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拓展一片新天地。”這無疑已成為國內互聯網企業家們的夢想。雖然目前真正能在海外站穩腳跟的企業寥寥可數,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網秦的國際范已經顯露出來。
走出國門:安全問題無國界
作為網秦的創始人和CEO,林宇酷愛中國古典文化。“過龍門”、“滿庭芳”、“鷓鴣天”,這些頗具中國古典文化色彩的名詞成為網秦公司的房間名稱。同樣的,林宇正是將運營之道融入了中國文化,將海外市場做得風生水起。
林宇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首先要去掉‘中國制造大國’的烙印,從低端制造向高科技制造商發展,研發自己的技術,成為能與國際廠商抗衡的資本。其次,需要充分利用中國文化的優勢。”
雖然曾受到詬病,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如今的網秦已是國內移動互聯網企業中的佼佼者。數據顯示:眼下網秦用戶共有1.5億,其中海外用戶達到6000萬。與此同時,網秦將銷售網絡鋪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等,使其成為真正走出國門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安全領域的掘金和語言文化的關聯度不大,其對地域束縛也較少。而手機病毒和惡意軟件也并沒有國界。”林宇道出了網秦海外運營的真經。
海外拓展術:中國文化融匯貫通
2007年,林宇搶先進行海外拓展,當時歐美市場還沒有相應的手機安全產品。“我們判斷手機安全是全球性的市場,起初的版本就采用的是雙語種。”
相比國內“沒有底線競爭、產業生態破壞”的環境,國外的市場競爭主要圍繞產品本身,而用戶的付費意愿也已培養起來。
林宇說:“網秦海外市場之所以成功,秘訣有三:其一,建立專利瓶頸,產品功能贏得用戶認可,這是一切的根基。其二,與海外運營商合作,從渠道上把控。其三,用海外的團隊拓展海外市場。”
“要想在海外混,必須要有自己的專利。”正是意識到這一點,網秦在剛剛推進海外市場時,就申請了產品的專利權。
和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環境不同,歐美等國家是開放性市場,主要通過定制。這給了網秦通過合作運營商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領域,國內的360安全衛士開啟免費的先河。而林宇則將免費的模式借鑒運用到海外市場拓展中。
2011年在挺進俄羅斯市場時,網秦就采取了“基礎服務免費”的模式,從傳統的俄羅斯安全廠商卡巴斯基口中奪食。
一般而言,所有公司的國際化套路都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首批海外拓展者搶占灘頭陣地,令國際業務從無到有。一旦奠定基礎,必須履行第二步,找到本土人才進行替代。
同樣,林宇將網秦業務挺進海外市場時也奉行了這一套路。
因為起步較早,網秦搶先在美國等海外市場站住了腳。2011年,網秦成功上市獲得資本認可后,加速了海外布局的第二階段。
2011年9月,網秦在美國設立了安全研究中心,之后又與世界第五大電信運營商Telefonica達成協議。2012年1月,網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首創聯合CEO的公司管理架構,被譽為“三星Galaxy之父”的奧馬爾加入網秦任聯合CEO一職,全盤負責網秦的海外市場。
今年4月,網秦任命微軟前WP市場經理為首席產品官;5月初,任命三星移動高管為首席體驗官。眾多國外人士的加入,為網秦的跨國生態鏈布局輸入了新鮮的血液。
林宇說道:“對語言、文化的理解,對專業技能、人際資源的把握,這些海外本土人士更加適合。市場機會是均等的,留給每一家公司的時間極其寶貴。所以我們上市后不斷在海外市場出擊,而借助熟悉國外市場的海外兵團,無疑能讓網秦海外之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諳中國文化的林宇,除了從技術上突破之外,也從文化上對業務方向予以引導。
中國的溝通文化與國外差異很大。第一,人和人之間溝通不像外國人那樣習慣于面對面,比較內向,習慣通過手機短信、電話、視頻、SNS和朋友互動。第二,中國人在休閑娛樂時,不像外國人那樣喜歡戶外運動、Party ,而是喜歡網聊、上網玩游戲、看視頻……這些差異,決定了中國人在使用手機的功能上更喜歡下載游戲、視頻聊天、網上游戲、瀏覽網頁、移動 IM……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比國外大。
林宇認為,中國式的溝通文化、休閑文化,催生了強大的智能手機市場,進而給網秦植根了豐沃的土壤。
生態鏈打造:“死纏爛打”最有效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用戶最關心的安全問題包含以下幾大類:第一,隱私。如:通訊錄、短信、照片、地理位置、社交網絡信息等。 第二,網上交易。如:手機流量、手機銀行、實際上的商品交易等。 第三,惡意軟件。如:病毒、木馬等,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各種App和Rom大量出現,越獄的濫用導致各種惡意軟件泛濫。第四,一些意外忽略的潛在隱患。如:手機被盜、使用無密碼的公開Wifi等。而這些成為網秦移動安全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核心定位。
林宇指出,智能終端時代,用戶獲取軟件及應用的渠道多樣,缺乏安全監管,國內用戶安全意識又較為淡薄,特別是手機論壇、應用商店、下載網站和一些破解軟件中所潛伏的惡意軟件應用,能輕易地侵入到用戶的終端中。
在具體的移動安全產品設計中,因為iOS的API限制,未越獄的 iOS 較為安全,這使得安全產品iOS版本和Android版本功能差別較大。
早在2004年,林宇與一名諾基亞首席科學家交流,讓他看到手機安全市場未來的前景。一年后,林宇辭去了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職務,創立網秦,成為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第二代創業者。
“國內創業,國外開花,再實現國內國外同步走,網秦的運營核心就是打造跨平臺、跨終端、跨國家、跨運營商的移動服務生態鏈。”林宇如此強調。
在整個鏈條中,對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控制,為網秦的產品推廣和收費鋪平了道路。
國內市場上,網秦的產品依靠預置諾基亞手機,并聯合手機廠商宏達電及手機芯片巨頭聯發科,每天獲得近3000個用戶。獲得用戶后通過運營商的合作,以增值服務收費獲利。
市場渠道方面,網秦目前有互聯網和WAP、手機設備商、電信運營商等。全球前五大運營商中有3家與網秦合作;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全球前十大的手機廠商,5成以上是網秦的合作伙伴。
為了拓展渠道,林宇也曾走“死纏爛打”的路數。雖然這是最笨的套路,但最管用。
早在2006年,林宇希望借助家電賣場大中電器渠道派發手機安全軟件。“我們計劃每賣出一臺手機,就附贈顧客一個網秦的手機殺毒軟件。但賣場要收進店費。”最終,林宇親自找到大中電器負責人,耗了兩個月時間,見面達到十多次,實現了免費進店。
為了省錢,林宇把貨品的包裝放在深圳完成。當貨品從深圳進入北京各店時,為了讓貨提前進店,林宇甚至發動所有員工把貨品分派到大中電器的每個店面。
在獲得資本認可方面,林宇采用了同樣的“磨”的策略。2008年金融危機之際,為讓VC關注創業的網秦,林宇幾乎每天都給數十家風投公司寫郵件。
正是有了這份耐力和鉆研勁頭,林宇最終打動VC,獲得了巨額投資。而曾經做過副教授的經歷,愛好中國文化的林宇,也將這些性格因子充分賦予網秦公司,令它得以在國際市場上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