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就是當下。現在的我,家庭美滿,愛情幸福,
父母身體健康,丈夫無時無刻不在關懷著我,我已別無他求。”
茅為蕙是名門之后,祖父是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茅以升先生無論對待朋友,還是身邊的保姆、司機,都把他們看成家里人。平等待人,一直是茅家的家風。在茅為蕙的成長道路上,父親對她的影響最大。他始終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女兒,將她當作朋友看待。7歲時,父親把她送去演電影,不斷對從未學過表演的她說“你一定行的”!因為父母的鼓勵,茅為蕙得以在電影中發揮出最自然的狀態,并憑借在電影《巴山夜雨》中的精彩表現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從此,茅為蕙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施坦威藝術家,茅為蕙如今已走遍全世界近百個城市,與五十多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作為一名鋼琴家,同時又是一名音樂教授,茅為蕙有豐富的與一線老師和琴童打交道的經驗,也非常關注國際上先進的鋼琴教育理念和方法,近年來,她頻繁地活動在中國的音樂舞臺上,在各大城市表演的同時,開設大師班,傳授她獨特而新穎的教學理念。
2011年,她出版新書《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談到本書的寫作初衷,她表示,學琴的孩子并不會全部需要考級,甚至走上專業道路,能讓孩子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地演奏一首樂曲是他一生的享受,她說:“寫作此書,既是為了琴童,也是為了家長,更是為了黑白琴鍵給我們帶來的彩色人生。”
《淑媛》:經過2011年,你總結出的最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什么?
茅為蕙: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就是當下。現在的我,家庭美滿,愛情幸福,父母身體健康,丈夫無時無刻不在關懷著我,我已別無他求。我覺得女人最大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位置,均衡地安排各個層面,內外要分開,不要把工作上的強勢帶回家里。我每天無論多忙,一回到家里,我都會為先生做飯、洗衣服,盡一個女人的本分,做到里外兩不誤。
《淑媛》:在這一年,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茅為蕙:最大的收獲就是出版了新書——《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為了撰寫這本書,我走訪了許多音樂學專家、教育學專家,他們的幫助使我對于教育者的理解有了提高。今年我在國內開展了幾場座談會,一位琴童的母親拉著我的手說:“因為你的書,我的孩子現在都是帶著笑臉在彈鋼琴,享受練琴的樂趣。”聽了她的話,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淑媛》:新的一年,你有什么心愿或計劃?
茅為蕙:我會按照這本書中所說,繼續我的音樂教育之路。今年我預備在國內6個城市開展交流,并且培訓出更多的年輕教員。只有擁有一大批技巧純熟而又有想象力的教師,才能教出更多有創造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