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學者:批評中國只因心懷希望
文/金宰賢
我寫了一本書《中國,我能對你說不嗎?》,書里描寫了“一個韓國人眼中的中國”。
至今,我已經在中國生活九年了。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對很多事情逐漸見怪不怪了,但是這十件事情仍然讓我糾結。
一、烏龜網速;二、到底能吃什么?三、過馬路為何這么難?四、為什么在影院不能看《肉蒲團》?五、景區門票為何這么貴?六、不會說“對不起”;七、好貨貴,但便宜沒好貨;八、看病難、看病貴;九、花錢≠優質服務;十、高房價!
我已經講述了十個讓我不喜歡中國的理由。讀到這兒,有人不由得會問我,你這么不喜歡中國,干嗎還在中國?
其實這十個理由并不能讓我忘卻在生活當中或旅途中短暫接觸的很多中國人對我的親切。他們的善良和好意使得我喜歡上中國大地和在這里生活的人們。
剛來中國的時候,一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我坐了一位韓國前輩的車去市區。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我在車里看到的是一片混亂——面包車、貨車、摩托車和行人都擠在一起。交通規則不起任何作用,只有喇叭在不斷地響著。這真叫我心煩,可是眼前的這種場景絲毫沒有影響到已經在華生活了好幾年的那位前輩。他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當我看到這種場景的時候,我才能放下心來。因為在這樣的中國,我才會有自己的用處。如果將來某一天中國人都遵守交通規則,恐怕到時我沒有機會在中國發揮自己的能力?!?/p>
我寫文章并指出中國的種種問題時,被中國網民批評過無數次。如果我不關心也不希望中國發展的話,我絕不會批評中國的任何事情。我之所以批評或說出我對中國的觀點,是因為我希望中國變成更好的國家,也是因為我相信這樣的中國不僅會給中國人,而且會給全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總而言之,我認為尋找中國不能崛起的100個理由還不如給中國提出一個建議。
博客地址:http://zorba00.blog.163.com/blog/static/1784084752012420105617250/?touping
日本女性緣何漂洋過海要“雜種”
文/蔣豐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成為全球少有的單一民族國家。不少日本人一直以血統純正而自夸。但在不久的將來,日本不得不面對眾多“雜種”出現的尷尬局面。
據日本《讀賣新聞》的消息,因為受不孕不育癥的困擾,日本每年都有很多女性去海外尋找卵子或精子,進行體外受精或胚胎移植。在日本東京,以這種方式誕生的寶寶,僅4月就有135名。去海外“借卵取精”手續繁瑣、費用昂貴,但這實在是很多日本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首先,出于經濟原因,日本不少婦女錯過了最佳生育期。日本經濟持續低迷,讓民眾收入降低,不少夫妻很難在適宜的生育年齡擁有撫育下一代的經濟實力,因此年輕時不敢生孩子。等到年齡大了,想要孩子時,卻發現有心無力了。
其次,日本男性精子質量奇低,無法讓日本女性正常受孕。為排遣壓力,日本男人在工作之余聚在一起抽煙喝酒,逛紅燈區逐漸成為常態??v欲無度的生活,嚴重損壞了日本男人的生育能力。日本男性的精子質量還不到芬蘭的三分之二,比歐洲任何國家都低,也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面上男子氣十足的日本男人早已“外強中干”。
最后,日本生殖醫療技術落后,無法滿足民眾需要。目前,日本國內只有6家醫院可以進行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而且還不設精子庫和卵子庫,需要患者自己出去找精子或卵子。
日本夫婦赴海外“借卵取精”,雖然看上去只是私人的事情,實際上卻牽扯出其他很多問題。由于日本現行法律不承認這種親子關系,將給遺產繼承等問題造成無法設想的混亂。日本正在盡快填補相關法律空白。但這些血統不正的“國際嬰兒”,能否真正被保守的日本社會接受還很難說。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dyhw.html
日本畢業生如何告別母校
文/徐靜波
日本的學制與中國不同,每年的3月,是學生們畢業離校的時節。這時,櫻花還沒盛開,天氣依然寒冷,東北地區大雪紛飛,但是聞得到春天的氣息。
日本中小學生離校前,要給學校做些什么?以怎樣的形式告別母校?日本電視臺近日播出了一檔節目,介紹了一些中小學校的學生們,在畢業時都為學校做些什么。
愛知縣犬山中學是一所初中,共有700多名學生。這一所學校的學生在畢業時,必須做一件事,把自己的課桌椅子扛到學校附近的河川——木曾川上清洗干凈,留給下一屆的新生使用。
岐阜縣東山中學位于世界文化遺產的高山市附近,有學生400名。這所學校有一個傳統,就是學生在畢業時,將老師抬上“神輿”,把老師當作“神”巡游一圈。
兵庫縣六甲高中是一所大學升學率奇高的著名私立男子中學。這所學校對于學生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每天不管刮風下雪,必須裸露上半身,集體在操場上跑10分鐘,而平時還得輪流掃廁所。學生畢業時,最后一項為學校做的事,就是手洗廁所,把一份清潔和一份傳統,留給學弟們。
博客地址:http://xujingboblog.blog.sohu.com/208827161.html
韓寒,太平洋的風從哪里來?
文/鄒振東
聽著張艾嘉的歌曲,記錄著自己的感動和反思,韓寒希望把他在臺灣感受到的太平洋的風,和所有人分享。這篇在網上爆紅的文章,我相信它的論據,不爭議它的結論,我在這里只想討論韓寒的論證方式和比較方法。
一名誠實的計程車司機和一位厚道的眼鏡店老板,這也是我熟悉的臺灣普通民眾,但由此就讓韓寒得出結論:“在華人的世界里,它也許不是最好的,但的確沒有什么比它更好了”,證據力仍顯得有些單薄。臺灣近年來接二連三地發生弒父弒母案件,最近又爆出三名少年在西門町惡作劇地向無辜的街友(流浪漢)潑糞,人們可以舉這樣的案例來反駁韓寒,證明臺灣的道德滑坡和傳統淪喪嗎?當然不行!這些個案充其量只能說明臺灣的某一個具體的點不好,臺灣的民風淳樸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超出許多大陸人的想象。
當然,韓寒不是在寫論文,一篇博客談談自己到某地的觀感,用不著做嚴謹的民調,從而得出四平八穩的結論。問題是韓寒由此筆鋒一轉,批評著大陸的種種不是:“我失落在我們的前輩們摧毀了文化,也摧毀了那些傳統的美德”,并由此“要感謝香港和臺灣,他們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了下來,讓很多根子里的東西免于浩劫?!?這樣的行文格式,就很容易被別人誤讀或拿來說事,甚至授人以柄。
在臺灣,馬英九們就嘗夠了這種議題轉換的苦頭。民進黨高舉起“愛臺灣”的大旗,將“愛臺灣”變為其一黨的專利,即便是陳水扁的貪腐,也硬拗成是“賣臺集團”對“愛臺灣的人”的迫害。而馬英九每一次推進兩岸交流,都會背上“賣臺”的罵名。痛苦的教訓,迫使馬英九發現,必須搶占“愛臺灣”的輿論珠穆朗瑪峰,要讓所有的老百姓認識到貪腐和讓臺灣空轉才是真正的賣臺。
百年來,中國人總是扭著脖子,盼望著別的地方吹來改天換地救中國的風,到最后才發現:太平洋的風從哪里來?它不是來自異域,而是來自每個人的心里。
博客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863656.html
奇怪耶你
文/江素惠
常常不經心而有特別效應的一句話,成為社會風行的口頭語。2005年連戰的破冰之旅,小學生列隊歡迎歌頌“連爺爺您回來了,您終于回來了!”這親昵的尊稱瞬間在臺灣爆紅,但卻暴露了連戰的老邁和崇高地位,不好意思再出戰與人爭奪大位了。
馬英九在5·20就職地區領導人大典時,周美青不滿馬英九沒等她同行,忘了她的存在,怒氣沖沖地罵馬英九“奇怪耶你”,這句話頓時在臺灣大街小巷中傳頌,成為就職當天的火熱話題,大家不再關心馬英九就職演說倒底說了什么。政壇也相繼引用,臺中市胡市長對媒體記者的發問不滿,馬上引用“奇怪耶你們”,化解了僵硬的氣氛。
媒體也開始分析這句話的緣由,稱周美青一點也不給馬英九留情面,是馬英九常以自我為中心,忽略他人的存在,周美青沒好氣的臉色及肢體語言,顯示這是馬一向的習慣,而非一時的疏忽,否則周美青不會這樣當場給自己的先生難堪!
周美青的人氣頗旺,甚而超越馬英九國民黨的輔選團隊,因此把周美青當作拉票的秘密武器,去年12月底周美青也出來為馬英九背書說:“馬英九表里如一,不會撒謊,偶爾言不由衷就會臉紅,很容易看出來?!钡R英九卻不善解人意,周美青當眾的教訓,反而顯出其“溫良恭儉讓”,被訓得服服貼貼的!
“奇怪耶你”,不但成了馬英九的代號,也成了最佳的廣告詞,在一片抨擊馬英九的社會聲中,封周美青是“嗆馬第四大隊隊長”,民進黨也借力使力在黨中央掛起“奇怪耶你”的大幅布條嗆馬。
網民們更熱烈討論,認為馬英九夫婦真是絕配,夠恩愛的,夠表里如一的,夫妻吵架到了大殿堂,是奇怪耶你!
博客地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801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