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的一天,金·達康正在家里睡覺,突然,兩架直升飛機落下了他家的大草坪上,很快,新西蘭當地警方帶著M4步槍、電鋸和錘子也趕來了,除此之外,還有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在警局里遠程指揮這次抓捕行動。
金·達康是誰?如此興師動眾地抓他是為了什么?
等警察沖進屋子之后,他們或許有點想笑,因為想象中開槍對戰的警匪片場景并未出現,胖子金·達康盤腿坐在一個保險柜邊上,保險柜里有子彈上膛的獵槍、3本不同名字的護照、25張信用卡、電影《鐵血戰士》中外星生物的原比例雕塑。警方還查獲了大量現金和1959年的凱迪拉克等多輛豪車,總共價值500多萬美元。
這個胖子,被美國媒體稱為“盜版之王”,全球最大下載網站之一Megaload的創始人。該網站總部設于香港,支持上傳最大為1GB的文件,可以最多保存3個月。由于指控其長期提供非法下載,美國政府在今年1月強行關閉了該網站。如今打開該網站的頁面,只能看到“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反盜版警告”等3個大徽章以及反盜版網站聲明。
為了拘捕金·達康,美國聯邦調查局足足做了兩年的調查取證,與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香港、加拿大、英國、荷蘭和菲律賓當局進行了通力合作。
美國司法部在起訴書中說:“該網站號稱有1.5億用戶,每天的訪問量高達5000萬,在過去7年中,該網站通過提供盜版電影下載平臺而非法獲利1.75億美元。但該網站只有30名員工。”這可能是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平均每位員工創造“利潤”最高的企業了。
四處求助的電影業
美國經濟不景氣以及互聯網的沖擊,給傳統的電影、音樂、媒體等產業都帶來了巨大壓力,從去年下半年至今,眾多的新聞中可以檢索出美國電影業四處求助的身影。
2月中旬,習近平副主席訪美,在引進片政策上與美國達成新的共識:其一,中國對美國的進口分賬大片份額增加50%(另一說是增加14部);其二,美國的分賬比例從13%提至25%;其三,中國的民營公司也可以引進和發行美國片。
同時,美國電影工業也開始對國內的網絡盜版電影下載開戰。
2011年10月26日,得克薩斯州議員蘭默·史密斯提出了《禁止網絡盜版法案》,這份法案如果得到通過,飽受盜版電影下載之苦的美國電影工業將會受益頗多。比如法案中規定:如果一個人在6個月之內,未經授權上傳了10首歌或10部電影分享給他人,那么他可能面臨最高5年的牢獄之災。
此法案一經提出,就受到了美國電影協會、美國唱片業協會、維亞康姆(媒體集團)等行業的支持,支持者有甚至還有耐克、歐萊雅這些公司以及美國商會,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法案可以保護他們的品牌影響力不被盜版者非法侵犯。
但是,反對的聲浪比支持的聲音還要巨大。反對者幾乎包括了當今美國所有最有影響力的網站——Google、Yahoo、Youtube、Facebook、Twitter、AOL、eBay、維基媒體等,原因很簡單,如果嚴格執行了這份法案,互聯網幾乎就沒法干了。為了表示抗議,維基百科網站甚至在1月18日關閉了一天。
這個法案提出的背后,可以窺見電影工業的強烈利益訴求。
Megaload的關閉和金·達康在新西蘭的被捕,當然也是整個反盜版行動的一個環節,即便《禁止網絡盜版法案》目前已交至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能否通過還不得而知。
有趣的是,在這場戰爭中,知名網站Google、Yahoo等也站到了電影、音樂、付費電視行業的對立面,因為網絡時代的內容分享的版權意識往往是模糊的,在嚴格的版權制度下,Facebook幾乎沒法分享東西了。
一位中國網友在他的微博中寫道:“Megaload被封了,以后去哪里下載美劇?我的生活少了很多樂趣啊,難道逼我去看春晚嗎?”
“下載產業”的奇異生態
或許有人會覺得金·達康這個名字有些古怪,確實,因為達康并非真名,而是dotcom,那是網址后綴“.com(英文讀作dot com)”的意思。他的原名為金·施密茨,生于德國港口城市基爾,現年38歲,他目前擁有德國與芬蘭雙重國籍。
他之所以會擁有芬蘭國籍,這多半可能是因為芬蘭、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向來是網絡黑客的圣地,阿桑奇的“維基解密”網站服務器就曾搬到瑞典,而瑞典的“海盜黨”已經在人數上成為了該國第三大黨,號召網絡自由下載的合法化,抵制版權保護。而“海盜黨”的議員甚至進入了德國柏林州的議會。瑞典的兩個歐洲議會議員也是“海盜黨”成員。
“海盜黨”的支持者多為年輕人,是互聯網下載的忠實用戶,下載關系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所以成為他們支持的對象。
與此同時,也有人通過下載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查閱金·達康的身世,簡直就是另一個阿桑奇。達康的父母分別是郵輪的船長和廚師,長年隨著郵輪漂泊海外,達康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盡管有兄弟姐妹,可是從9歲開始他最好的朋友就是一臺電腦。他在電腦上拷貝游戲,賣給同學,因為他一直可以通過電腦來學習知識和賺錢,文憑對于他來說已經毫無用處,所以他連高中文憑都沒拿到就退學了。
18歲的時候,他領導了一個全球性的黑客組織,他們入侵過全球上百家公司的電話系統,并以此獲利。根據金·達康自己的說法,包括美國花旗銀行和國防部五角大樓的電腦系統他都入侵過。他說當黑客并沒讓他名譽掃地,甚至有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因此來找他做網絡安全顧問,但是漢莎航空矢口否認曾經用過這個“入侵過美國國防部的瘋子”。
直到今年1月美國政府強行關閉Megaload的前一秒鐘,它還是全球最受歡迎的100個網站之一,這個網絡硬盤下載網站給金·達康帶來了數不盡的真金白銀。該網站的盈利模式很簡單,除了廣告之外,就是注冊用戶的付費,如果你想下載得更快更流暢,那么就要每月付出幾美元。為了鼓勵用戶下載,每月下載量最大的人甚至可以獲得5000美金的獎勵,有個家伙因為這個賺了5.5萬美元。
據起訴書記述,從2005年到2012年,該公司從支付的服務費中收入1.5億多美元,從Megaupload主站及下載頁面的廣告中收入2500多萬美元。2010年,達康自己的收入就超過了4200萬美元。
達康被捕前,他在新西蘭的生活極其奢華。他的房子是租來的,那房子價值1800萬美元,他一個月的生活費就高達20萬美元,其中僅支付給私人保鏢的月薪就是2.4萬美元。朋友們都覺得金·達康就是一個“成人皮囊里的小孩子”,但是這個小孩子很會賺錢。
美國媒體直言,他之所以會選擇居住在新西蘭,是因為該國“一切向錢看”的移民簽證政策讓金·達康鉆了空子,因為他購買了800萬美元的新西蘭政府債券。他本來想連那棟1800萬美元的房子也買下來,成為“投資房產、給新西蘭帶來繁榮的人”,但是因為他沒有通過道德品質的測試,被拒絕,所以只能租下來。
金·達康甚至善于用錢來拉攏人,新西蘭當地的一位地產開發商就被達康邀請到家里做客,達康還要借給開發商100萬美元:“你需要錢嗎?我這里有錢。”
在新西蘭當地,金·達康也不乏支持者,新西蘭人對于美國FBI特工指揮新西蘭警察抓人的做法十分反感,當地甚至有報紙說:“應該防止外國的司法機關來侵擾擁有新西蘭簽證的居民”。
就在他獲得了新西蘭的居留簽證一個月后,Megaload總部所在的香港法庭就已經判定金·達康包括欺詐在內的8項商業罪名,并被處罰了8000港元,但是新西蘭政府還是讓他留了下來。
目前,金·達康的個人資產已經全部被凍結,他在新西蘭獲得了“在家限制行動”的假釋,但美國政府已經要求將他引渡到美國受審。
下載,我錯了嗎?
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金·達康似乎不以為然,他總是穿著一身的黑色拉鏈運動服,甚至還在法庭上一臉壞笑,或許他現在覺得自己是一個與阿桑奇一樣的“網絡自由運動的英雄”。
金·達康說:“你們知道,我是個戰士,我會就此抗爭到底。我有信心取得勝利,因為一直到最后,我自己、我的家人、我身邊所有的人都明白,我不是罪犯,沒有做錯事。”
達康坦言,包括參議員、司法部等機構在內的很多美國政府中的高層人員也是Megaload的下載用戶,為什么他們就不犯法?他說必要時他會公布這些人的賬戶信息,或許還可以看到他們每天都在下載些什么。
達康覺得他的網站和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沒什么兩樣,后者贏得了官司,自己卻要坐牢。只因為后者是個美國的企業,美國政府這么做就是在保護自己企業的行業壟斷。但美國媒體指出Youtube是嚴格執行了美國現行的網絡版權要求的,但Megaload沒有。
而且,達康還非常懂得利用各種政治話語來為自己辯解,他說美國對他的指控“就像是在入侵伊拉克之前指控該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最后被證明都是子虛烏有的偽證。金·達康說:“如果你想追捕誰,或是有個政治目的的時候,什么指控你都說得出來。”他對政治的了解完全不亞于他對賺錢之道的諳熟。
他甚至為盜版本身做辯護:“為什么會有盜版現象?電影在美國發行了,可是歐洲人卻很長時間看不到,他們只能看盜版啊。”
達康還說他的網站是符合版權保護規定的,因為有包括微軟在內的180家合作企業,可以在Megaload網站中刪除該公司產品的分享,外界猜想,這可能是達康的另一個生財之道。
對于別人覺得他像個大孩子才藐視法律的時候,他說:“我過去曾經是個大孩子,但現在不是了,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有個安全的未來,你知道,搬到新西蘭就是為了擁有一個大房子并且保護好我的家人,但是我對于在新西蘭發生的一切都感到很震驚。”達康的妻子懷有身孕,她對新西蘭的媒體哭訴說:“我們從來沒有分開超過一天的!我不能沒有他!”這也為他們在新西蘭贏得了民眾的支持和同情。
應該反思的電影工業
按照現行法律,他是個罪人。但達康說了一句話卻發人深思:“美國政府這樣做,是在保護一個過時了的、壟斷性的商業模式。”他說他不是“盜版之王”,他只是提供了一個用戶分享的平臺而已。
他說:“如果電影工業的商業模式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能看得到,就不會出現盜版現象。但是由于分級制度和發行制度的問題,好萊塢總是在一個國家先發行電影,別的地方卻只能看到預告片,要足足等上6個月!而且法國或者德國很多14歲以下的孩子卻不能看到三級電影。所以,在我看來,美國政府就是在保護一個過時的、壟斷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已經不起作用了。”
正如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的那樣,《禁止網絡盜版法案》或許可以在暫時奏效,但是盜版網站可以隨時隨地出現,可能根本無法禁絕,就像對付大麻一樣,與其用強硬的手段去關閉盜版網站和抓捕網站創始人,不如讓電影工業去反思,是時候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了。
目前,美國電影公司的發行模式下,電影的發行順序是美國影院、海外影院、付費點播電視、DVD影碟以及網絡電視。但是與此順序相反的是,美國電影的大多數盈利來自海外放映和DVD影碟銷售。電影公司害怕如果實施網絡數字平臺的同步放映將急劇降低好萊塢大片的收益。
或許可以嘗試將盜版下載網站合法化,讓用戶通過網絡點擊播放來付費,就可以隨時隨地看電影了,這才是符合消費者心理的商業模式,因為互聯網的存在是避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