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1.增強問題意識,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2.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學中,教師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活知識,用活知識。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數學走進現實生活中,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應注意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合作交流是現代社會的需要,是人的素質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活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評點他人的觀點,接受他人的建議,并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延伸自主學習的途徑,在“求異”中“求佳”。例如,教學“7的乘法口訣”時,我在原有的基礎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和主動交流,通過說說、想想、填填等學習活動,7的乘法口訣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習自信心得到了增強。
這樣,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應注重學法與教法相結合
1.教師要從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做起
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形成和諧積極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和時間,使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相統一。
2.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學法指導
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一般方法,還要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出發,指導學生學會數學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展示、鍛煉的機會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課堂教學模式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彌補個人思維狹小、單一的缺陷,培養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鍛煉自己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引導每個學生有效地參與,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一個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勵學生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這種交流合作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更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學會溝通與合作,形成團隊精神。
總之,教師應順應時代的需求,更新觀念,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把思維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思考,在合作交流中歷練,使他們的求知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單位 河南省駐馬店市開發區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