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外長訪華的意味
文/以色列計劃
在今年是以色列和中國建交20周年。不久前以色列外長利伯曼訪問了中國,內塔尼亞胡總理6月也將訪問中國。關注兩國關系的人會了解到,2011年下半年開始,中以兩國關系逐漸升溫。最近的9個月里,就有包括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拉克、交通部長卡茨、財政部長斯坦尼茲、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利伯曼等4名以色列內閣高官相繼訪華。籌劃了兩年多的內塔尼亞胡訪華成行,將讓火熱的兩國交流再次升溫。
其實,兩國交流領域非常寬廣。以色列建國剛剛60多年,卻出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60年來,以色列發明了U盤閃存、即時聊天工具ICQ、病毒防火墻、沙漠滴灌技術等,甚至連中國人很喜歡吃的小西紅柿圣女果也是以色列培育出來的。
以色列對發展對華關系態度積極。二戰中,中國對猶太難民敞開大門,上海收留了3萬多名猶太人,使他們免遭納粹屠殺。以色列官員訪華一般都會訪問上海就有這層含義。利伯曼也如此。
不少中國媒體曾抱怨,利伯曼訪華1周也不給他們專訪的機會。以色列駐華使館方面透露,他在北京只停留1天多,出去和官員的會晤之外,在使館舉行的記者會只有1個小時的時間,之后飛往成都,最后一站就是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利伯曼表示明年初在此開設以色列新領事館,作為以方在華的第4個外交機構,這使得中國成為除了美國之外,以色列在海外開設外交機構最多的國家。以色列對華關系的重視可見一斑。
國際關系不是零和游戲。中國和以色列發展更友好的關系,不代表中國將失去其他朋友,反而會讓中國在中東尋求到新的政治、經濟立足點,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開明與開放是盛唐氣象的根基
大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恢宏燦爛的華美樂章,唐人的視野比任何一個朝代的中國人都更為廣闊,兼容并蓄的文明火炬比中國任何朝代都傳播得更為悠遠。
鼎盛時期唐朝的都城長安,作為交通網絡的中樞,把條條通衢延伸至全國各地,乃至東亞、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的主要城鎮。長安東、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門,以寬廣的胸懷,吸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物,他們中間有士族子弟,也有東南才俊之士,既有胡族將領,又有從中亞內陸來的粟特商人。通過商業販運和王朝的賦稅貢獻,長安聚積了天下眾多的財富和珍寶;通過學校的知識傳授、傳教士和取經僧的共同努力,長安也成為精神思想最為豐富的所在。
“盛唐”為什么興盛?國際學者杜希德和芮沃壽為《唐朝的概觀》一書所寫的導言中,他們曾經總結了唐朝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認為一方面可以歸納為唐朝的折衷主義,即對前此四百年混亂的中國歷史上生發的各種文化的整合統一;另一方面是它的世界主義,即對各種各樣的外來影響兼容并蓄,盛唐文化之所以這樣燦爛輝煌,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并且把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融會起來。
當然盛唐興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開明與開放是盛唐氣象的根基。盛唐不過短短的50年,其國勢之強盛,氣象之恢宏,不但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亮點,放到世界歷史上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一片輝煌。
博客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086858.html
美國最高薪鐘點工
文/點燈的心
高薪一定要高學歷嗎?答案:當然不是。在美國,高薪的工作一小時可以賺到100美元,這些工作往往需要的是特殊的技能而非學歷。最高薪鐘點工是水底焊接工程師和麻醉師。
水底焊接工程師在技術上的專有名稱是“飽和潛水員”,意思是你專門負責做深水的建設工程,例如水底管道的更換維修,通常僱用于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定期檢查或維修深水設施。
這項工作可賺取900美元至1200美元一天,不過工作時間極端,在海上的時間為期30天,12小時輪班。或是處于極端的條件下工作, “飽和潛水員”所指的飽和部分,就是透支你的體力,處理在海底深達700英尺的壓力下,或是在更深的海底里面,長時間工作。
對于醫生們,每小時賺取100美元或以上,絕對是常見的。不過,你可能沒有想到的是麻醉醫師也有可觀的收入,他們主要管理麻醉藥,為病人進行外科手術或其他醫療程序時,決定麻醉藥的份量。
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麻醉師的平均每小時工資是101.8美元。如此高的薪酬,主要是因為病人的生命都在他們手中,他們不僅確定多少的麻醉藥,也要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記錄和監測病患者的特征和變化。
一般在私人診所,麻醉師的收入,相對于醫院、門診或大學醫院的時薪更高。在亞利桑那州和田納西州,麻醉師的收入超過 100美元一個小時,屬全國行內最高收入的州份。由于人口增長和日益嚴重的健康保健需求,這個行業的前景是較好的。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3d862d0102dy5f.html
影響歐美的富二代教育
文/陳思進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最典型的美國“富N代”——瑪麗亞·施萊佛?
瑪麗亞的母親尤尼斯·肯尼迪,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親妹妹。然而,瑪麗亞大學畢業后,富貴的身份并沒有給她帶來任何益處,在NBC電視臺工作期間,她自嘲:“我必須比別人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被大家所認可。”
十幾年過去了,瑪麗亞吃力地頂著富人加名人這“兩重山”,拼命想活出自己的人生,最終在新聞領域得到了兩項大獎——艾美獎和電視藝術科學獎。
瑪麗亞是勇敢的,她像普通人那樣努力工作,像普通人那樣生兒育女,像普通人那樣收獲勞動成果,又像普通人那樣接受丈夫有外遇的事實。
其實在北美,特別是美國,富有家庭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其子女是否在私立學校接受教育。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最大的區別,倒并不在于主課的設置和教學質量,而在于師資的素養和對禮儀的重視。這些特殊性要追溯到最早的私立學校——伊頓公學。
伊頓的師資力量非常強大,大部分學生通過考試,都可以進入劍橋大學。伊頓最矚目的還不止這些,她兼具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意志。如學生睡的是木板床,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后要做重體力勞動,伐木、砍柴等等……
聽說國內有一個富豪,本來有意將孩子送往伊頓,當他看到戴安娜的兩個小王子在里面伐木的照片后,立刻打消了念頭。可見,中國富人與歐美富人的價值觀,是有一定距離的。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e0gr.html
澳大利亞華婦證婚三十載 年近百歲仍不愿退休
文/金凱平
悉尼98歲的高齡華婦莊魯思有可能是澳大利亞最年長的婚禮主持人。莊魯思從業30多年,在她的見證下喜結連理的情侶已有數百對,而現已步入高齡的她仍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難以割舍。
莊魯思祖籍山東,20多歲便跟隨父母來到澳大利亞定居,不一樣的世界讓她大開眼界,性格相比之前更顯開朗,文靜而又不失活潑的她在悉尼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他的丈夫。
20世紀80年代,與莊魯思攜手30年幸福婚姻的丈夫悄然離世,可惜他們膝下并無子女。丈夫的撒手人寰留下莊魯思一個人悲傷不已。朋友們都十分擔心莊魯思的身體和精神狀況,總是借機拖著她參加各種活動,但她卻始終打不起精神。有一次,朋友的女兒即將舉行中式婚禮,可婚禮的司儀卻臨時請辭了。正當大家急得如熱鍋上螞蟻的時候,朋友突然想到了莊魯思。
那場婚禮是莊魯思第一次為別人證婚,她溫情的語言,真切的祝福,深深的情意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也感動自己。
隨后,莊魯思做起了婚禮主持,這樣一堅持一晃便是30年,滿頭銀發的她給予新婚夫妻最好的建議就是:溝通和交流是幸福婚姻秘訣。她經常跟新人們講,現在很多夫妻在這方面做得都不夠,因為他們一般只注重個人的想法。
年事已高的莊魯思原本打算今年退休,可是,還有許多新人繼續邀請她主持婚禮,希望得到她的祝福,她更是樂此不疲的繼續前行在幸福的路上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d26a30102dy5a.html
日本專業主婦正在淪為“絕望主婦”?
文/蔣豐
日語中“專業主婦”一詞是指結婚后不再工作,專門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的女性。把“圍著鍋臺轉”提升成一種“專業”,實在是日本的一大“發明”。
丈夫在外奮力打拼,妻子在家相夫教子。具有鮮明“男主外,女主內”特色的日本家庭結構。但是,近年來經濟的長期低迷,讓日本這種傳統家庭結構瀕臨崩潰。以前非常體面的日本“專業主婦”正在淪為“絕望主婦”。
在日本經濟長期衰退低迷的宏觀背景下,作為家庭“頂梁柱”的日本男人們收入開始大幅縮減。日本厚生勞動省2010年度的統計顯示,日本丈夫們的平均月薪已經從1993年的35萬日元下降為27萬日元。雖然日本專業主婦都有一套勤儉持家的本領,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用這些錢來維持家用絕非易事,所以很多專業主婦家庭漸漸陷入貧困之中。
另外,育兒負擔也讓專業主婦不堪重負,無法走出家門去正式工作,與丈夫一起共同支撐家庭。雖然近年來,日本政府不斷鼓勵專業主婦積極為經濟發展做貢獻,但始終拿不出切實措施解決她們的后顧之憂——照顧孩子。
從調查的平均數字來看,專業主婦家庭的收入還不算太低。但10%左右的專業主婦家庭收入占到總體的60%左右。而與此同時,每7個專業主婦家庭里面,就有1個年收還不到日本貧困線的300萬日元,而且她們的家庭收入還在不斷下降。日本的貧富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發生在專業主婦身上的變化,是日本社會變化的一個縮影。日本政府如果不能高度重視,日本傳統的家庭結構將面臨解體,那就會有更多的專業主婦真正成為“絕望主婦”。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dx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