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精神是人類高級心理機能的精華,其形成和發展都受到人腦生長發育水平及活動特點的影響。音樂是生命和情感的藝術,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內容的時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實用性,不僅僅限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更主要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思維,豐富想象,使其成為情感厚實的現代人,使學生創新的“生命之樹”常青。
一、培養學生音樂創新精神的必要性
教育新理念的重要體現是“以人為本”,教育應關心人,尊重人,發展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轉換教學角色,把原來課堂上以教師教為主轉換成以學生學為主,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教育過程,才能激活他們的內在原動力,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的創新思維潛能發揮出來。
如傳統欣賞課,先由教師介紹曲名、作者、表現內容等,還沒聽到音樂,就先把學生限制在一個框框里,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學生的親身體驗,把音樂的多解性變成單解性,使學生對音樂失去興趣,不注意傾聽,放棄思考與聯想。現在上欣賞課,教師應讓學生根據自身對音樂的體驗,去理解音樂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多種思維方式去探索問題。例如,在學習《卡門序曲》時,教師在放音樂之前,先不要給學生講教材上的內容,而是讓學生自己講一講他們知道的有關歌劇《卡門》的內容,由學生為《序曲》配樂,最后教師再完整地講述內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門序曲》的音樂,讓學生比較自己與教師講述的故事、配樂有哪些異同。這樣就使學生始終以積極多變的思維參與教學,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還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音樂表現力。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精神
藝術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提煉和創造出來的產物,而音樂則是一切藝術中最為自由的。音樂是時光中轉瞬即逝的聲音,其表現既不受造型藝術中形象的限制,亦不受語言文字中概念的約束。所以,這種自由的藝術為人們提供的創造空間最為廣闊。特別表現為它的情態,可以容納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人們心中最微妙、最細致的各種情感變化,以及理解的模糊性——某些聽覺印象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這就使得人在音樂的審美中所產生的想象與思索是最大限度和多向輻射的。
三、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的音樂上來,從而使他們產生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所創新。
現代音樂教學沒有明確要求課堂重點、知識要點等,教師可以自己擬定教學目標。音樂課堂教學改變了過去沉悶單調的、固定在教室內、以教師傳授為主的單一模式,變得更加活躍、寬松。對學生來說,音樂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學科,讓音樂充滿生活,讓生活充滿快樂。因此,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逐步培養對音樂的感情,是基礎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終身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最好體現。當然,興趣和愛好的培養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觸,而是通過正確的音樂教育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的興趣和愛好,這其中必然包含著表現技能和欣賞能力的逐步提高和發展。課堂上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教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識,并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關鍵在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中學生的表演欲比較強,可以經常組織一些文藝小會演、音樂知識小競賽等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展示自己。再比如中學生普遍喜歡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賞教材歌曲時可以加入一些優秀的通俗歌曲,如黃征的《奔跑》、周華健的《朋友》等,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四、培養學生音樂創新的想象空間
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學生個性,給其想象空間,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音樂教育所蘊含的創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創作是藝術的生命!”不論中西方音樂,都表達著人類豐富而細膩的情感。這些情感借助于不同的節奏、曲調、和聲、音色等要素來表現。如欣賞民樂《百鳥朝鳳》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用畫畫、表演、講故事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這部音樂作品的理解,有的學生畫了一幅百鳥爭鳴的熱鬧場面;有的學生走到講臺前,把黑板擦當做驚堂木,繪聲繪色地講起森林里鳥兒“吵嘴”的故事,這些都是通過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現出來的,自然而又富有創意。演奏、演唱或欣賞者由于興趣、經歷、知識、閱歷等的不同,對音樂也會有多種多樣的理解。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把握基本音樂形象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展開聯想,進行二度、三度創作,能直接而充分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五、在音樂創新中鼓勵學生自主評價
現代教學呈現出較大的彈性和開放度,提倡學生自主評價,在評價中發現、提出、解決問題。傳統音樂成績考核,一般都是以期末一次性考核為主,考核內容與形式單一,考核標準僵化。考核時學生為了取得較好成績,一味地迎合教學考核標準,這就禁錮了學生的思想,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發揮每位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評分的主人,體現評價的自主化。如樂器考試時,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樂器進行演奏,然后對照評分標準,先讓學生自我評價,再讓大家審評,最后確定分數。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好的評委,因此這種考試學生能全神貫注地聽別人演奏,并給每一位同學一個公正的評價。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
│作者單位: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