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能否學好英語,關鍵在于自身對英語學習有沒有興趣。如果教師多花些精力和時間,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英語教學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個人素質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教學能力,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語言、優美的書寫等都是學生對你感興趣的因素。教師可通過展現個人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另外,融洽的師生關系也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普遍規律。首先,教師要有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正直無私的品德以及耐心、細致、百問不厭的態度,這是贏得學生的好感,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其次,塑造優秀的講臺形象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永久魅力。因為相對于“司空見慣”的語文和數學等課程而言,相對比較陌生的“外語”,會對學生造成心理壓力。而教師可敬可親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誘導能消除學生的恐懼、無助和自卑等負心理效應,激發學生的向往、自信、興趣等正心理效應,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要盡量創設合適的學習英語的情境,使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等現代教學媒體的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地參與學習。例如上課時,筆者通過投影儀和錄音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使他們身臨其境地進入對話的角色;又如在英語對話的教學中,筆者把對話的內容以圖畫的形式投影到屏幕上,再配上聲音,形成類似動畫片的效果,讓學生邊看邊模仿,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堂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英語,教師就要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灑脫的儀表、飽滿的精神、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度、大方的舉止、純正的發音、規范的板書等,都是構建良好課堂教學環境的因素。
為了“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用學生能聽懂或大致能聽懂的英語先講一個幽默笑話、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或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等,來活躍課堂氣氛,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
四、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教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和實物進行教學,使學生一目了然;在教感嘆句時,教師可以盡力地用表情和動作來表示要感嘆的詞,這樣學生容易理解,而且記憶深刻;在教祈使句時,教師可以通過做游戲,命令學生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會兒要求他們執行正命令,一會兒要求他們執行反命令等。在反復實踐中,學生會逐漸掌握祈使句的用法。
此外,教師應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開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課堂知識。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精心組織合適的課外教學活動,如開展英語游戲、演唱會、朗誦會、講演比賽、識詞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又能使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創造了學習英語的氣氛。
對于中學生來說,培養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因為中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心理發展水平還不健全。因此,教師只要在日常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保持這種興趣,必定能使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妙趣橫生。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