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社會,太多的女性顯示出自身的強勢,獨當一面,如同獨自跳舞,然而這也為她們帶來了困惑與焦慮,出現社會角色與心理角色的錯位。如何彌補這一缺憾?本期作為“新淑媛”代表人物的施玨特別邀請知名心理專家吳迪、職場專家薛莉,就女性所共同關心的話題交流了彼此的心得。
在婚戀觀上,我們依然過于傳統
施玨:現代職業女性面臨很多困惑,出現了社會角色和心理角色的錯位,在很多時候找不到身為女性的感覺,你們覺得是什么原因?
吳迪:我有個朋友嫁到芬蘭,她說在北歐這樣的社會,男女已經平等到早就沒有性別之分了,男人女人的社會角色都趨向中性化,隨著現代化的進程,性別的差異越來越被弱化。但在亞洲國家,女性的社會角色如若趨向中性,卻仍然是個話題,會引起熱議。目前的真實情況是,在中國的一線城市里,已經很難找到男性能夠從事而女性不能從事的工作了,男女社會角色的差異已經日趨模糊。
薛莉:是的,正是由于亞洲職業女性承擔的社會工作越來越重要,和亞洲社會的傳統價值觀產生了沖突,不可否認,現代的亞洲仍然是以男性價值觀為主流價值觀的社會。由于女性的天性是偏向感性的,不像男性善于博弈,所以,亞洲女性難以在政治體系中獲得話語權;同時,由于西方社會較為重視實現個人價值,因此,西方女性的個人價值較容易獲得認可;而亞洲社會更偏重實現群體利益,尤其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更是先天不具有優勢,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亞洲女性在如今這樣的大環境下很難保持完整的女性心理角色。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東西方男性個人價值觀存在較大的差異,以北歐的男性為例,如果女性可以有更高的收入,男性并不介意做一個“家庭主夫”,而在東方,這樣的現象卻很難被認同。
吳迪:“家庭主夫”在東方是個敏感話題,就拿80后的男性來說,如果女朋友掙錢比自己多,仍然是件非常沒有面子的事情,認為男性的地位和尊嚴受到了挑戰。
薛莉:所以現在亞洲職業女性的社會壓力大,有能力的女性越來越難找到心儀的對象。
施玨:困擾現代職業女性最多的社會問題是“剩女”現象,我認為還是現代女性的婚戀觀有問題。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在這一百年間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女性的思維模式已經非常西化,卻在婚戀問題上還是想從傳統的習俗中獲得經濟利益的保障。
吳迪:就是,因為仍有相當一部分現代女性,包括這些女性的父母還抱著某些傳統的婚戀觀不放,結婚一定要男方買房子,固守著老舊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觀點,讓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入了自己布下的困局,在一線城市,女性和男性有著同樣生存能力的前提下,卻要求男性為婚姻支付更多的成本,這顯然是不合理、不理性的。
薛莉:現代職業女性的婚戀觀比較矛盾和混亂。
施玨:既想在婚戀上獲得一定的自由度,又不想為此支付成本,無論是感情上還是經濟上的成本,可能是我們東方的女性比較會算賬,擅長把所有的事情量化。可婚戀是兩個人的事情,誰也不比誰傻,矛盾由此而產生,自然導致亞洲女性,尤其是當今的中國女性在心理角色上的困擾。
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減輕壓力
施玨:可否通過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減輕職業女性的心理壓力,逐步回歸女性的心理角色呢?就像吳迪,跳舞是否改變了你的心理狀態?是如何改變的?
吳迪:當然,任何一種行為模式的介入都會對心理產生影響,跳舞讓我作為一個女人的心理訴求得到了滿足。
施玨:吳迪在跳舞的時候完全變了一個人,熱情而性感,渾身充滿了張力。
薛莉:我也有同感。
吳迪:雙人舞是需要男性引領,女性配合的,在當今社會上,太多的女性獨當一面,如同獨自跳舞,讓男性覺得自己不被需要,男性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會令男性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更無法讓男性對這樣的女性產生太多的愛慕之心。我是在學習跳舞的過程中重新學會了如何做女人,獲得了自我成長,同時,在對肢體語言的詮釋中,能夠讓內心的壓力得到很大程度的釋放。
施玨:這是一種代償效應,內心的缺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我在收藏的過程中也感受到相似的經歷。當我賞玩藏品,沉浸在藝術之美的境界當中,一切煩惱和不快都不那么重要了。女性應該正視內心的需求,可以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能夠讓自己愉悅且不傷害到他人的事情上,學習以相對良性的方式減壓,例如:培養對藝術的熱愛,學習一項才藝,或者發展其他的興趣愛好,包括閱讀、旅游等,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也是一種內心成長的過程。
吳迪:女性的超我和本我常常處于糾結矛盾之中,我們往往會壓抑本我的需求,長久以往,女性的特質會被湮滅,一切外在的物質刺激其實是無法解決這個矛盾的。認同自己,重新發現、發掘自己的女性特質,在必要的時候學會妥協,當然,妥協并不意味著放棄獨立,但妥協是和諧兩性關系的基礎。
薛莉:我認為女性的特質不是由女性從事的工作決定的,無論她是否從事藝術、舞蹈等等表面上似乎適合女性的職業,一個女人,她的女性特質是否明顯,來源于她的精神內核,她內心里是否懂得怎樣做女人,或者說,她是否知道女人應該如何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質。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女性要學會“示弱”,讓男性做男性擅長的事情,女性承擔女性的工作。
女人內心的強大無可估量
施玨:現代的生活方式是快節奏的、緊張的,對現代的兩性關系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容易讓女性產生不安和焦慮,女性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調適自己的心境,生活的節奏可以快,但內心不可以失去女性的柔軟和溫情,人可忙,心不可亂,在平常的日子里發現美,在平淡的生活中制造一些情趣,都是女性所擅長的,如果女性忽略了自己還有這樣的天賦本能,那么,也就不要抱怨異性對你的忽略,了解自己、愛自己,才能被他人所愛。
吳迪:就像我之前舉辦的“戀愛訓練營”,發現其實很多成功的女性是“戀愛白癡”。戀愛也是需要學習的,現代社會的社交方式貌似豐富,但多數是以網絡、數字化的方式進行的,屬于虛擬社交;當今社會的價值觀是多元化的,也導致我們內心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內心很難獲得全方位的滿足感,加上實體社交圈相對狹窄,男性和女性的內心世界都沒有機會充分打開,對自身的了解度不夠,也就很難展開一段正常的兩性關系。所以,了解自身的現狀,以積極的心態和去創造和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狀態,是女性需要學習的重要技能。
施玨:說得很有道理,女人要活的精彩、有趣,需要很高的生活智慧,遵從內心的聲音首先要學會傾聽內心的需求。
薛莉:女性往往具有天賦的靈性,只要懂得放下內心的偏執,找到真實的自我并不困難,好好享受女性天賦的權利,充分感受身為女性的快樂和滿足,是每個女性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
吳迪:今天的交流讓我們三位女性獲得了壓力的釋放,女性其實比男性更懂得自我減壓,自我成長和自我反思。作為女性,應該經常和自己的密友交流,彼此能夠相互鼓勵,分享內心的成長。一個社會中,女性的心態是否正面和健康,決定了這個社會整體的心態是否健康,女性內心的力量是強大和具有影響力的,我很樂意和更多的女性交流,并能夠給予恰當的建議和指導。
施玨:雖然是閑聊,但是其中有著非常多的建設性意見,我真誠期待下一次的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