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不僅要調動學生的聽覺,更重要的是要打動學生的心靈。歌曲表達的中心思想、寓意、情感等,通過音樂的升華來感染和教育學生,使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受到啟發。
一、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堅定的政治素質
政治素質是各種素質的核心。只有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較強的政治敏銳性,才能把握好音樂的服務方向。
2.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深厚的專業基礎
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音樂教師不但要在本專業和本學科上狠下工夫、鉆研教材,而且還要經常注意樂壇方向,吐故納新。
3.高尚的人格
教師的一言一行也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只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作風正派、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對人公平、樂于助人、衣帽整潔、落落大方”的良好形象,才會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教師的形象由教師的素質決定,教師的形象又是教師內在素質的外部表現。
二、激發學習興趣,創造愉悅氛圍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引領學生走進美的殿堂,體會美的意境。如在教唱《春天在哪里》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美的景物,然后再啟發學生感受春天的意境。優美的旋律使課堂氣氛相當輕松、愉快,甚至在課間、放學回家的路上,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歌唱。
三、聲情并茂作范唱,畫龍點睛抓中心
新課教學前的范唱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會加深學生對歌曲整體的感知。所以在備課時,教師要深入領會、反復琢磨歌曲的內涵,才能做到以情帶聲、以聲促情、聲情并茂地范唱。范唱有教師唱、聽錄音唱等多種形式,它的最終目的是要體現出一首歌曲的思想性、藝術性,反映作者的思想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歌詞一般比較精練,往往一兩個關鍵詞就能表達歌曲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關鍵詞,在想象的空間里自由翱翔。如果學生把優美、精練的歌詞,恰當地運用到作文中,很可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提高欣賞水平,增強鑒賞能力
中、小學的音樂教材中有很多欣賞曲目,但很多教師并不重視這一部分的教學。其實,教師應該轉變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欣賞教學不僅只是播放音樂,學生被動地聽音樂,而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在有聲的音樂中獲得無聲的情感體驗,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學生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
五、集視、聽、動、想為一體,教學形式多樣化
視,即看插圖、幻燈片、MTV等,這是對歌曲的一種感性認識。通過畫面,可以勾勒出歌曲的時代背景、環境場所;聽,即是在音樂的旋律和強弱的氣息中,感受歌曲的真諦;動,即音樂教材中的律動,課堂律動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進行樂感和節奏的訓練;想,即創造性思維,是激勵和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活動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為15~20分鐘,如果教師引導不佳,就會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性,集視、聽、動、想于一體,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六、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及組織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學校每天下午的課外活動課,組織學校宣傳隊、合唱團、舞蹈隊、腰鼓隊等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愿報名參加,教師只需從旁指導即可。
卡巴列夫斯基說過:“科學和藝術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兩大基礎,為了取得兩者的平衡,需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學校教育,如果缺乏這種平衡,它就沒有資格稱為普通教育?!蓖瑯?,學校教育如果只重視智育,而忽略音樂教育,就不能全面發展學生的多維智力結構,也就達不到素質教育的目標了。
(作者單位:江西省東鄉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