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近期發布數據顯示:國內部分導航軟件占據了69.4%以上的本地版手機導航市場,這代表地理信息開發邁進了一個新時期。與此同時,各種問題也紛至沓來:云計算背景下對技術的高要求,復合型人才的稀缺,產品研發創新乏力……前方迷霧團團,但開發者們依然沒有放棄尋找新的出路,6月6日即將召開的地理信息大會,也許能為他們帶來新的曙光。
開路,遇技術荊棘
地理信息,一個看似與日常生活很遙遠的詞匯,一旦與社交、GPS定位、移動互聯等聯系到一起,就顯得格外親切和實際。
在講求速度和時效的年代,我們越來越迫切地想知道——我們在哪兒?我們要去的地方還有多遠?我們該往哪個方向走……如今,對地理信息技術的運用讓這些問題的實現變得越來越容易。
依靠地理信息技術開發,讓用戶嘗到甜頭的同時,開發者們也初步打開了局面:根據易觀智庫產業數據庫《2012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導航客戶端市場監測報告》顯示,高德導航、凱立德導航、圖吧導航等共同占據了69.4%以上的本地版手機導航市場。
開拓市場的第一步,地理信息開發者們走得還算漂亮,但這并不代表前方就是一片坦途。“凱立德整體體驗還行,但在生活搜索方面還是有些欠缺,另外,系統更新也是一個問題。”用戶周先生對網絡導報記者反映。
在北京豐臺區上班的鄒小姐也反映了類似的問題:“我按照老虎地圖推薦的公交出行線路,并沒有找到指定的公交車站點。而且,有的公交車周末并不運行,系統卻不給我提示,讓我白等了將近一個小時。”
技術力量不足,“神馬”問題都可能出現,好在有“云”。“隨著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有13顆在軌衛星,它所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呈現出全面推廣與產業化的趨勢,因而帶來的地理信息資料也會大規模地爆發,地理信息的云計算處理便成為時勢發展的潮流。”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認為,云計算技術勢必會促進電子地圖數據中心、導航服務中心、旅游服務中心等多種數據服務中心的建立。
征途,難尋同行人
技術開發帶來了產品的更新和進步,也為企業帶來了產出。此時,為了維持產品生態鏈的平衡,必須要有收入來支撐。
市場和技術同等重要,必須要打破傳統開辟出新的模式。但新模式的開辟,需要智慧和勇氣——披荊斬棘的路上,人才必不可少,但單單依靠技術型人才,也恐難同行。中地數碼總裁劉永指出:“企業的發展需要多樣化人才,不僅要有核心技術人才,同時也要有管理人才和市場策劃人才。”
確實,建立在現代測繪技術和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地理信息產業,不僅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搜索及定位作用,還被應用到公安、醫療、計生、社會統計等諸多領域,僅靠技術難以支撐。此外,不懂得溝通,不善于發現,不會做專業管理或者組織,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產業鏈的發展。因此,復合型人才不止是劉永一個人的期待,也是整個行業的需求之一。
摸索,遠征還需接地氣
有人直言:地理信息市場很浮躁,充斥著各種概念和炒作。曾經風光無限,大肆喧嘩的企業如今都成了“鬼城”:街旁網的用戶停留時持續下降;開心網用戶量情況不容樂觀;推出才半年之余的SOSO街景地圖在近期低調下線,據稱,其中部分交友軟件被用戶投訴為近距離內“一夜情”的工具。究其原因,都是簡單追求概念而忽略了用戶體驗。
相比較而言,凱立德、愛幫公交等軟件更接地氣,在細分領域更具獨特眼光。愛幫網CEO劉建國指出:“讓用戶一站式地找到生活需求的場所,是我們做成大而全產品的初衷。在愛幫公交里,有2500萬家商家的信息,還支持點到點查詢及站名查詢,最近的公交站查詢及公交換乘查詢等。”
另外,網絡導報近期在App精品推薦欄目中(詳見本報5月8日第17期11版)推出的公交鬧鈴、出行地鐵等相對討巧、實用的軟件,也許會給開發者們一些啟示——他們設計巧妙、立意獨特、著重體驗,以高性價比俘虜了用戶的芳心。
技術、人才、創新……地理信息開發者在團團迷霧中不斷尋找方向。2012年6月6日,由國際知名的地理信息行業門戶3sNews主辦的“世界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將召開,為期兩天,界時會有60余位重量級嘉賓,參與40多場演講及話題討論。也許在激烈碰撞而出的火花里,我們能捕捉到地理信息開發未來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