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人身邊可能沒有交心的朋友,沒有途徑把苦惱釋放出來,內心很孤寂。尤其是女人,天生是偏重精神的,她們需要依賴、保護和給予,‘性愛靈修’班正是利用了這個東西。”
在身心靈培訓課程中,號稱“心靈成長導師”的秦銘遠向學員們宣揚婚外性自由,鼓吹換妻換夫是女性解放的途徑。經媒體揭露,秦銘遠所在的廣東惠州市的“KHAOS 國際靜心山莊”,日前已被警方立案調查,“性愛靈修”的本來面目也漸漸水落石出。那些原本只為尋求慰藉的心靈,到底遭受了怎樣的傷害?
“性愛靈修”本質是縱欲
愛情、事業、親情,現代社會的種種壓力讓一些人陷入了一種精神困境,他們試圖尋找一個途徑去釋放自己的情緒,同時也為自己的內心找一份慰藉。
國內興起不久的“身心靈”培訓,就是為了幫助人們達到身體、心理和靈性統一的療愈活動,它包含了一些宗教、哲學、心理學的思想,比如禪修、瑜伽等。
而令人乍舌的是,在一些身心靈培訓課程中悄然走紅了一種被稱之為譚崔的修行方式。譚崔是印度的一種教派,它把性交作為自己的修煉術。已被國際社會定義為邪教的奧修教是譚崔的實踐者。
去年開始,以奧修教傳承者出現的“身心靈導師”秦銘遠公然在培訓課上鼓勵婚外性愛,性愛按摩、裸泳,甚至默許師生間、學員間發生性關系。
華中師范大學性學教授彭曉輝告訴記者,事實上,類似譚崔的修行方式在佛教密宗也有存在,即雙修,但這種性修煉并不是為了滿足性欲,而是為了達到宗教所定義的提升。對于普通人而言,貪心強烈,而且又難以認清貪欲的本性時,用這種方法修行很容易走偏,它只適合有戒律制約的宗教人士。
“盡管性愛靈修的手段和方法盡可能地接近宗教修煉的狀態,但它的本質卻是縱欲。”彭曉輝強調。
縱欲源自性教育缺失
“許多人認為,性是自然科學知識,事實上,性的社會和人文知識體系才是性教育的靈魂,性最核心的內容是倫理和法律。”
彭曉輝說,秦銘遠宣揚的性解放純粹是讓人回歸到動物本性,不認對象的性修煉是對社會人際關系的嚴重破壞。
在他看來,這種錯誤的認知和誘導恰恰證明我國科學性學普及的嚴重缺失。“在中國,兩性關系還是被定義在完成生殖的層面,為了滿足自我需要、愉悅是被傳統的倫理道德所貶低的。無論是宣揚性解放還是此前出現的要求婚前守貞,都是這種性禁錮的文化環境下產生的兩種極端的發展方向。”
彭曉輝介紹,北歐的性教育就非常成熟。以瑞典為例,既強調個體有相對自由的性表達,但同時又可以避免它的負面效應。首先從幼兒園便開始全民普及性教育,其次,那里有遍及全國的免費的青年診所,包括了性教育、性心理輔導、身體檢查、一般治療等,診所里既有性教育專家,心理輔導專家,也有性醫學專家,既可以群體授課,又可以單獨輔導。
他坦言,只有兩性關系最大程度地得到重視,人們才會懂得涉性人際關系中,如何和諧、不傷害。
“性愛靈修”如何控制你
在華夏心理網資深心理咨詢師荀炎看來,所謂的“身心靈”一方面被秦銘遠這樣的人所玷污,一方面也被普通人所神化了。她說,如今很多這類的培訓課往往以一種工作坊的形式出現,成為提供各種不同人群思考、探討、相互交流的一種方式,鼓勵他們參與、創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般涉及教育、心理學領域。
這原本是一種成長性培訓,但由于客觀上這是一個多人數共同參與的場域與過程,在心理學上,由不同角色的扮演者組成的群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也被稱為“關系場效應”。她告訴記者,如果主導者非常強勢,甚至可以達到對群體的心靈控制,讓人依附于這個主導者。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地做著心靈控制,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甚至于像廣告效應從心理學上講也是一種意識控制,通過來回播放,從而起到強化意識的作用,使你在某種環境中自然地聯想到它。”
不過她強調,兩者的區別在于心靈控制的動機,以及因這個控制而產生的不同行為。前者是出于迅速獲利的目的,組織淫亂。
根據秦銘遠培訓班的學員揭露,短短幾天的培訓課程,高達5000元,而緊接著的所謂的高級班,一趟泰國之旅更是高達13800元。而與培訓相關的,一些身心靈產品、書籍也大肆被推銷。
“這些心理培訓課存在的最根本原則,是主導者一定不能把服從自己的意志作為要旨。如果他把自己看成神,就勢必走邪了。”荀炎表示。而在秦銘遠的課上,他的學員要稱其為“師父”,如果舉行拜師儀式的,還可以成為他的“門徒”,這種“門徒”跟“師父”就是一種“臣服”的關系,讓師父做主。
如何安放心靈
人類對精神世界的了解太淺薄了,對很多人而言,那就像是迷宮一樣的領域。人們渴望去了解它,涉足它,但是,人類對于精神世界的自我控制是最艱難的功課,這也是最悲哀的地方。
荀炎坦言,人們在現實追求的一切最終是為了滿足內心的一些需要,成就感也好、幸福感也好,可如果想要一下達到掙脫、釋放、無所束縛,心理學上不存在一種方法可以讓人不付出多少努力,快捷而有效地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有,那就是像毒品一樣的東西。因此,懷著這樣想法的人無論嘗試多少方法,終究無法真正得到。
因為人們有這樣的需求,所以走歪了的身心靈培訓可以大行其道。荀炎建議,參與心理方面的培訓之前,最起碼要積累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有了基礎認知,才能具備一定的辨識能力。如果你完全不了解這個知識,不了解組織方,保險起見還是不要過多涉足。
“尤其對女性而言,秦銘遠的培訓班中女性占多數,這些人身邊可能沒有交心的朋友,沒有途徑把苦惱釋放出來,日積月累,內心很孤寂,而女人天生是偏重精神的,她們需要依賴、保護和給予,而秦銘遠正是利用了這個東西。”她表示,對于女性而言,更要適當地開拓能夠真心交流的朋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