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劉東華來說,2010年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在這一年中他毅然離開工作了15年的《中國企業家》雜志,轉而投身互聯網的懷抱。他的創業目標是打造出一個讓企業家“打滾”的平臺——正和島。
從誕生起就“星”光熠熠
乍聽正和島這個名字,讓人以為劉東華要擁抱房地產,但其實正和島更像是一個專門為企業家們打造的Facebook。用劉東華的話來說,它更像是“互聯網汪洋大海中的特種魚塘”,一個為企業家們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觀點和社交關系的較為封閉的高端社交網絡。“回過頭來看,我20年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為企業家提供服務,只不過我不停地在尋找最佳的模式和最佳的載體。”劉東華之所以這樣說是源于他對這個人群的理解。他覺得這個群體其實是孤獨的,對彼此有需求的。但當他作為一個媒體人時,他發現媒體其實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相對于大多數創業者的默默無聞,劉東華的正和島從誕生之日起就顯得“星”光熠熠:柳傳志、張瑞敏、王石、馬云、李書福等商界領袖都是其共同發起者與積極共建者;2012年6月1日,正式上線的正和島更是引得蔣錫培、曹國偉、李開復、馮軍、薛蠻子等大佬紛紛捧場。聚會迎合兒童節的氣氛,緊緊圍繞著“大家伙,新玩法”這一主題展開,熱鬧非常,群“星”效應真是讓正和島想低調都難。
千金買宅 萬金買鄰
關于創業“正和島”的計劃,劉東華從1999年就開始醞釀,隨著各種條件的不斷成熟,他覺得自己必須行動了。相對于目前互聯網呈現出來的“無邊界開放式的價值體系”,劉東華卻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他希望正和島能打造出一種全新的網絡社交規則,即“有邊界的價值”。因為在一個海量信息與海量垃圾并存的網絡時代,比起一般的互聯網社交平臺,劉東華更為強調安全與可信賴性。所以正和島無論從后臺技術到線上活動,還是從理論建構到規章制度,都緊緊圍繞著為企業家群體提供一個安全可信賴的價值分享平臺而設計。
為實現自己的要求,劉東華也是絞盡腦汁:“正和島就是一個通過互聯網為企業家們建立起來的‘好鄰居俱樂部’。辦好這樣的一個‘俱樂部’有三大難題:一是嚴格確立‘好鄰居’的標準,二是六親不認地為這個標準把關,三是讓這些好鄰居們聚到一起后覺得有足夠大的價值。”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架構及設想,正和島不但制定了獨特的島民(會員)公約,而且以實名制、會員制、收費制、邀請制等嚴格規范把關,希望能提供給商界高端決策者一個理性的、建設性的表達的平臺,讓這些企業巨人們能在正和之島上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正和網相關負責人告訴網絡導報記者:在博弈論里,“正和”是相對“零和”與“負和”說的,意思是博弈各方通過合作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將笑話變成現實
為實現全媒體資訊服務,正和島不僅推出了自己的網站和移動客戶端,還為會員提供《每日推薦》手機報、《決策參考》月刊等資訊。為了進一步提高用戶情感粘性,除線上活動外,正和島還策劃舉辦一系列別具一格的線下活動,如“正和營”企業游學、島民大會、正和島主題參會、跨國商務考察等,此次的“巨人的兒童節”已經為其后的線下活動開了個好頭。
而對于以后的發展,劉東華的思路極富條理。他認為正和島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是非常清晰的,“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自己希望的正和島,就像一個理想國一樣。而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今天出現這樣一個平臺的條件終于初步具備了。”至于商業模式,劉東華的計劃是:在第一個五年,正和島主要為以企業家為主的決策人群服務;當正和島的人群在這個平臺上聚集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引入第二種收入模式——廣告,當然廣告客戶會經過嚴格篩選;而第三層商業模式則是高端的團購和高端的個性化定制。他堅信,在這個平臺上,一旦把信任成本最高的人群的信任積聚起來,商業的拓展空間將是無限的。
從創業之初,劉東華就明確了正和島的使命——通過互聯網建立并經營標準,推動這個世界成為互利共贏的世界。“這話聽起來大得像個笑話,但我準備用十年的時間把這個‘笑話’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