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是可以當總統的。”這句話一直被當成是勵志格言在流傳著,但實際上,美國總統大選是個需要猛砸錢的游戲。即便是首任總統華盛頓,他在弗農山有座莊園,面積(3240公頃)比北京故宮(72公頃)還大,他在20歲時就繼承了數千公頃的土地和392名黑奴,他在自己臨終前才遣散了黑奴。
那么,華盛頓算不算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總統呢?當然是的,因為上面提到的3240公頃面積的故居,僅僅是他的土地中的一小部分,還有一大片變成了現在美國陸軍直接管轄的阿靈頓國家公墓。而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也是個大地主,他擁有蒙蒂塞洛附近的2000公頃土地。
那么,近20年內的美國總統及總統候選人中,誰是富翁呢?
總統候選人也有“軟飯男”
近20年內最有錢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是羅斯·佩羅,他是美國最大的獨立計算機服務公司EDS的創始人,也是佩羅系統公司的創始人,絕對的科技精英。他生于大蕭條時代的1930年,家里日子苦,7歲時他就靠著挨家挨戶推銷圣誕卡片和花來賺錢,他從此懂得如何向人銷售。
后來他賣報紙,有一次,父親做手術他需要陪護,無法準時投遞,心想著這下可慘了,那些報紙訂戶肯定要退訂報紙。結果是,客戶得知他要去陪父親做手術時,紛紛表示他們可以等佩羅陪父親做完手術回來再收報紙,哪怕那是過期的報紙也無所謂,小佩羅第一次感受到了銷售中的人情溫暖。
后來他進去了海軍學院,畢業后在海軍的航母上服役,這段經歷讓他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愛國主義者。一次他正在值班,一位IBM的高級主管上艦游覽,他令人眼花繚亂的掌舵技術,使這位主管印象深刻。他問佩羅有沒有興趣到IBM進行一次面談。
那時,佩羅甚至還不知道IBM是什么玩意,但是這不重要,因為不久之后他就成了美國西部地區IBM銷售額最高的推銷員。但后來他離開了IBM,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這位推銷IBM的愛國者,將美國的國鳥白頭鷹作為公司的象征,因此在EDS到處都可以看到藝術性白頭鷹的存在。他希望美國繼續保持超級大國的地位。媒體說他是得克薩斯州有史以來最大的暴發戶,而且是IT界的“熱血蘭博”,因為搞IT的工程師很少有他這么熱血愛國的。
1992年,他看到老布什和克林頓都在競選總統,很不滿,于是宣布成了自己的政黨“改革黨”,參加總統競選。他雖然沒當選,但是他分走了很多本來是投給共和黨老布什的票,結果讓民主黨的克林頓當選了,很多人說他這是在拆得州老鄉的臺(布什家族來自得克薩斯州)。1996年,他再次參選,依舊是個攪局者,這次是分走了小布什的票,讓克林頓連任。
據估算,佩羅現在的個人資產在35.8億美元左右。
排在第二位是史蒂夫·福布斯,也就是《福布斯》以前曾經的總編,福布斯集團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總是給富翁們排名,自己也排進來了。他的個人資產在4.5億美元左右,他曾經在1996年和2000年兩次參加總統大選,而且是以共和黨候選人身份參選,估計他也曾分走了小布什的票。
排在第三位的人是當下很熱門的人物——米特·羅姆尼,本屆美國總統大選的共和黨候選人,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他最終代表共和黨來挑戰奧巴馬。他算是華爾街的精英,貝恩資本的高層之一,他的個人資產是2.5億美元,他曾在2008年時參加總統大選,但很快就在共和黨內的初選中出局了。而他在本次參選中最被人所詬病之處就是:他太有錢了,距離在經濟危機中瑟瑟發抖的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太遙遠了。
但需知,有錢絕不是共和黨人才有的特質,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照樣是富翁一大把,比如排在總統候選人富翁榜第4位的是2004年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他的個人資產在2.4億美元左右,他的外祖父也姓福布斯,是波士頓有名的在中國等地賺取鴉片利潤(也是造船業)的家族傳人,而克里的外祖母則是他在政治上的血緣關鍵,因為通過外祖母的親屬關系,克里是小布什的遠房表親,也就是與小布什家族有親戚關系,但他們卻分屬于不同的黨派。也就是說,克里的富有是得益于他母親是波士頓富家千金,而克里自己的現任妻子是紐約食品大亨H·約翰·海因茨三世的遺孀特雷莎·海因茨,后者擁有高達5億美元的家產。所以,美國媒體一直嘲笑克里父子都是典型的“軟飯男”。
奧巴馬當選為總統后,克里始終在諸多政策上給予奧巴馬支持和指點,甚至有媒體認為克里是“奧巴馬政府的影子”。3月初,有媒體傳言克里將受奧巴馬的支持,出任世界銀行行長。
富人候選人也來談環保?
排在第5位的是阿爾·戈爾,他曾在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以267對271的微弱票數輸給了小布什,盡管這場選戰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小布什搞鬼,但是戈爾最終撤銷了起訴,相當于把位置讓給了小布什。
輸掉了總統大選之后,這位環境科學家投身到了環保的事業中,拍攝了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來講述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并獲得了200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很快就有美國網友出來檢舉揭發,說戈爾一家每月要用2萬多度電,還夸夸其談說環保真是可笑。
在環保事業之外,很少人知道戈爾靠什么賺錢,戈爾的個人資產在1億美元左右,主要來自于投資,他投資了蘋果、谷歌等高科技企業的股票,按照現在蘋果和谷歌股票的飆升速度,戈爾早已是重量級的富翁的。他還在節能環保、綠色能源等產業投資了很多新興公司,他對科技的熱愛和信心是他投資獲利的主因之一。
排在第6位的有錢人還是民主黨候選人,不過他后來真的成為了總統,他就是克林頓,他在1992年和1996年兩次參選美國總統,并兩次當選。他們夫婦倆的資產在8500萬美元左右,克林頓的錢賺得倒是一清二白,要么是他寫回憶錄賺的版稅,要么是他在全世界各地演講得到的酬勞,妻子在做國務卿,丈夫在寫字、演說賺錢,這對夫婦真的是“模范夫妻”。
別以為演說不賺錢,僅2005 年10 月18 日一天,在加拿大多倫多市發表的兩場演講就為克林頓賺進47.5 萬美元,比他當總統時辛苦一年賺的薪水高出一倍多。而在2006年,克林頓一共進行了352場演講,幾乎是一天一場,算算他一共能賺多少錢?
所以,排在第7位的有錢人就非希拉里莫屬了,因為克林頓賺的任何一分錢,可以說希拉里都有份,他不但可以在演講時說自己是前總統,還可以說自己是現任美國國務卿的丈夫。每多一個身份,或許都可以多加一份財富哦。
排在第8位的就是前駐華大使、曾在本次總統大選中陪跑過幾圈的共和黨人洪博培,他已經宣布退出了大選,并支持羅姆尼,他和羅姆尼都是摩門教徒背景,但與羅姆尼不同的是,洪博培的個人資產并非來自金融企業,而是來自他的家族企業亨茨邁集團,這是美國最大的的化工集團,他的父親是該公司的創始人。洪博培個人資產為7000萬美元左右。
根據美國彭博社整理的數據,在2009年至2010年洪博培擔當美國駐華大使期間,亨茨邁集團在中國的利潤增加了57%。這個增長成為了洪博培在總統大選中備受攻擊的一點:有人認為他利用駐華大使的身份來為家族企業牟利。
排在第9位的候選總統有錢人依舊是民主黨人,他是魯迪·朱利安尼,個人資產6500萬美元,他曾在2008年時參選美國總統,“9·11”襲擊發生時,他正是紐約市長。而就靠著在“9·11”事件中獨特的經歷,他在2006年和2007年的巡回演講中,賺了920萬美元。這是他個人資產的主要來源之一,他還在商業顧問咨詢公司出任顧問,從中賺錢。
排在第10位的候選總統有錢人是民主黨人約翰·愛德華茲,他的個人資產是4500萬美元,他曾在2004年和2008年兩次參選美國總統。愛德華茲曾是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律師,后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開業,精于醫療過失的民事賠償。他可能因此累積了數千萬個人財富,此外,他還曾在對沖基金工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