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抓好教學工作,關鍵要抓好課堂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初中化學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擬從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加以闡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課堂教學既是師生雙方心理互動的過程,又是學生與周邊環境互動的過程,也是學生內部多種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考慮從以下幾種途徑來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認真研讀化學課程標準,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通過精心備課,教師可以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教師要認真鉆研化學課程標準,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教師只有找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才能設置各種有效的問題,預見課堂中的突發情況,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不出現思維停頓,輕松、自如地應對各種狀況;第二,教師必須認真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因材施教。因為只有了解班上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知識水平,教師才能找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形成最重要、最強大和最有效的學習動力,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水平,促進他們的個性健康發展。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教學,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愿望、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所以,教師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的神奇。如筆者在上化學第一節課時,先不急于講授新課內容,而是演示一些趣味性的小實驗,如“魔棒點燈”“清水變果汁”“白紙顯字”“燒不壞的手帕”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初三學生剛剛接觸化學這門新課程,所以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激發和保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三、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化學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很多,為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盡量給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猜想、學會驗證、學會推理,在探究中學會歸納、學會整理,從而培養他們多角度思考、多方向探究的習慣,培養知識的遷移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只有在親自參與實驗的基礎上,才能深刻地理解教材中呆板的知識;只有在親自參與實驗的基礎上,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造動機、創造意識、創造觀念及發散性思維。這樣,才能使有效的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有效課堂教學的本質在于有效,主陣地在課堂。要完成“輕負高質”的教學目標,教師應當科學地理解有效課堂教學的真諦和內涵,不斷地探索有效課堂教學的可行性途徑。
(作者單位:江西省興國縣興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