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如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是否樂于與他人合作,愿意與他人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夠通過獨立思考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否使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過程的意識,承認終結性評價的有限性。
二、恰當地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遵循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以數學課程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1.新余市內電話月收費規定如下:月租費18元,通話前3分鐘為0.20元,以后每分鐘加收0.10元,不足一分鐘的按一分鐘計算。①如果用戶打一次電話的話費為m元,那么該用戶打了n(n>3)分鐘電話的收費公式是什么?②如果用戶一次連續打了45分鐘電話,他這次通話應該交多少電話費?③如果該用戶一個月總共要打300分鐘電話,那么該用戶在交最少電話費的情況下,可以打多少個電話?最少交多少電話費?
這個例子主要考查一次函數、不等式解法等內容,但它并沒有將考查的重點放在對概念的記憶和技能的模仿上,而是提供了一個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問題情境,來考查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個問題也給學生提供了構思自己解題思路的空間。通過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評價,教師既能考查學生掌握有關知識技能的情況,還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
三、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評價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能否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能否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否體會到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重要性;能否用文字、字母、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否解釋結果的合理性;能否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
例2.用一根長為50厘米的細繩圍成一個長方形,怎樣才能使它的面積最大化?
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解答,并解釋結果的合理性。最后,再引導學生反思解題的過程,總結解題的規律和經驗。當學生達到了或超出了教師的預設時,教師都應該給予學生高度的評價。
四、講究評價的機智與藝術
評價是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門藝術。在評價時,教師要注意以正確觀念為準繩,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激勵向上和全面發展為最終評價目標,讓學生感受到評價的魅力,從而喜歡評價、學會評價。
數學課程目標是課程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考試的結果不滿意,教師應創造條件,允許學生再次考試。這種“推遲判斷”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為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對學困生,這種“推遲判斷”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出新的學習動力。而有的教師采用借分的方法,來鼓勵學生積極向上。如有位學生在化學期中考試中考了59.5分,為了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給他加了0.5分,并告訴他:“這0.5分是借給你的,下次考試時要還的。”學生高興地答應了。在化學期末考試中,這位學生考了65分,不僅還了上次借的0.5分,還取得了進步。
評價方式不是為了給學生一個結論,也不僅僅是為了評價學生的表現,而是為了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展。通過這種評價使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形成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能力。讓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能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