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安全領域,網秦率先“吃螃蟹”,通過上市獲得發展契機。但未來如何與巨頭抗衡?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如何解決產品同質化、用戶遭分流等問題?如果傳統的安全廠商也切入移動端,又該如何應對?
林宇認為:電腦上的安全主要是殺毒,而手機等移動端則包含殺毒、隱私保護等眾多問題,而且兩者的分發渠道90%不重疊,商業模式也完全不同。另外,PC端的安全公司若切換為移動端,成本非常高,所以無需懼怕。
當然,網秦也不會做PC端殺毒。林宇透露:“未來趨勢是手機、PC、Pad界限的安全領地逐漸模糊,匯成大的移動安全市場。互聯網影響10億人,移動互聯網,包括智能手機、Pad、智能電視、智能汽車,將影響100億人,其中的安全市場前景令人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企業盈利模式是最終的導向。目前,國內安全領域主要是免費的產品通過廣告盈利,廣告費用最終還是追加在產品體驗和最終產品價格中,由消費者買單。林宇表示,移動安全行業最終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服務免費,面向特定群體的特色服務收費。
不過,如今網秦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機瀏覽器。在林宇看來,手機瀏覽器的業務擴展能力很強,是有價值的入口。整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歷史都是鐘擺效應,App客戶端和瀏覽器會達到平衡點。
有業內人士擔心,任何一個產品都有著不可回避的問題:5-10年后,市場趨于飽和,網秦如何保持增長勢頭?
“任何一款產品都具備生命周期,只有先積累用戶,然后做平臺性的、社區型的企業,生命力才能長久。”林宇說,對于移動安全產業,重在強調用戶的黏性,通過創新發現新藍海。
林宇所謂的“創新”就是借助云計算,“新藍海”則針對移動互聯網領域中的生活安全服務。
林宇認為,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云”已不再是概念,而是一種切實的生活方式,當前的安全服務已經進入云基礎下的“生活安全”時代。
“我們在美國提供一個服務,小孩子放學后去了哪里,有沒有給毒販打電話,等等,這都是生活安全,都可通過移動端來實現。”林宇舉例說,生活安全服務是一個更加廣泛的領域,從而讓整個安全市場重新定義,最終走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