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斯坦福大學讀了兩天就輟學。1998年,他時年27 歲,就以3 億高價把自己的公司賣給康柏,后來又創立PayPal賣給eBay。2002 年他又組建了航天公司 SpaceX,成功發射宇宙飛船。他就是艾倫?馬斯克,在人類歷史上,除他之外能將宇宙飛船送上天的,只有美國、蘇聯和中國。
有人常把艾倫?馬斯克和喬布斯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他們都擁有近乎超能力的“現實扭曲力場”——說服別人相信自己那海市蜃樓般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從更長遠的歷史來看,一百年后大家興許會記住馬斯克而把喬布斯給忘了。因為馬斯克正在做的事關乎未來,普通人在多年之后才能理解。
兒時即愛上科技
1971年,馬斯克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短小精悍的他從小就顯得聰明伶俐。在孤獨的童年生活期間,馬斯克閱讀了大量科幻小說,這也成就了他后來追隨高科技產業的原始動力。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指環王》和《基地》系列中的英雄形象常常催人衍生拯救世界的責任。
馬斯克8歲時,他的父母離異,此后馬斯克與兩個弟弟由母親及幾任保姆照顧,從小就與一群南非后裔在一起生活。馬斯克的母親梅伊?馬斯克,是一位出生于加拿大的模特及節食主義者,她如此描述馬斯克的童年:“如果我沒有約會,艾倫會陪我參加聚餐。我會帶他與一些風趣的成年人見面,而如果他覺得對這個人沒有興趣,就會在桌子下面放一本書偷偷閱讀。”
馬斯克在電腦科技領域有著異乎尋常的天賦,年僅11歲時就研發出一款被稱為Blastar的視頻游戲,更重要的是,他還將之賣了出去。馬斯克就在這個時候告訴母親,他想回到比勒陀利亞與父親一起生活。他父親艾雷爾是一位電子工程師,后來開了一家汽車配件公司并投資一家綠寶石礦開采公司。“你有3個孩子而父親一個也沒有。”馬斯克當時向母親懇求道。表面看來他真的是個懂事兒的孩子,但也不排除他為了向父親偷師而提出這樣的要求。
很快馬斯克就來到父親的身邊,老馬斯克顯然不是一位喜歡被孩子包圍的人,但幸好是一位善于做事的人,馬斯克跟著他學了不少東西。不安于現狀的馬斯克希望父親帶他移居美國,之前父親曾帶他去過。在他印象中,美國是一個充滿喜劇、電影、科技及自由的國度。不過這一次,老馬斯克沒有答應他。
當這個愿望落空后,17歲的馬斯克獨自移民到加拿大。在那里,他借住母親表兄的房子,一天的生活費通常只有一美元,只夠買熱狗及大桶的桔汁。他先在安大略省皇后大學,后來轉學到賓西法尼亞大學,在那里他拿到物理學及經濟學學士學位,以及一個非官方的“視頻游戲玩家第一人”的稱號。
轉戰新能源
1995年,為了尋求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機會,馬克斯毫不猶豫地退出了斯坦福大學剛開始兩天的博士后項目。
4年后,27歲的馬斯克出售了與弟弟金巴爾共同開發的Zip2,他因此掘到價值2200萬美元的第一桶金。此后,他立刻成立一家公司,參與開發網絡支付系統PayPal。他設計的病毒營銷策略(給每個新用戶和其介紹人10美元)讓Paypal得以瘋狂成長,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支付系統。這種策略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Linode、Gmail、Dropbox……
2002年,當eBay收購PayPal時,他獲得了1.6億美元。接著他開始思考下一步做什么,艾倫?馬斯克很快就制造出一款豪華電動跑車和一系列可載重用的運載火箭。更恐怖的是,兩者幾乎是同時面世。在這些瘋狂的領域中,新能源電動汽車無疑跟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為接近。
2009年3月,洛杉磯SpaceX公司總部草坪,一場500名客人出席的盛大雞尾酒會上,伴隨電子合成音樂的轟鳴,馬斯克揭開了S型電動車的面紗,這是繼2006年推出Roadster電動車之后的改進車型。
在戴藍牙耳機、穿運動皮夾克的人群中,包括制片人喬爾?西爾弗、導演喬恩?費儒,以及經紀人阿里?伊曼紐爾,已預訂4輛車。20輛Roadster在草地上排成一排,其豪華的標牌匯成了環保的主題:EV2、交流電源、與歐佩克說再見。
當馬斯克揭開S型展車的絲質面紗時,伴隨著手機、照相機的閃光,人群開始騷動。馬斯克信誓旦旦地表示:“這輛車可以向你展示電動車的強大裝載功能,你可以同時裝進一個沖浪板、一臺50英寸的電視、一輛山地車。”現場于是響起一片驚嘆聲。在稱贊這輛車外形的平滑時,他吹噓道:“你需要一把抹刀才能抹這么平。”
發布會當天,前好萊塢著名影星、現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出現。馬斯克借機向他詳細介紹了電動車的每個細節,包括電池安放在底盤的位置、面向后方的兒童座椅、電子切斷系統可以將速度限制在130英里每小時以下。對于施瓦辛格的光臨,馬斯克后來有些失望地表示:“他對技術不是太理解,但并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前衛的環保主義者,他已訂購一輛S型電動車。”
發布會后一個月,在紐約CBS電視臺夜間脫口秀節目更衣室里,馬斯克穿著半高黑色長統靴、灰色騎士夾克。超短發型、發亮的藍綠色眼睛,加上一副拯救世界的表情,這種恨不得將自己塑造成獨行俠的雷人打扮,分明是有意顯得與眾不同。在大肆渲染后,S型電動車終于亮相,為了激起觀眾的情緒,馬斯克在宣布這款車的成本僅49900美元(扣除聯邦政府7500美元的補貼)時,自己率先鼓掌。在主持人作秀般地坐進轎車時,一旁的馬斯克連續兩次說道:“有一點值得一提,通過再充電,按每加侖汽油45美分折算,S型電動車的實際成本只有35000美元,前提是分期付款的期限超過7年。”算完這筆賬后,他鼓吹道:“因此你是愿意買這款車呢,還是一輛福特Taurus?”
面對數十年來形成的消費理念,電動車要贏得消費者認可談何容易。現在沒有多少人知道2020年全球的原油供應會達到頂峰并于2050年枯竭,但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電動車曾給人差勁的印象。盡管困難重重,但馬斯克依然不放棄。早先在加利福尼亞門洛帕克公司內部舉行的S型電動車揭幕儀式上,他給特斯拉員工鼓勁:“最酷的事莫過于制造熱門產品、時尚產品,這些產品將拯救世界。”他停頓下來等待掌聲,而不是突然爆發的掌聲。“當然我們同樣會賺錢。”
正如馬斯克的前妻朱斯蒂所說,這是一個終結者,“他一旦確定自己的計劃,就永不停步”。
瘋狂飛天夢
就像是一個天生賭徒,馬斯克幾乎無視任何風險。新世紀之初,大家都在憧憬未來,所有人都在吹噓太空技術和新能源。但是鑒于當時的技術水平,沒人敢真正行動。馬斯克一看怒了:沒人是吧?老子來!馬斯克的朋友扎卡里這樣回憶道:“艾倫一次打電話給我,‘如果我將老鼠送上火星,你覺得人們會不會將我當作瘋子?’我問,‘這些老鼠會回來么?’他回答,‘我不知道。’ ‘如果它們回不來,人們會認為你是瘋子。’我告訴他。”
2002年,馬斯克在加利福尼亞成立了SpaceX,終極目標是開拓火星,并提供價格合理且安全的太空旅游。當時,在他看來,進入太空探索不僅有趣還很必要,“我不會僅僅為了好玩而制造麻煩”,除了滿足自己的探知欲望,太空也成為了他的商業目標。在這個小眾市場,跟他一同競賽的還有很多同樣出身硅谷的紅人,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保羅?艾倫、線上零售巨頭亞馬遜公司創始人杰夫?貝索斯等人也先后涉足商業太空發射領域。一時間,“闖蕩太空”好像成為了富人的潮流。不過,他從不認為他們是對手:“我不認為有什么無聊的競賽,我們的競爭者不是保羅?艾倫和布蘭森,而是波音、洛克?馬丁和一些大型航空航天企業。”
于是,馬斯克“將自己口袋里的1億美元投給了SpaceX”,但公司后來實在撐不住了,他又義無反顧地把剩下的老本70萬美元又投了進去。再后來,他贏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6億美元合同,任務是為空間站重新補充能量。10年之間,SpaceX已成為首次實現航天器進入軌道并安全返航的民營公司,并成為第一個造訪國際空間站的民營公司。
2009年秋,這家公司的“獵鷹1號”火箭成為第一枚私人投資并成功進入太空軌道的液體燃料火箭。在此之前有過3次失敗,其中一次攜帶了《星際迷航》中史考特的扮演者詹姆斯?杜漢的骨灰。馬斯克認為,“從技術角度來說,史考特的骨灰的確能到達太空,只是無法在太空中停留。”
2012年5月22日凌晨,SpaceX公司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龍”(Dragon)飛船,這是人類向空間站發射的首艘商業飛船。馬斯克透露,“龍”飛船的名字來自他喜歡的一首流行歌曲“PUFF,THE DRAGON”,取這個名字的目的是回擊那些認為其航天夢想不可能實現的批評者。根據設計,“龍”經改裝后還可運送宇航員。SpaceX公司打算2015年發射載人飛船。
為了探索更遠的太空,SpaceX公司還在建造自人類登月以來最強大的火箭“重型獵鷹”,目的是能更加便捷地將貨物、人員送上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重型獵鷹”將在“獵鷹9號”的基礎上建造,使用兩個捆綁式助推器和其他系統對“獵鷹9號”火箭進行升級。它全長69.2米,相當于20層樓高,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美國航天飛機的2倍,運送成本則僅為航天飛機的1/10。
馬斯克還在考慮研制更為強大的“超級載重火箭”,其運載能力將達到“重型獵鷹”的3倍左右,比當年發射“阿波羅”飛船的土星-5火箭大50%以上。借助于這種火箭,無論是重返月球、進軍火星或者其他更遠天體都沒有任何問題。
根據馬斯克的計劃,他將在未來10到20年內把航天員送上火星。這個時間表比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火星計劃還要早,且費用低得難以置信。如果馬斯克的夢想能夠實現,人類將能在多個星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