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要聞回顧 THE WORLD THIS YEAR等
2011年是大規模抗議之年,其中席卷阿拉伯世界的“覺醒運動”最引人注目。2010年底,突尼斯一位年輕的市場商販不堪城管騷擾選擇自焚,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游行,催生了突尼斯革命,吹響了“阿拉伯之春”的號角。這位商販死后,成千上萬突尼斯民眾不懼暴力走上街頭,迫使長期統治突尼斯的總統本·阿里逃往沙特阿拉伯。
在突尼斯事件的影響下,數千名埃及抗議者涌入埃及市中心,在塔里爾廣場聚集,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在統治了埃及30多年之后,穆巴拉克僅僅抵抗了3個星期就被迫下臺。
在其他地方,也門總統薩利赫6月離開首都薩那前往沙特阿拉伯,并于11月簽署協議移交權力,結束33年統治;沙特阿拉伯3月派遣部隊進入巴林以平息該國國內的反政府示威;摩洛哥和約旦也邁出了政治改革的步伐。但“阿拉伯之春”在敘利亞受到了強大的阻力,阿薩德領導的敘利亞政權對抗議示威進行了殘酷鎮壓。
在利比亞,卡扎菲在試圖鎮壓從班加西蔓延開來的反對派抗議示威之后,引發了利比亞內戰。北約隨后在利比亞設立了禁飛區以支持反對派。經過一個夏天的激戰,卡扎菲在其故鄉蘇爾特被反對派士兵抓獲,并被迅速殺死。街頭的情況
9月,以色列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參加人數高達45萬,來自以色列社會各個階層的民眾共同抗議生活水平下滑。在智利,學生們發動全國性罷課抗議教育改革。在印度,數以于計的印度民眾走上街頭,支持反腐領袖哈扎爾的絕食示威。在美國威斯康辛州,10萬民眾在州議會大廈集會抗議工會法修訂案。“占領華爾街運動”在華爾街和美國其它金融中心蔓延開來。
俄羅斯總理普京計劃在2012年再次競選總統,但他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在國家杜馬選舉中的表現不如預期的好,之后莫斯科爆發了最近幾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普京示威游行。
歐洲的許多國家也爆發了抗議政府緊縮政策的大規模示威活動。8月,英國部分大城市發生了近幾年來最嚴重的大規模社會騷亂。不過最讓人擔憂的是意大利債務危機,備受爭議的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辭去總理職務后,蒙蒂組建了以技術專家為主體的臨時內閣。
自2008年金融危機前國際股市達到峰值以來,就損失和收益的波動幅度而言,2011年的國際股市是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動蕩的交易年;2011年,世界E大多數股票指數收低。9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對2012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降低至4%,對發達經濟體增速的預期降低至2%。巴西和中國開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并集中精力促進經濟增長。
美國也在力求重振經濟,國會兩黨未能就削減赤字達成妥協是阻礙經濟復蘇的部分原因。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首次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由最高級AAA下調至AA+o美國的公共債務總額突破了15萬億美元。
3月,日本遭受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損失,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沖毀了日本東北部沿海的城鎮和村莊。遭海嘯破壞的福島核電站加劇了這次災難。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約1.6萬人死亡,日本制造業供應鏈也遭到嚴重破壞。
故事從曼哈頓說起
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卡恩在紐約被捕,理由是卡恩被指控對一名酒店女傭進行性侵犯。許多法國人認為這是一場陰謀,因為卡恩被普遍認為將代表法國社會民主黨參加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最后法國財長拉加德當選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總裁;社會民主黨則推舉奧朗德代表社會民主黨角逐總統選舉。
5月,美國特種部隊擊斃了本·拉登。他的死亡讓美國民眾走上紐約和華盛頓的街頭狂歡慶祝。9月,美國紀念了“9·11”事件發生十周年。
12月中旬,隨著最后一批美軍撤出伊拉克,美國宣布正式結束長達九年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仍在繼續。
8月,挪威平靜的夏天被槍聲和爆炸聲打破,極端右翼分子布雷維克在奧斯陸市中心引爆了一輛藏有炸彈的汽車導致8人死亡。在爆炸襲擊后,他沖上奧斯陸西北部的一座小島,對正在參加挪威工黨青年團活動的青年人進行了屠殺,導致69人死亡。
羅塞夫就任巴西總統一年來被貪腐丑聞困擾,并已導致多名政府部長辭職,包括負責籌辦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的體育部長。
來吧,忠實的信徒們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選戰已經開始。羅姆尼在今年的大多數時間里領先,不過金里奇在11月底的脫穎而出讓許多認大跌眼鏡。愛荷華州的共和黨議員已經設定2012年1月3日為首場共和黨競選人競選的日期。
緬甸軍政府的政治高壓有所松動,釋放了一些政治犯,民主運動領導入昂山素季因此獲得自由。希拉里·克林頓成為56年來首位訪問緬甸的美國國務卿,但緬甸軍政府對改革的承諾仍需時間的檢驗。
在2011年1月舉行的公投中,絕大多數蘇丹南部地區的選民贊成獨立,南蘇丹隨之正式宣布獨立,7月聯合國大會接納南蘇丹共和國成為聯合國第193個成員國。巴勒斯坦人也開始尋求在聯合國的完全國家地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巴勒斯坦為該組織正式會員國之后,美國中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資金支持。
在與胰腺癌長期抗爭之后,蘋果公司遠見卓識的創始^喬布斯辭世,享年56歲。他的辭世使一些人懷疑蘋果公司能否延續喬布斯帶來的輝煌,它正面臨來自谷歌的競爭。
華爾街最大內幕交易案開庭。對沖基金集團創始人拉賈拉南因在經營該公司的11年里進行證券欺詐犯罪,被紐約聯邦法院判處11年監禁。
謝謝,再見
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遭遇了“滑鐵盧”,新聞集團旗下《世界新聞報》因陷入竊聽丑聞而被迫關停。丑聞一經披露就引發了公眾的憤怒,并導致這家追求轟動效應的通俗小報永久停刊。
聯合國宣布,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正式達到70億人。
朝鮮領導層根基不穩:權力斗爭風險上升
軍方要求與金正恩和其姑父張成澤共同掌權,這意味著朝鮮將轉向集體領導制。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去世后,國際社會聚焦朝鮮領導層可能發生的權力斗爭,并擔心權力之爭可能增加朝鮮半島再次爆發>中突的風險。長期來看,金正日的辭世為朝鮮半島的統一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朝鮮這個世界上最封閉的國家有望借此重新回到國際社會。短期來,未來數月可能會充斥喜憂參半的信號,韓國媒體報導稱,朝鮮不久前試射了一枚短程導彈,似乎有意炫耀武力,恐嚇對手。
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金正恩身上。他能否真正子承父業,成為無可爭辯的國家領導人和軍隊總司令?很多人對金正恩掌權持懷疑態度。倫敦風險控制咨詢機構的鄧尼森表示:“朝鮮政權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明確領導人。朝鮮國內存在很現實的不穩定風險,尤其是在精英階層,目前尚不清楚金正恩能否確立其統治地位。”
現年28歲的金正恩2010年才作為接班人公開露面,這使他毫蕪準備時間,尤其是不具備軍事經驗,他在短期內不得不依靠其他在軍方有威信的人。雖然最近有消息人士表示軍方已經承諾忠于金氏家族,擁戴金正恩接班,但軍方要求與金正恩和其姑父張成澤共同掌權,這意味著朝鮮將轉向集體領導制。
IHS環球透視分析師表示:“金正恩沒有足夠時間在朝鮮組建必要的聯盟,以鞏固自己的絕對領導人地位。現在朝鮮政治精英內部的派系紛爭的風險驟升,對金正恩領導能力持懷疑態度的高層政治人物可能發動權力之爭。”
在金正恩逐漸累積政治經驗的過程中,他的姑父張成澤可能會成為幕后決策者,也可能會與金正恩走向對立。其他勢力或許也感到有必要在這場即將到來的血腥斗爭中放手一搏,否則可能會面臨被清洗的危險。也有分析人士猜測,這場權力斗爭在金正日去世前便已展開,這導致了朝鮮近年來的某些激進行動,包括“天安艦”事件和炮擊延坪島。
“財政協議”草案出爐:歐盟強化財政紀律
歐洲央行未來數月可能傾向于增加購買歐元區主權債券。歐盟官員2011年12月提出一份新的協議,強化歐元區及其它參與國的財政紀律,以此促進經濟一體化和克服持續了兩年之久的債務危機。各方2011年12月底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這份協議草案。如果能在2012年1月底以前爭取到至少9個歐元區國家的批準,該協議就將于3月開始生效。
雖然上次峰會之后遭到孤立,但英國獲準以“觀察員”身份追蹤新協議的討論情況,在其他26個歐盟成員國磋商該協議的具體條文時出席討論。
接受該協議的國家若不能滿足新財政協議規定的目標,將被訴至歐洲法院。此舉旨在形成一個對違規國家自動采取嚴格制裁措施的機制。此前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不少國家時常違反相關規定。未來幾周,參與該協議的26個歐盟國家代表將舉行會晤,以完善細節,最終協議料將于1月達成。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已經要求歐盟所有成員國領導人于1月底或2月初再次舉行峰會,官員們希望屆時批準該協議的成員國已經達到法定數量。一旦有9個歐元區成員國簽字批準,協議就將生效,并且對所有隨后批準該協議的國家具有約束力。這意味著,希臘可能不會在數月內,甚至數年內批準該協議,即便其已經在歐元區其余國家生效。盡管歐盟迅速起草了該協議,但問題猶存。未來很可能會出現變化,而且還遠不能確定這份協議是否足以令金融市場相信歐洲走上了解決債務問題的正軌。但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已經表示,他對歐盟領導人努力的方向感到滿意,這種口頭支持暗示歐洲央行未來數月可能傾向于增加購買歐元區主權債券來幫助穩定形勢。
而對該協議持懷疑態度的英國,也可能會及時加入該協議,因為這樣就不必擔心歐盟其它國家深化一體化對歐盟單一市場的影響。該協議明確指出:“在不削弱內部市場的情況下,締約方承諾在適當和必要時加強合作,促進歐元區順暢運轉。”這是對英國關切的一種認同。
俄羅斯貧富差距:普京很受傷
普京的權威并未削弱,但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正在失去民心。
康斯坦丁在莫斯科和倫敦都有房子,他開一輛價值15萬美元的奔馳轎車,平常從高端超市Azbuka Vkusa購買日用品。他現年44歲,是俄羅斯新一代富裕銀行家之一。不過,康斯坦丁很謹慎,不希望將全名公之于眾,因為俄羅斯的貧富差距已經大到了能夠觸發憤怒和仇恨的程度。
靠退休金生活的雷巴科娃,只能在夢中享受康斯丁那種生活方式。她從未去過Azbuka Vkusa超市,平常還得靠售賣晾干的蘑菇,才能在每月8000盧布(250美元)退休金的基礎上,勉強實現收支平衡。“用我的退休金?在那兒(Azbuka Vkusa超市)能買什么?那兒不是我這種人能去的地方,那兒是為富人開的,僅僅為富人。”
對于準備在2012年3月大選后重回總統寶座的俄羅斯總理普京來說,俄羅斯的貧富差
距日益成為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在過去12年的執政生涯中,普京先擔任總統而后任總理。這期間,俄羅斯人總體來說比在前蘇聯解體后的混亂年代要富裕。但在面對俄羅斯富人極為高調的炫富行為時,俄羅斯民眾僅有的那點微弱幸福感很容易被擊碎。
普京所在的執政黨在國家杜馬選舉后,絕對優勢地位遭到大幅削弱,很多人認為,貧富差距是其中原因之一。這次選舉還激起了國內的抗議,示威者稱投票存在舞弊行為,導致結果偏向統一俄羅斯黨。重新舉行杜馬選舉是不可能的,但2012年3月的總統大選,可能會重演這樣的情形。
除了個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在擴大,俄羅斯很多貧困地區同莫斯科及產油中心的貧富差距也在明顯擴大。
2010年俄羅斯的平均工資只有21000盧布(670美元)康斯坦丁說:“21000盧布我能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絕對什么都做不了。這根本就不算錢,還不夠維持基本生存。”他說,每月如果沒有15萬至20萬盧布,他沒法想象怎么生活。
從統一俄羅斯黨在杜馬選舉中的得票情況來看,民眾對收入分配的不滿起了作用。妮娜說:“我不喜歡統一俄羅斯黨,2009年普京說將把養老金提高三倍,但實際上只提高了兩倍。”她在莫斯科依靠退休金生活,杜馬選舉中,她投票給俄羅斯正義事業黨。
—位匿名政府高級官員稱:“普京的權威并未削弱,但他已經意只到自己正在失去民心”
蘋果搶占中國市場:需更多本土伙伴
盡快與另外兩家中國電信運營商達威臺作對蘋果來說才是好的策略。過去兩年,蘋果公司在中國飛速增長的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的份額激增,但眼下蘋果公司卻正在被反應敏捷的競爭對手超越。
中國的網絡通信技術不足以全面支持iPhone和iPad的功能,而其他手機廠商推出的產品,卻能很好支持中國的移動技術標準。與更多的電信服務供應商合作將有助于促進蘋果的銷售。但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擁有超過6億用戶的中國移動,仍沒有與蘋果匹配的商用技術,這些技術可能要等到2012年末或2013年才可能裝實。
除此之外,蘋果相對死板的全球定價體系,有限的產品型號,也讓靈活的競爭對手有可趁之機,使它們能以更快的步伐搶奪市場份額。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蘋果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增長了一倍,但競爭對手的表現更勝一籌,三星的市場占有率同期增加了三倍。在2011年第三季度,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中國市場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前兩名分別是諾基亞和三星。
分析師認為蘋果進軍中國市場真正缺少的一環,是與迄今為止仍是中國最大電信運營商的中國移動合作。蘋果當前與中國聯通合作,中國聯通的用戶量為1.92億,遠少于中國移動。分析師認為盡快與另外兩家中國電信運營商達成合作對蘋果來說才是好的策略。
美國總統的意外收獲:壽命長過同時代人美國開國后前八位總統的平均壽命為79.8歲,而當時男性的預期壽命不到40歲。對比美國歷任總統就職前和離任后的照片,他們的任期給他們留下了非常明顯的歲月痕跡,額頭增添了更多皺紋,頭發也日漸斑白。不同于常識判斷,2011年12月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緊張的白宮生活并未導致歷美國任總統壽命縮減,多數美國總統反倒比他們的同齡人更長壽。
美國芝加哥伊利諾斯大學人口統計學家歐尚斯基表示:“他們的經歷看似會加快衰老,但并不能意味著他們真會提早過世。”他的研究成果刊登于《美國醫療協會雜志》。歐尚斯基根據美國前任總統就職時的年齡和年月,對其生存壽命作出了預估,并與實際生活年限進行了對比研究。研究排除了四位遇刺身亡的總統。他發現,在34位自然去世的美國前總統中,23位看似沒有因為領導國家的巨大壓力而折壽。他們比同時代同年齡的老人壽命更長,在個別案例中前總統的壽命甚至要長出很多。例如,美國開國后前八位總統的平均壽命為79.8歲,而當時男性的預期壽命不到40歲。歐尚斯基指出,其中原因很可能是高等教育以及個人保健發揮了作用。
研究顯示,總統就職時的平均年齡為55.1歲,這意味著他們此前健康生活的時間足夠長,幫助他們達到了長壽年齡。最近自然去世的八位美國前總統的平均壽命較最初八位長了1.8年,達到了81.6歲。歐尚斯基將其歸功于醫療保健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