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諸多國家:馬達加斯加、巴哈馬群島、基里巴斯、多哥、文萊、圣基茨和尼維斯、中非共和國、海地、科特迪瓦、利比亞、厄立特里亞和津巴布韋有什么共同點?答案是:在過去10年里,他們的人均經濟增長均落后于意大利。這些不是意大利往常作對比的國家,但是,除非意大利能擺脫慵懶,加速前行,否則就只配與這些弱國擺在一起。
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成為意大利政壇風云人物已達17年之久,這比意大利國家歷史的1/10還要長久。盡管他曾是百萬富翁,曾利用手中的錢財創立自己的政治黨派,曾坐上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寶座,以權謀私,但就意大利的現狀而言,任何對他過多的稱贊或譴責都是對這個男人能力的過分夸大。
如果把意大利比作一名怨聲載道的病人,貝盧斯科尼并非病根,不過是表露出來的表征罷了。在某種程度上,他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了這個國家。盡管他開玩笑說自己會長命百歲,但現年74歲的他,正處于政治生涯垂暮之年。2011年11月12日,貝氏正式辭職。回頭看看,他留給世人的是什么呢?1994年,他初次當選意大利總理的方法很簡單。他說自己將發揮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再次推動意大利向前發展,還以自身經驗鼓勵人們:一個勤奮無比的小伙子,上學期間法學成績非常優異,而后建立了商業帝國。他向人們證明,美國夢在意大利也能實現。“每當我缺乏干勁時,便會將手抄進口袋,在米蘭Ⅱ(他的房產項目之一)走上一圈。”貝盧斯科尼向一名記者透露,“我記得那時候很多人反對我。意大利政壇是一個設計完美的妨礙、阻止、推脫和干擾的官僚機器。”
意大利糟糕的經濟發展形勢足以證明他無法掃除這臺機器的干擾,不過事后看來,很顯然他也沒想過要這樣做。在他步步高升的過程中,貝盧斯科尼從這臺任人唯親的政治官僚機器中獲益良多,所以他根本不會與之為敵。前總理克拉西(Bettino Craxi)與貝盧斯科尼交情匪淺,他是貝盧斯科尼孩子的教父,他還曾在任期變更法律以使貝盧斯科尼的電視廣播公司得以推向全國。
貝氏總理再三向人們證明,他不是一個經濟自由主義者。然而,他孜孜不倦地踐行著他的第二個承諾:以親身經歷鼓舞人們。2001年貝氏的一本簡短自傳《一個意大利的故事》(An ItalianStory)被派發給1500萬家庭——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杰出商人,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而后白手起家并取得成功,現在決心回報祖國。
盡管他被控行賄和欺詐,近來又卷入嫖雛妓風波,但仍然擁有30%的民眾支持率。民調機構Ipsos MORI的南多·佩諾塞里(Nando Pagnoncelli)稱,支持他的民眾,絕大部分是生活在小鎮上的老人和婦女,他們經常看電視卻不讀報紙,很多人對這些控告的真實性都持懷疑態度。
跟他所擁有的權力比起來,政壇上的貝盧斯科尼表現平平。其中一個原因是,商業利益和法律糾紛讓他精疲力竭,無暇顧及政府工作。10月米蘭和那不勒斯的民調顯示,貝氏政黨碌碌無為,支持率下降表明了民眾的普遍不滿。一個曾口口聲聲說要掃除官僚主義,讓一切步入正軌的政客,如今卻整日跟法庭打交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在兩年前發生的拉奎拉地震中,他應對積極,民眾支持率有所上升,然而之后因為其作出的承諾沒有兌現,市中心仍禁止業主和居民進入,支持率又直線下降。不出所料,他的建筑公司還壟斷了加固建筑的合同。縱使之后貝盧斯科尼個人對拉奎拉橄欖球俱樂部慷慨解囊,也不足以彌補這些。
但這就是帶有貝氏特色的統治。最近他到充斥著北非難民的蘭佩杜薩島訪問,聲稱這塊炎熱干旱的小島,將化身成新的卡普里島,并宣布他會在那里購置一套別墅。“貝盧斯科尼有取悅他人的病癖,他離不開人們對他的喜愛。”《福里奧》(Il Foglio,由貝盧斯科尼資助)的編輯、意國家電視臺脫口秀欄目主持人兼貝氏政府中任期不長的內閣大臣朱利亞諾·費拉拉(Giuliano Ferrara)稱,“他需要去看精神分析師。”這種病癖影響到很多決策的制定。另一個前財政部長稱:“布盧斯科尼對任何事情都說行,而財政部長特雷蒙蒂(Tremonti)對任何事情都說不。”他認為貝盧斯科尼親手毀了意大利,盡管如此,他還是對老貝作了如下描述:“魅力非凡,極具吸引力,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人之一”。
貝盧斯科尼執政風格的主要缺陷在于,他經常將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混淆。這點在他以權謀私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他曾利用職權保護自己的公司免于跟外國公司競爭,或在檢察官面前掩蓋事實(幾年前,他將此報紙告上法庭,因為該報紙曾公布了一項關于其商業往來的調查),這也影響了意大利最近的外交政策。
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主要支持力量,意大利一直表現活躍,但近些年意大利的兩次維和行動都跟老貝的友誼有關。意大利給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Huammar Qaddafi)提供長期無私援助。雖然現在情況有所改變,但老貝私底下還是為卡扎菲的遭遇感到“哀慟”。意大利還在對俄態度上曖昧不清,屢屢支持老貝的朋友、俄前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外交部長承認這對貝盧斯科尼的對俄態度毫無影響。”維基解密網站去年披露了美駐羅馬大使館的這段文字。意法庭上十五年來的言語攻擊,使很多人以為法律系統是左翼分子企圖推翻政府的陰謀。貝盧斯科尼和支持者們虛偽地聲稱他從未犯下任何罪行,即便是從政前也從未陷入任何法庭糾紛,反過來這些都進一步激化了這種陰謀論調。1990年,貝盧斯科尼被認定在法庭上作偽證,但在技術細節上卻免于牢獄之災。自那之后,因為指控的時間限制,他好幾次逃脫法網。與此同時,意大利發展所需的艱難改革就被擱置起來了。
貝氏失職的結果也存在好的一面,那就是在最近表現不佳的意大利,就算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取得較大成果。國家進一步發展亟需的改革,對于成本不高的微觀經濟政策來說,不失為一劑良方。改革勞動法將是不錯的開始。提托·博埃里(TitoBoeri)和皮埃特羅·加里波第(Pietro Garibaldi)在《給全民的新合同》(A NewContract for All)中已為勞動法改革提出7A體框架:創建一份適用于所有工人的合同,階段性提高工人福利待遇。歐洲委員會與其作出的單一市場指令為意大利提供了很多政治保障,以促其走向更自由化的道路。對此,政客們應大加利用。說不定哪天,選民們會因為他們的勇敢對他們無比青味呢!此類改革將會受到少數行業協會的反對,但改變并非沒有可能,1992年到2009年一系列養老金改革就是例證。提高退休年齡并根據壽命預期來確定這個值,這些都被其他歐洲國家視為楷模。意大利養老金支出將很快從目前的高點下滑。歐洲委員會預計,2009年到2060年,意大利養老金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將下降0.4%,與此同時其他歐盟國家的整個水平將上升2.7‰
同樣地,意大利將很多優秀人才送往國外,創建了珍貴的移民資源,這些人擁有豐富經驗,一旦回國,便會對國民生活產生極大影響。意大利最蒙昧的卡拉布里亞省,有一個名叫卡坦扎羅的小鎮,最近經歷了一場引人注目的市長選舉。曾在荷蘭學習國際關系、在布魯塞爾歐洲委員會短期任職的27歲的塞爾瓦托·斯卡洛(Salvatore Scalzo),對陣自由人民聯盟64歲的米歇爾·特拉福薩(Michele Traversa)。雖然最終他毫無懸念地落選了,但斯卡洛(這個姓的意思為“赤腳”,很多報紙稱他為“赤腳候選人”)通過在維特和臉譜上不懈活動和在線籌資,觸動了這個在政治競選上默默無聞的小地方。如果赤腳效應放大數千倍,那么拒絕改變的意大利,將會面臨重大挑戰。
盡管意大利發生了許多怪事,但毫不妨礙意大利成為一個值得艷羨的地方。這是一個富足、寧靜、文明的國家,在這里人們感覺不到危機。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GiorgioNapolitano)設法讓自己浮于政治漩渦的上空,以其德高望重的聲望約束當選政客們的荒誕行徑。
在槍林彈雨中,該政府體系生存得異常健朗。意大利銀行,在這個銀行不多的國家是很吃香的機構,銀行老板馬里奧·德拉基(Hario Draghi)應該也會在歐洲中央銀行領導者一職上有所建樹。意大利還有很多反黑手黨官員,他們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維護意大利古老傳統。每年4200萬的外國游客可以證明,這確實是個值得一游的國家。
雖然國家歷史并不久遠,但意大利已重建過很多次。在過去幾十年里,自上個世紀70年代發展奇跡消失后,意大利經濟一直處于不溫不火、渾渾噩噩的狀態,慢慢地越來越窮、越來越老,但其國民的生活依然能保持安詳舒適。目前看來,這是意大利最有可能的發展狀態。然而,這個國家遲早會再次經歷衰敗,直至再次覺醒,就像150年前的那次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