中會出現事件的主要因素比如事件的地點、人物、原因等,使新聞受眾對報道一目了然,節約了理解時間以吸收更多的新聞內容。新聞攝影可以包括抓拍和視頻拍攝,新聞抓拍一般用于平面新聞報道中,主要說明的是事件發生的關鍵點;而視頻拍攝用于數字化的新聞報道,加入了視聽等一系列的畫面效果,賦予了新聞內容的客觀真實性。
新聞攝影對于內容的詮釋
新聞報道是由文字組成的,而文字的隨意性使新聞顯得并不十分可信,而照片則是記錄了真實情況產生的瞬間,相對來說是比較準確的。
(一)平面新聞報道中的抓拍
事件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過程,而新聞的簡明扼要只要求記錄事件發生的關鍵時刻,這種情況下抓拍就成為一個選擇。抓拍不僅滿足了新聞所要求的簡明扼要還符合了新聞的客觀真實性的要求。平面新聞報道由于版面和文字的限制,篇幅較短,整合了事件的重點部分進行了描述,對于新聞報道正確性的論證也只需關鍵性的證明也就是說新聞圖片的選擇只能由重要的瞬間構成才能突顯新聞內容的精確性。最簡單莫過于體育新聞中,運動選手得分的瞬間,贏得體育賽事最后成功的機會就是體育新聞報道的重點,那個成功的畫面則是最有力的證明;再來就是稍微有點難度的災難性新聞,一般新聞最及時也只在災難發生過后,因而我們無法看到災難的侵襲瞬間,但我們可以通過受災后的景象來想象災難的嚴重性。這類事件受到傷害的包括地區和人群,而新聞抓拍圖片一般采用的是以地區的受損區域和受災人群的恐懼眼神作為焦點,吸引新聞受眾的視線。
(二)數字化新聞報道中的視頻
科技的進步提高了視頻拍攝的技術水平,清晰的視頻采集成了新聞報道的另一個幫手,而且相較于抓拍來說,其更具有可信性。它可以將新聞事件發展的全部過程記錄下來,也可以選擇階段性地進行剪切,向受眾展現了事件的真實面目。轉到新聞報道中的實例上來講,最受歡迎的莫過于直播的體育賽事,它直接將賽事進行的點點滴滴向人民傳達,其時效性和真實性受到了廣大受眾的喜愛;另外,賽事本身就是受眾追尋的目標,再加上視頻的真實性更是賽事本身的有力保障,這樣直接增加了體育報道的真實性,使其在受眾心中的權威地位直線上升。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媒體發展了多樣化的媒介而數字化的媒介因為有聲有畫的優勢占據了新聞報道的首要位置,并借助了先進的科技扶搖而上。
(三)新聞報道中的圖文結合
世界的前進也改變著新聞報道的傳播方式,使其從原始的大字報開始到插圖式的平面媒介和科技化的數字媒介的發展,豐富了新聞報道的新形式。新聞報道中的插圖原意是為了改變單調的新聞報道增加受眾興趣積極接收新聞信息,但在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審美觀念轉變以后,新聞攝影就變成了以解釋說明為目的而存在的項目,在形式多樣化的效果下發展成為以圖文結合為主的新聞報道,不僅對新聞事件進行了詳細說明,還可以依托先進的科技減少新聞價值的損耗,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新聞業的發展。新聞的圖文結合在于新聞內容和圖畫信息的相輔相成,文字和圖畫的結合證實了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從而樹立了新聞媒體的權威性穩固了其在新聞媒體中的地位。
新聞攝影中的藝術特點
新聞攝影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交融的綜合藝術,它不僅豐富了傳媒事業還引領了時代前沿的審美理念,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用了歷史深厚的藝術學和先進科技發展的技術學。新聞攝影作為新聞報道的一種技術性手段,是新聞傳播事業的一項技術革命,它運用了現代化的影像技術記錄了真實的、有形的世界,這里的“行”不單是攝影技術的再現也是有組織、有目的的創作過程,并且通過這些作品反映了新聞工作者的思想,呼喚著新聞受眾對時代美觀念的革新。
(一)新聞攝影中的藝術手法運用
攝影源于藝術中的美術創作,客觀上是對現實生活的記錄,但由于美術中人為因素占據了很大的部分,所以作品中有大量的主觀因素,對現實的記錄也就沒有那么客觀精確,但是值得借鑒的是藝術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所想要表達的思想、以及藝術作品中的美學運用。新聞攝影是對現實生活的精確記錄,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如果想要表達新聞工作者的思想,就必須站在藝術的角度來進行圖片采集;另外現在的審美觀念對于新聞攝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攝影就要采用藝術的表現形式和技巧進行創作才能符合現代受眾的心理從而得到更多的關注。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成果、文化的精華,其中任何元素在人類生活中的運用都得到了經久不衰的認證。新聞攝影的創作吸收了藝術的部分精華,加上原有的攝影作品,就打造出了具有藝術特色的新聞攝影。根據大量的事實調查可以發現新聞攝影中除新聞事件的關鍵部分外,有些畫面的采取與新聞本身沒有多大的聯系,但在一定程度上給新聞報道增加了多樣化的色彩吸引了更多的新聞受眾,從而傳播了新聞信息,促進了新聞業本身的發展,加強了社會的溝通和交流。
(二)新聞攝影創作中的藝術技巧
新聞攝影在成為一門藝術之后必然在藝術領域有一定的基礎內涵,在一般攝影中,除了一些基礎的保存技術外,更多地是對于創作主體的刻畫,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寫;而新聞攝影則不同,它更多地摒棄了創作者的本身因素,用客觀事實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運用的是攝影技術,最大限度地接近新聞報道的真實,是攝影技術的一種進步,也是攝影藝術的一種升華。因為新聞攝影是注重人類的文明,對于人的思想和社會發展有著更直接的表達,它需要新聞工作者在攝影采集中更注重社會發展的真實和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臆造。一般來說新聞報道大多枯燥,而藝術性的新聞攝影則使新聞報道的線條更加柔和,增加受眾接收新聞信息的興趣,提高新聞的傳達效率。
(三)新聞攝影中藝術觀念的表達
新聞的權威性決定了其傳播的廣泛性和精確性,其中的傳播內容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廣大受眾的知識構造、審美觀念等。新聞攝影記錄的是受眾現實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而且社會事件中人類思想的轉變、娛樂事件中人物掀起了流行元素等,都有文化知識和審美觀念的傳播,直接或間接地“侵蝕”著人的大腦,引導受眾重建知識結構、轉變觀念。像一些具有鮮明色彩的圖片運用了藝術中的色彩特點,通過裝飾平面本身而加入了人為的感情因素。舉例來說社會的腐敗性猶如被破壞的環境一樣,煙霧繚繞;人的前途命運也像沒有盡頭的隧道一樣看不到光,這些都是用黑色來描繪的,主要運用的是藝術色彩的惡魔黑,屬于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由此可見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飽含了世界人民的智慧的結晶,更深一層的精神觀念還需要新聞工作者的深刻解讀,讓大眾而認識藝術、了解藝術,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為并且運用到文明社會的構建中提高社會發展的水平。
新聞攝影中的制約因素
新聞攝影主要是由攝影工具、主體構成的,而攝影工具則是由科技的進步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會受到技術的限制。獨特的攝影主體也不是隨處可見的,所以新聞攝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一)科技對新聞攝影的制約
新聞的傳播是依靠傳播媒介進行的,其經歷了原始的口頭傳播到報紙媒介、網絡媒介等漫長發展過程,多種多樣的媒體讓受眾無論何時何地都處于新聞傳播的世界中,時刻受到新聞報道的熏陶,從而提高傳播效率。從發展來看,印刷術的發明取代了口頭新聞的傳播,而二次科技革命則增加了新的媒介,其除對新聞的說明外,還賦予了新聞鮮活性;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還使新聞報道增加了更多的色彩,在利用新聞進行溝通交流時認識了世界性的藝術文化。因此,科技的發展對于新聞攝影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科技革命的發生在改變了新聞攝影色彩的同時也使其增加了主要的創作工具,從大型的專業工具到小型便攜式工具,無一不給新聞攝影提供了便利,使新聞攝影的采集變得更加快捷。但科技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阻礙,引起一種對原有發展模式的沖擊,對整體的發展都有著相應的制約作用。
(二)時間對新聞攝影的制約
新聞事件的發生不是與新聞攝影約好的,部分攝影也無法提供詳細的時間。一些突發性的事件都是無法避免的,即使新聞工作者在第一時間收到消息,也無法采集當時的具體情況,因而難免錯過了一些關鍵的鏡頭。像08年的地震,不要說新聞報道,就是救援隊伍也無法得知其具體內容,這種情況下,新聞攝影就很難進行,新聞工作者只能通過災后的環境、人群來補充新聞報道;另外還有一些事件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它的攝影記錄也是有要求的。與08年地震共存的奧運會的舉行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開幕式和閉幕式的盛大場面也是一瞬間的事情,卻需要新聞工作者的坐以待命,并詳細記錄其舉行過程的點點滴滴,完整地向全國人民表達,給無法親身經歷的大眾彌補遺憾。因此時間是新聞攝影受到制約的第二個因素。
(三)主體對新聞攝影的制約
攝影主體是新聞事件的主要因素,它的發展變化也是新聞的來源,新聞主體包括人物和事件,而這兩者有時是相互依存的。大千世界的主體是人類,世界上的一切都圍繞著人類而發展,攝影主體當然也就離不開人物、事件。從具體來看,新聞攝影是對新聞事件的記錄過程,是事件畫面移動的過程,它可以將事件發展的全部過程記錄下來,有時其具體情況的理解還需要配上人物的語言解釋說明,但要考慮的是平面性的新聞報道無法將人物的解釋說明回放,只是將人物的語言公之于眾,畫面只有關鍵性的人物才能符合常理;而數字化的新聞攝影可以記錄其全過程,但要考慮的是主題人物的“缺席”,這樣的情況也是無法避免的,只能運用于主題人物相關的事物來進行補充。所以,攝影主體也是新聞工作的一個制約因素,但它又不同于科技和時間的制約。我們可以說時間是一個客觀的制約因素,科技是人為的客觀因素,而主體則是一個人為的主觀的因素。攝影主體是論證新聞報道真實的證據,它的出現可以使新聞內容更加容易獲得認可,從而得到廣泛的傳播。
總而言之,新聞攝影是新聞得到廣泛傳播的強有力的臂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業的發展。它可以憑借先進的科技、藝術的手法使新聞報道獨樹一幟,從而達到得到更廣泛而深刻的傳播,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研究新聞攝影的發展對新聞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
編校:韓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