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中學運動計劃既無恰當的組織結構,又沒能以可行的方式在其中滲透中學通過參與運動可以學到的生活技能,更無從將這些技能遷移到其他的生活領域。本文旨在對有效的中學運動項目發展進行探討,并分析體育運動項目影響中學運動發展的原因,提出促進中學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體育項目;體育教學;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DOl: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18
文章編號:1672-0407(2012)01-046-02 收稿日期:2011-10-12
一、中學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現狀
自人類進入21世紀后,世界各地的體育運動不再以純粹的養生娛樂休閑為主,其漸漸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商業元素,即趨于產業化、商業化。以美國為例,在體育競技中獲勝的團隊可參觀白宮,體育明星開始進軍影視娛樂圈。“體育似商業”的觀念在中學體育運動中日漸扎根。父母鼓勵孩子盡早參加體育運動,要求他們加入各種戶外旅行團隊,要求教練為孩子們定制目標,這其中事出有因——孩子們的體育運動技能將使他們可能獲得高校體育獎學金。在中學體育運動中對取勝、成績的強調勝于參與的現況是造成體育運動與休閑娛樂間產生鴻溝的原因之一。
二、開展促進中學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的對策
(一)“積極的中學發展”理念是開展中學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
“積極的中學發展”描述的是體育為中學生提供必要“生活課程”以促進他們成為優秀成年人過程中的作用;適時適當地組織構架、采用適時適當的滲透途徑,以便有效地促進中學的積極發展。
我們如何界定、理解“中學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如何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為他們設計適合他們發展的各種體育運動。尤其對于自我妨礙導向的中學,中學發展計劃便傾向于諸如肥胖、藥物濫用、暴力攻擊行為及不當性行為。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只關注中學的問題行為,更應以如何開發其潛能為導向。畢竟,沒有問題并不代表有勝任力或成功的。因此,我們在力爭通過體育運動的設計強健中學生體魄的同時,還應注重通過體育運動的設計來引導中學生從中獲取各種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幫助中學生獲取上述種種關于“積極的中學發展”概念組成中的各因素,將有助于他們變得更加自信,獲得良好的自我控制,進而成為更優秀的社會公民。
(二)“隱性體育運動”是促進中學發展的途徑之一
研究人員發現,體育運動和休閑運動對參與者會產生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Strean&Gareia Bengoeehea指出,體育運動產生何種影響,是消極的或者積極的,這取決于參與者的體育運動經驗。Mahoney&Stattin研究發現,體育活動的組織設計及具體內容對參與者所獲得的是積極影響還是消極影響,有著重要作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和醫學研究所提出了關于積極發展的八要素模型——身心的安全感,清晰連續的組織結構,必要的成人監護,支持性的、有歸屬感的氛圍,積極的社會規范,有效性,提供技能學習的機會,家庭、社區、學校三者的融入與合作。在該因素模型中,必不可少的是特征性、計劃性,活動必須是有目標性的組織和教授。
因此,要想使體育運動對中學生產生吸引力,那么它就必須被設計、組織為有助于參與者實現其個人目標,并能從中體驗到滿足感。體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被視為促進社會心理發展的強有力的中介變量。通過體育運動引導參與者體會成就感的優點之一在于,體育運動中所設置的是清晰的、短期的且易于評價衡量的目標。這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能更好的體驗蘊含于目標設置中的價值,以及通過努力達到預定目標的成就感的機會。
(三)“生活技能的培養”是開展中學體育運動項目的關鍵
這些生活技能可以是行為層面的(如與同齡人及成年人之間的有效溝通),或者認知層面的(通過理性思維作出有效的抉擇),又或者人際關系層面的(自信的),還可以是個人自身層面的(自我目標標定)等。世界衛生組織給“生活技能”下了如下的定義:是一種彈性的適應能力,是有助于個體有效地根據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作出積極應對的行為。
1.“生活技能的培養”的意義。
通過體育活動使中學生學會適時放松,領悟放松有助于緩解緊張,并學會通過呼吸調整來進行的放松訓練;有助于中學生情緒管理,使他們通過“回放、放松、重做、準備”的4R'S程序來練習在運動和日常生活中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增進中學生學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知,學習如何作出調整以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并保持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強化中學生的信心與勇氣,使他們體悟到自信的積極意義,并學會更好地強壯自己的自信心。
2.“生活技能的培養”的方法。
(1)對同輩領導者的選拔和訓練。
首先,通過訓練使領導者能有效地帶領、管理整個團隊;獲得其他隊員的認可和尊重;能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能有效地處理團隊中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其次,領導者清楚地知道各種可能影響團隊成員間交流的溝通方式。領導者清楚非言語溝通方式及其可能對領導者與成員間互動的影響。再次,領導者掌握如何向成員教授有效技能。
(2)項目的實施。
將生活技能整合于體育運動項目的設計方案可促進中學體育專業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同步發展,但關鍵在于如何將具體專業體育技能向一般生活技能的遷移,并應立足“以人為本”,參加項目的中學生是有思想、有動機、有行動力的活生生的、有靈氣和創造力的個體。“做中學”是對他們年齡、身心特征的最好寫照。可通過如相似的情境設置,增加新技能的運用機會,學習情境的再現,榜樣示范,學習經驗的強化等一系列策略來實現這些能力的遷移。
三、結束語
眾所周知,體育不僅僅只是一種身體的活動。柏拉圖說過,“道德價值的學習和體育的鍛煉,其遠大于純粹的身體活動(p.46)。”Pope John PaulⅡ將體育稱為“展示機體的總價值,一種健康的競技精神,對生命價值的一種教育,對生命樂趣的一種享受”。當體育運動達到上述這些目標時,它將成為促進中學積極發展的理想途徑。為了達到這一理想的體育運動標準,不可否認,我們將面臨許多挑戰,因此,今后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完善教學效果的評估體系。全社會應該進一步濃厚鼓勵中學生在課堂及課后參與體育鍛煉的氛圍。應充分把握、利用體育的無地域、無國界性,與各地、各國的體育專業人士合作,借鑒并結合自身特點進行再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