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說:“文章就是例子。”小學課本中的大多數課文都是名篇佳作,有的立意好,有的角度新,有的描寫精彩,有的文筆優美,有的寫作方法新穎,有的議論深刻,有的感情真摯……因此,在閱讀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寫作切入點,把握契機,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
一、仿寫精彩句子和段落
優美的句子和有特色的片斷,都可以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如在學習《走遍天下書為侶》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本你喜歡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中心句的含義,更深地體會讀書的用途,筆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讀書感受,以“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也是——。”的形式進行仿寫句子的練習。有位學生這樣寫道:“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縷陽光,溫暖了我們的心靈,也是一口甘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又如在學習《桂林山水》時,文中使用了優美的排比句來描寫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筆者就以此為契機,讓學生結合身邊的事例,寫寫春天的花兒(多、美、香)和媽媽做的菜(色、香、味)等。仿寫能把學生身邊鮮活的畫面轉化為個性鮮明的語言文字,成功地幫助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搭起一座橋梁。
二、仿寫篇章結構和表現手法
仿寫是作文教學的階梯,也是寫作的起點。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作者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描寫了小興安嶺的景物特點。按照這個思路和寫作手法,筆者讓學生仿寫了《我的家鄉》。又如四年級上冊有一組描寫動物的課文,老舍先生寫的《貓》《母雞》、豐子愷先生的《白鵝》、俄國作家的《白公鵝》這四篇文章各具特色,有的親切自然、樸實無華,有的風趣、幽默,都是典范之作。學了這四篇文章之后,筆者讓學生模擬他們的表現手法,寫寫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這些范文就好像一盞明燈,指引著學生在寫作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三、在仿寫中創新
仿寫的最大特點就是模仿,但模仿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把目光從書本投向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影子,重新認識自我。同時,要學會選材,在仿寫中學會創造,自由地抒發內心的情感,體會寫作成功的快樂。
如學完《新型玻璃》后,筆者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作形式,寫寫自己想發明的新型玻璃。有位同學寫道:“有一種新型玻璃叫‘殺菌玻璃’,它可以放出一種聲納波,給細菌致命一擊。但是,這種聲納波也可能對細胞造成間接損壞,所以當這種‘殺菌玻璃’運作時,人必須待在室內。”這樣的仿寫既有模仿,又有創新,而且學生還過了一把“發明家”的小癮。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學生可以模仿課文的寫作方式,來寫寫親情之類的習作。有時,我們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大膽的續寫。特別是學童話類的課文時,學生本身對這類題材的課文很感興趣,對它進行仿寫和續寫,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仿寫是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最佳形式,也是習作的起點。教師要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找準讀寫結合點,抓住契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把握文中的精彩例句和段落,使學生從中學到豐富的語言和寫作技巧,在借鑒中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桃花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