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某網絡獵頭公司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579家日本企業中,多達六成的企業已經把新員工的離職問題作為一項課題來對待。
日本的“終身雇傭”制度一直在瓦解,與此相應的是,企業新員工的離職率大大上升,成為諸多日本企業的“心病”。在日本,就業并不輕松,而那些剛進職場的新一代們,似乎對一份工作沒有長期的耐心,更加注重自己的個性和內心感受,和中國的新生代們有頗多相似之處。
可以這樣認為,日本企業新員工離職潮的出現,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日本新一代個體意識增強,熱衷追求自己的志趣,享受生活,甚至標新立異,以至于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逐漸消解。像草莓一樣脆弱的人,被稱之為“草莓族”。日本“草莓族”現在逐漸進入社會,讓企業大傷腦筋,他們自己也膽戰心驚。除了“草莓族”,日本的“草食男”亦有不少,而且日本年輕男性越來越女性化,和女人一樣愛美。“草食男”的出現與流行,正無聲中消解著日本的社會文化。
二是日本過去是一個集體導向型社會,工作責任分攤到組織內的各個小組。但是,隨著“日本的管理風格變得更加西化,責任也相應變得更加個人化”,這無疑最終加劇了個人的壓力。日本最近出現了一種所謂的“新型抑郁癥”,在年輕人中最為常見,通常是工作問題引起的。抑郁癥的產生和壓力的增大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日本社會的整個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
日本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自殺率是美國的2.5倍,英國的3.5倍。抑郁癥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環境的變化,在經濟不景氣和朝著西式工作方式轉變的環境下,傳統角色和支持結構受到了削弱。如此壓力,最終增加了日本新員工的離職傾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dy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