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秋,她被聘為上海市“公安和司法系統心理顧問”,上海市副市長親自為她頒發聘書。
對于榮譽,她始終保持著理智與謙遜,她說:“我只是一種幫助你‘看見’的存在,僅此而已。”
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安全感缺失,壓力極大,許多人處于迷茫之中,產生強迫、焦慮等心理問題。林紫與記者談起自己認識的一位時尚雜志編輯,由于過度的加班累得暈頭轉向,連回家都不記得自己的門牌號,更嚴重的是她由于長時間報道時尚、奢侈品等光鮮的領域,有一種空虛感,與現實脫節,總是為物質欲望所累。林紫認為,幸福的來源決不是追逐與占有,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要保持“高峰體驗”,而是一種內在的、持久的安靜。現在的林紫,內心寧靜而澄澈,可以為石頭縫里開出的一朵花而喜悅,她說,對當下事物的覺察與品味是最真切、最充盈的幸福。
作為中國最早從事心理咨詢服務的專家,林紫有著自己獨到而高效的心理咨詢方法,有人形容她的風格是“明月直入、無心可猜”,無論面對什么樣的病人,她都事先讓自己靜心,破除“知識障”,不以心理學專家的權威凌人,達到一種“空”的狀態,通過傾聽與平等地交流,引導病人自我呈現,從而達到“自愈”。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心理存在疾患,政府也越來越重視這些問題,在2011年多次舉辦高層會議,林紫也常常作為嘉賓出席。她認為,無論面對生活中的何種困苦,只要大家學會帶著智慧的覺察和放下,每個生命都會如花綻放。
《淑媛》:在您的成長道路上,誰對您的影響最大?
林紫:外公對我的影響最大。我小時候,他給我的印象就是安寧而慈祥的,有著處變不驚的氣度,還有一種“只見諸苦,不見諸惡”的胸懷,類似于禪宗精神。所以,從小我就受到了他的熏陶,即便是后來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時候,面對病人,我也秉承著自然而然的心態。
《淑媛》:2011年,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林紫:最大的收獲就是,經歷過一些困難的磨礪,我的心理容量變得更大。今年看過一本書,叫做《雪洞》,一個20多歲的英國女孩,在喜瑪拉雅山的雪洞里獨自修行十二年,悟道后奔波世界各地弘法,寧靜的心卻驟然陷入了忙碌。我讀過此書后覺得,修行不一定在雪洞里,在世的修行更能磨礪一個人的心性。
《淑媛》:新的一年,您有什么樣的心愿?
林紫:我希望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讓他們感到幸福。如果一個人的家人都照顧不好,其他都談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