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平臺自橫空出世那天起,就貼上了開放和免費的標簽,因此,很多Android的開發者不得不通過在App中投放廣告的方式來獲得盈利。那么,怎樣弄清楚自己的收入情況?并根據這些情況適時做出相應調整?App的晴雨表——數據,在這里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開發者可以利用第三方統計平臺提供的各類數據統計參數來衡量移動廣告收益,但更為關鍵的,是要對一些基本的廣告運營理念,以及一些關鍵數據維度做到心中有數。目前來看,對移動廣告的收益進行評析,有十大數據必不可少。
對廣告盈利能力了然于心
首先,是用戶總數,即安裝應用的用戶總值。這是一個基礎數據,主要取決于應用的質量和推廣的效果。因此,如果想要獲得很好的收益,制作優質的應用、尋找適合的推廣渠道是一個先決條件。
其次是日活躍率,也就是當日活躍用戶占用戶總數的比率。日活躍率當然是越高越好,但還要根據應用的類型和運營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比如快遞查詢應用,用戶不可能每天都使用,只是在希望了解快遞的進度時才會使用,所以應用的日活躍率也相應的低一些。
對日活躍率的調查屬于較大范圍的統籌,如果更細分下來,就要考慮到人均使用時長。顯而易見,人均使用時長越長,用戶的粘性越大。如果應用的粘性較低,說明開發者該對應用的內容做一些補充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目前很多天氣相關的應用,都增加了一些洗車指數、穿衣指數、當日運勢等功能來豐富應用的內容,從而很好地提高了用戶的使用時長。
通過以上三個數據,我們就能基本判斷應用的廣告盈利能力了。但開發者往往希望能夠了解的詳細一些,更詳細一些。這時,不妨從廣告請求頻率、填充率、廣告轉化率和廣告的單價上做更細化的分析。
明晰廣告短期收益
廣告請求頻率是指應用隔多長時間向廣告平臺請求一次廣告,此參數根據廣告平臺的不同,分為平臺設定和開發者設定,通常設定在30秒左右。
填充率則由廣告平臺決定,這取決于廣告平臺的廣告總量和廣告投放方式,比如某廣告平臺選擇了向閱讀類應用投放廣告,那么游戲類應用就不會獲得廣告填充。
至于廣告轉化率的數據,與很多因素相關,包括廣告放置的位置、應用質量、廣告質量、時間、地區、廣告精準性(廣告與用戶需求的相關性)等。
廣告單價無疑是完成一個廣告效果的價格。這個是由廣告主或者廣告平臺決定的,通常有cpc(單次點擊價格)、cpa(單次下載、激活的價格)。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單日的廣告收入,了解應用的短期收益。
平衡廣告收益和用戶體驗
一味地追求短期收益,勢必會影響應用的用戶體驗,導致應用的價值無法最大化。因此,對于開發者來說,還需要通過以下三個數據來平衡廣告收益和用戶體驗。
第一,頁面訪問占比,即用戶訪問各個頁面總時長的占比,此數據是作為廣告位優化的基礎參考。比如用戶停留時長很短的頁面,展示類廣告的效果不會太好,就可以考慮一下取消展示類的廣告位。
第二是留存率,即用戶安裝應用后,持續使用的比率,根據時間維度分為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如果某個應用增加廣告后,用戶的留存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就意味要盡快對應用中的廣告進行調整。
最后,要留意用戶生命周期。用戶從開始使用應用到卸載應用的發展過程,通常包含嘗試、轉化、穩定、退化四個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了不合理的廣告,會大幅度減少應用的穩定期,加速退化期的到來。而開發者對各個廣告數據維度的分析,能夠及時發現這些不合理,并適時做出調整,以達到幫助應用賺錢的目的——這既是開發者投放廣告的出發點,也是終極目的。
(本文作者系TalkingData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