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Facebook,上市僅僅三天,就變成了業內人士口中“過去10年來美國大型IPO表現最差的股票”。出現這個結果,既是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至少從目前來看,Facebook成了某些人套現的工具,而各項挑戰也正朝它洶涌襲來。
一艘用來換錢的“好船”
Facebook給了人們多少驚喜,就給了人們多少打擊!上市前估值高達千億美元,上市后的第二個交易日開始即宣告破發,而且是連續三天暴跌18%。國外媒體甚至評論它:“照這樣的速度跌下去,到6月底時這家社交網站將一文不值”、“臉譜是過去10年來美國大型IPO表現最差的股票。”
這絕對不是Facebook股東愿意接受的現實。5月23日,Facebook股東以在IPO期間隱瞞公司營收增長乏力的消息為由,將該公司CEO扎克伯格,及其承銷商摩根士丹利告上法庭。但作為局外人的旁觀者們,卻認為Facebook上市后的命運其實早已注定,因為它的上市是一場“陰謀”。而主角就是摩根士丹利。
一般而言,一家企業要想成功上市,無非兩種情況:賺錢能力很大,或者是賺錢潛力很大。Facebook屬于后者。雖然并沒有達成盈利,但它擁有用戶的信仰——用戶相信它會和蘋果、谷歌一樣,成為劃時代的平臺。這一點對于以摩根士丹利為主的金融機構來說尤為重要,在他們看來,先天條件優越的Facebook更易于包裝,更易于“賣個好價錢”。
在Facebook提交上市申請文件以來,諸如“Facebook聯合創始人為避IPO稅收棄美國國藉”、“Facebook上市造就千名百萬富翁”的新聞不絕于耳,背后都擺脫不了炒作的嫌疑。隨著Facebook越炒越熱,其發行價直接被炒到了38美元/股。在美國IPO市場還處于低潮期時,這并非一個好兆頭。
Facebook是艘好船,但部分投資者其實并不想踏上這只船遠航,而是利用它套現。據相關報道顯示,募集的資金有一半左右是原始股東的套現,高盛管理的基金、老虎基金等早期投資人都出售了其大約50%的持股,Facebook掌門人扎克伯格也以37.58美元/股的價格套現11億美元。
而摩根士丹利,則更有可能通過這只社交媒體股票賺個盆滿缽滿。IPO專家們稱,摩根士丹利有可能先做空Facebook股,然后在二級市場以越來越低的價格買入。同所有做空交易一樣,買入的價格越低,賺的錢就越多。
失意者的兩枚棋子
上市后的Facebook在應付其糟糕股市的同時,也在想辦法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它的棋子有二:Opera和智能手機。
5月28日,據國外媒體報道,Facebook很可能將收購挪威瀏覽器開發商Opera。Facebook此舉的意圖,是迅速推出一款自有品牌瀏覽器。
Facebook對瀏覽器產品的渴望由來已久,從短期來看,Facebook是一個社交網絡,更是一個基于瀏覽器的平臺,推出自有品牌的瀏覽器,利于Facebook增強市場話語權和盈利能力。而從長遠來看,它是想憑借自己的力量從頭做起,構建出一個產業鏈齊全的社交王國。
另一個值得探究的消息是,Facebook正在研發智能手機。爆料的是Facebook的幾位員工和工程師,他們表示,Facebook已經雇傭了超過6名蘋果公司的前軟件和硬件工程師,他們曾經參與過iPhone或iPad的研發。
雖然Facebook對此傳言不置可否,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一家新上市的公司,它必須找到新的收入來源。按照Facebook員工的說法:“如果不做手機,將來Facebook只能淪為手機上的一款應用。”由此可見,智能手機是Facebook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必然選擇,不想做也得做。
還沒到下結論的時候
Facebook很清楚自己當前的處境:趕快找到盈利模式支撐自己在納斯達克繼續呆下去。但Opera和智能手機這兩枚棋子的勝算有多大?
首先,Opera真的如外界所說的那樣,是Facebook“唯一適合收購的對象”嗎?根據互聯網流量統計網站Net Applications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Opera占全球在用瀏覽器市場的份額僅為1.6%。雖然能夠躋身于臺式機操作系統瀏覽器排名第五名,但排名第四位的Safari的市場份額也是Opera的三倍。從這個角度上說,Facebook收購Opera與微軟IE、Mozilla火狐(Firefox)、谷歌Chrome和蘋果Safari分庭抗禮,在起跑線上就落后了一大截。
但不可否認的是,Opera也具有優勢——它以“非瀏覽器”的身份潛伏進了蘋果iOS App Store。蘋果一直拒絕除Safari以外的第三方瀏覽器進入其App Store。不過,這個優勢在Facebook下定決心做智能手機之后可能就不復存在。因為做硬件設備之后,Facebook就變成了蘋果的競爭對手。有誰會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如此寬容?
其次,Facebook做智能手機似乎也不太討好。原因如下:在市場環境上,智能手機“平臺”領域已經被蘋果和谷歌統治,其他各路英豪,如亞馬遜、三星、微軟哪個都不是吃素的;在資金方面,硬件是一種極端艱苦,低利潤的實業生意,全套的硬件產業極可能拖累Facebook的利潤空間;渠道方面,硬件產業布局十分敏感,Facebook如何獲得運營商的認可?如何打通各地渠道商?此外,還有在技術上、銷售上的種種難題,Facebook作為一個新手進入智能手機市場,難度可想而知。
“我看到了這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對于Facebook來說,上市前的輝煌以及上市之初的糟糕它都已經歷,但不到最后一步,我們都無法對他的命運下結論。現在,Facebook真正要做的,是冷靜下來,算算自家的家當,迎接圍繞商業模式展開的盈利挑戰。挑戰的風險無可避免,或許,它會越來越往窄胡同里走,又或許,它會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