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股學習小提琴的熱潮。放眼望去,各種有關小提琴考級的輔導班數不勝數,家長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的首選往往也會是小提琴。針對社會中出現的這一現象,筆者曾經問卷調查過很多家長:是否因為孩子的個人愛好或是興趣才去選擇小提琴。然而,答案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很多家長認為,之所以要選擇小提琴,是因為小提琴的“洋氣”“高雅”,而他們對小提琴更深入的了解卻非常缺乏。目前,小提琴學習熱潮中確確實實存在這么一種怪現象:大家著迷于小提琴的原因多是虛榮心作怪,這種喜歡只停留在表面上,并不深入。為此,筆者介紹一些與小提琴相關的知識,以便讓大家真正地了解小提琴。
有關小提琴的傳說
關于小提琴的傳說,有很多的版本,其中最為著名的傳說有兩個:
一個是源于古埃及的傳說:大約是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字叫美爾古里的音樂家,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因閑來無事決定到尼羅河邊走一走,希望能借此獲得一些音樂靈感。走著走著,他無意中踢到了一只烏龜殼,烏龜殼發出的聲音使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經過一番研究,他發現當烏龜殼里的空氣受到震動時,發出的聲音很獨特。有了這一發現后,他便日夜苦研,最終仿造烏龜殼的形狀制造出世界上首把小提琴。樂器制作出后,美爾古里將其命名為“列里”。后來,人們逐漸改制這種樂器,到11世紀時人們把改制的“列里”更名成“維奧利”,并在手指按下去的地方設置了音階格子。再后來,“維奧利”就漸漸演變成為今天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四弦小提琴。
另一個講的是源于斯里蘭卡的傳說,講的是在5000多年前的斯里蘭卡,有一個叫瑞凡那的君主,有一天他發現把圓柱形的原木掏空后會發出特別的聲音,于是他就利用這一點,制作出了一種樂器,瑞凡那把他制作出來的樂器命名為瑞凡那斯特隆。在漫長的歷史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
小提琴制造業的興起和發展
最早有史料記載的小提琴是由一位居住于意大利布雷西亞城名為達薩洛的人所制。不過同一時期內,居住于克雷莫納城的阿瑪蒂也制作出了類似于今天的小提琴的樂器。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產生于16世紀的中葉,在歐洲的一些博物館中我們還可以找尋到那時的珍品。
小提琴制造業興起于16至18世紀間,此時意大利音樂藝術的繁榮昌盛促進了小提琴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在此期間有四位名家在小提琴制造行業享有盛譽,即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和爪內利,這四人在小提琴制造業中的成就對現代小提琴制作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他們當年制作出來的小提琴到現在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杰作。18世紀后,法國在小提琴制造業的成就逐漸取代了意大利。此時的小提琴不管是在造型、音量抑或音質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的制琴家在制作小提琴的過程中,不僅成功借鑒了意大利的制琴技術,也體現了該時期法國音樂作品的發展要求。
小提琴傳入我國的時間在清朝末年,歷史并不久遠。但這并不影響我國小提琴制造技術在國際上良好的聲譽。這方面有兩個代表性人物,陳錦農和戴宏祥。陳錦農曾經是廣東樂器廠的一名技師,由他制作出的紅棉牌高級小提琴曾于1980年在美國第四屆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榮獲了音質金獎。隨后的1983年,來自北京提琴廠的技師戴宏祥所制作的小提琴在第一屆路易斯·斯波爾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再獲音質金獎。
國人對小提琴的了解以及小提琴制造業在國內的興起,也在漸漸地改變著世界弦樂器的生產布局。在過去的數百年里,小提琴制作的圣地都集中在意大利、德國和法國的幾個城市。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國的小提琴制作憑借著快速提升的技術和廉價的勞動力已在世界小提琴制造行業中有了一席之地。由我國制造出的小提琴也開始漂洋過海,備受各國“洋人”青睞。不過我國雖然是小提琴制造大國,卻并非小提琴制造強國。就其頂尖水平而言,我國雖然也曾制作出世界頂級的小提琴,但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的小提琴制造水平和古老的歐洲制作工藝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不過這也只是時間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小提琴制造業一定會躋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
小提琴派別
《辭海》中“學派”一詞的條解為:“一門學問由于學說師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別。”學派之所以能夠形成并發展,源于世界的多元化,它決定了不同流派的產生、發展的狀況。種類繁多、數不勝數的小提琴學派,不僅逐步完善了小提琴技術,也為小提琴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派別主要有意大利小提琴學派、德國小提琴學派、法比小提琴學派和俄、蘇小提琴學派。其中,由于意大利是小提琴的發源地,故意大利小提琴學派對小提琴的研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德國早期的小提琴演奏基本上是沿用意大利的風格,直到1700年,德國作曲家在特殊調弦法、和弦以及一些描寫性的演奏技巧方面有了突破,才形成了真正的德國小提琴學派。法比小提琴學派這一名稱的形成,源于法國和比利時這兩個學派在形成時間上比較相近,且都深受現代小提琴演奏之父——維奧蒂的影響。俄、蘇小提琴學派中,俄羅斯學派是在法比學派的基礎上形成的。蘇聯小提琴學派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共和國成立后,在繼承和發展俄國小提琴先驅奧爾的基礎上形成的。
小提琴的保養事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般來說,小提琴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它的質地是否精良。同時,正確恰當的保養也是小提琴壽命延長的保證。一把制作精良的小提琴,不僅是一件好的樂器,更可能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所以,不管是在小提琴的演奏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注意對小提琴的養護。以下就介紹保養小提琴的要點。
1.小提琴用過以后,一定要用干凈且柔軟的布輕輕擦拭掉琴弦、指板和琴身上的松香末,以免其影響小提琴的發音和演奏。
2.小提琴長時間的演奏后,會在琴腹內聚集不少的灰塵和松香末,因此我們應該隔段時間就對其進行一次清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是不是要把小提琴打開來清理啊,其實不需要,清理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需一把洗晾干凈的米粒就能完成此項重任。具體的做法就是把米粒順著音孔撒進琴腹中,然后輕輕晃動琴身,隨后把米粒倒出即可,這時灰塵和松香末亦會附著在米粒上被清理出琴腹。
3.小提琴對溫度和濕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不要把小提琴放在潮濕的地方,那樣會使小提琴受潮開膠。具體的做法是,把小提琴存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遇到梅雨季節時則應把琴弦略微放松,亦可在琴盒內放入適量的干燥劑。如果線軸受潮不好擰的時候,萬萬不可強行擰,可在其干燥后再擰,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把琴弦弄斷。氣候太過干燥時,應在小提琴存放處配備加濕器。
4.琴上如若不小心沾染到污漬,切不可用酒精、汽油之類的有機溶劑進行擦拭,因為這些有機溶劑不僅會影響到小提琴的涂漆,更會影響到小提琴的音質。
5.如果長時間不用琴,最好把四根琴弦平均調低一個標準音。
6.小提琴入盒后要記得上扣,在取琴的時候不能直接用手拿琴板,應手握琴頸。
7.應該經常檢查琴馬是否正確,一旦出現偏差應及時糾正。
8.在給弓子上松香時,簡單的三四次就行了。琴弓用過后切記要放松弓毛,不然會使弓子喪失彈力。
9.如發現琴身有開裂現象,萬不可自己用膠水或膠帶粘合,應到專業的小提琴工作室進行修復。
我國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曾說過:“讓孩子學琴,主要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樂對人的性情有極大的陶冶作用,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希望在了解這些與小提琴相關的知識后,能夠讓您真正地了解和喜愛上小提琴,并把小提琴學習當成崇高而美好的事業去做!
│作者單位: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