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歷了一個月漫長的搬家,我終于告別了原來的學校宿舍搬進了新居。上課的地方也從原來的秋葉原改到了新宿。雖說每天經(jīng)過新宿是必修課,而我的新家到新宿的這段區(qū)域間幾乎囊括了整個西東京好玩的地方:吉祥寺、涉谷、池袋、新宿、原宿。最重要的是它們條條大路通新宿。東京的電車覆蓋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大大小小的車站縱橫交錯,線路與線路之間井然有序,但是也不乏停車和跨線的小插曲。有人統(tǒng)計過東京某個站一天之內(nèi)的人流量大概在300萬以上,就我來說,早上擠電車是件很恐怖的事情。選擇了這么一條上學路才發(fā)現(xiàn)它并不是那么輕松,早上7點-9點這個時段男男女女甚至要被列車員“塞”進電車,仿佛很多個果凍被擠在一個杯子里那種無奈。
說起新宿,我剛來日本的時候曾經(jīng)來過一次,當時我也像所有剛來日本的人那樣,到處拍了很多的照片,走過每個站都要把站名照下來。記得那次來新宿,在車站門口碰到了個賣藝的技術(shù)宅(科技愛好者),在推銷自己的高達模型。相機隨身的我忍不住按下了快門。那時候我到新宿是去新世界買畫具,那個號稱日本第一甚至是全亞洲第一的畫具館,是全東京漫畫家和藝術(shù)家的天堂。一個有7層樓的畫具館當然分得很細了,鉛筆和橡皮擦居然獨占了1層。剛來日本的時候去逛逛當然是很高興的,可是走的時候我居然忘記了去逛一下傳說中的歌舞伎町。
后來過了學校的面試,新宿就來得多了。日本的入學手續(xù)是相當麻煩的,一個月跑了無數(shù)回。辦完事當然不會急著回去了,路過了歌舞伎町,自然而然要進去看一看。歌舞伎町就仿佛我國到處都有的“南京路”“中山路”那樣。到處是小吃店、居酒屋、電影院,還有一些風俗店和成人用品店。兩條互聯(lián)的街組成的歌舞伎町白天人就很多,晚上更是腳尖頂腳跟擠滿了人。歌舞伎町雖然繁華,但也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說起來日本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中必然有黑社會和色情服務,盤踞在日本社會中的黑幫和情色服務業(yè)往往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個盤踞點當然會選擇最繁華的地方。不過撇開這些,歌舞伎町是個很好玩的地方,特別是小吃店、小用品店,街道的布局、霓虹燈位、彩燈的排列還有各種廣告位的安排,以及店面設(shè)計都很有日本特色。很多日本的年輕人閑暇的時候會帶著女朋友來看看電影什么的,商店街當然是約會的好地方了。說到這里,話說新宿、池袋和涉谷這個三角可是整個東京美女最集中的地方,假日在新宿逛逛街是既飽眼福又飽口福的,這也難怪說起日本的電視劇不得不提到《東京愛情故事》了。
說起新宿的電車站也挺有名。雖然沒有東京站大得那么恐怖,但是分岔的路不少。新宿仿佛就是東京的心臟,幾乎每條主干線都通過這里,站內(nèi)的人士當然忘不了這巨大的人流量和商機,幾乎每個出口都是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超市、飯館、甚至還有花店和機票代訂。這里說個小小的題外話,不光是新宿站,日本的車站內(nèi)有很多很多的商店,可以不出站就買到各個站的特產(chǎn),也有人是為了買特產(chǎn),買一張小小的單程票,坐到東京的各個車站,再坐回來到想到的地方下車,只要你不通過改軋機,你可以坐到任何一個車站。當然這么坐車是很累的,不過坐一次環(huán)城公交游一次東京也不錯,公鐵的運營商當然也發(fā)現(xiàn)了顧客們的這個小秘密,順著顧客的要求,他們開始經(jīng)營某些著名景點的車站之間旅游券。據(jù)說支付一張旅游券的費用,如果你在任何一個站下了車,也可以回來繼續(xù)坐。
即使是在新宿最繁華的商業(yè)街,越是鬧市,清掃的工作越細致;加上東京人的素質(zhì)也比較高,在主干道上沒有垃圾是很正常的。甚至在小巷子里,除了飄落滿地的櫻花,幾乎看不到紙屑的存在。話說一個城市的市中心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東京人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出色。走過山田電器、伊勢丹百貨,歌舞伎町,看到的每條干道基本上都是干干凈凈的,寬敞的大街顯得十分明亮。據(jù)說一雙白球鞋在東京走一個月依然是白色的,我沒有試過,估計沒有這么夸張,不過這也說明了講文明這種小事是從你我做起,就會變得相對容易。
回想起3年前,我在廣州設(shè)計公司實習的時候最喜歡去的一條街就是北京路,因為一邊的動漫星城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在新宿慢慢走著的時候突然想起了當年,走在路上我偶爾會這么想著,不管是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瞬間和任何人擦肩而過,好像就是在各種類似的、簡簡單單的生活之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