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意識會自動阻止創傷性事件進入記憶,以免引發不能承受酊焦慮。這些被壓抑的記憶引起了“神經癥”,治療方法就是把這些被壓抑的記憶找出來,例如催眠、解夢等。但是,這類尋找“被壓抑”記憶的療法從未得到嚴謹的科研證實,反而給患者植入子虛鳥有的虛假記憶,制造了大量“小時候被性侵犯”的冤假錯案,或者搞出匪夷所思的可怕幻想,令患者的心靈再受重創,還殃及他們的家庭。
僅少數被性侵兒童出現嚴重問題
兒童遭受任何的性侵犯都是不能容忍的,因為那可令身心受到重創。受創傷越嚴重,產生的問題越多。
有研究顯示,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中有40%以上曾遭受過性侵犯。據美國司法統計局對1996年~1997年國家女子監獄的調查報告,約有36%的女囚犯聲稱自己在17歲之前受過性或暴力的侵犯。
因此,恢復記憶療法(RMT)應運而生,認為各種心理問題,例如貪食癥、抑郁癥、失眠癥、焦慮癥等都是患者兒時受過性侵犯、創傷的記憶被壓抑到潛意識而造成的,只有把這些記憶恢復出來并加以面對,才能恢復健康。
然而,即使患者在兒童期遭受過性侵犯,長大后也不一定有心理問題。據美國心理學會公布的資料顯示,遭受過性侵犯的兒童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沒有出現癥狀,而出現癥狀的人大部分能夠恢復過來,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出現嚴重的心彈障礙。
“被爸爸性侵犯”的記憶是如何出爐的?
一部分所謂“創傷的記憶”,是心理治療中不斷誘導、暗示、催促的虛構產物。一些“兒童性侵犯專家”稱:
“如果一個人無法記起自己的童年,或者記憶很模糊,必須考慮發生過亂倫的可能。”
“如果你有任何的懷疑,有過任何哪怕是很模糊的記憶,那么被性侵犯很可能是真的,你可能在阻擋自己的記憶,否認性侵犯曾經發生過。”
如果沒有這樣的“誘供”,很少人會主動講起兒時受侵犯的經歷。實際上,愿意主動說出來的人并不需要心理治療師幫忙恢復記憶,而且事情往往有其他旁證。
然而,神奇的治療師們幾乎能幫所有的患者找回被性侵的“記憶”。除了誘供,他們還用到催眠、解夢、視覺化、團體治療、無意識書寫等方法。以催眠為例,有的催眠師用暗示性的話語和誘導性的問題慫恿患者虛構記憶。又如團體治療,團友相互分享奇談怪論卻不用擔心被人取笑,如果治療師引導不慎,團友們可制造出可怕的幻想,并相互加強彼此錯覺。
患者雪莉描述了治療師運用視覺化技術幫她恢復“被父親侵犯”的記憶-——
“爸爸以前給我洗澡,他常常在鏡子上的水霧上畫畫,畫一些卡通形象。治療就從這些回憶開始。我的治療師告訴我:‘你在浴盆里,爸爸在那邊。他正在鏡子上畫畫,在畫什么?’他又接著說:‘OK,現在爸爸走過來浴盆這邊。他伸手來摸你,他摸了你什么地方?’……”治療后,雪莉相信自己被父親性侵犯,導致了嚴重的抑郁,還試圖自殺。所幸她終止了治療,明白那些“記憶”是假的。
在患者戴安娜的案例中,她用無意識書寫“發現”父親曾經性侵犯她,令她極度震驚。她又參加了團體治療,聽到了詭異的魔鬼撒旦犧牲儀式,之后她又在無意識書寫中寫出這些怪事,還“恢復”出她曾殺死一個嬰兒的記憶。戴安娜不是沒懷疑過這些記憶的真實性,但是遭到治療師和團友的阻止,“治療師斥責我,說我的懷疑對‘內在的小女孩’不好,又說我在否認。我不知道該相信誰……”所幸最后她退出了治療,不再相信那些鬼話。
心理治療師被控植入虛假記憶
上述各種治療方法讓患者“記起”治療前沒有察覺到的許多事情,除了兒時被性侵犯,還有諸多詭異的事情,例如被外星人抓去做生殖實驗,被迫參加魔鬼撒旦的祭祀,或者在前世受了創傷。
美國克拉克大學心理學家約瑟夫·里維拉稱:“(恢復記憶療法)沒有幫助患者區分事實與幻想,治療師鼓勵患者‘記起’很多所謂的‘創傷’。當患者產生了一個意象,例如一個夢,或者發生過什么事情的感覺,治療師就鼓勵患者努力想,讓他或她確信事情真的發生過。”他認為,這種療法對患者的家庭而言是毀滅性的。
虛構的記憶造成了大量冤假錯案,例如一名治療師誘導患者“想起”父母和祖父母在一個魔鬼邪教儀式中侵害了她,她于是把家人告上法庭并索賠2000萬美元。在美國,很多法官吸取了教訓,拒絕將心理治療中“恢復”的記憶作為法庭證據。很多患者明白過來后,也把治療師告上法庭,指控他們植入虛假記憶——這些是美好的記憶也還罷了,但很多“被性侵犯”之類的記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對患者的家庭也造成了傷害。
1995年,英國心理學協會發表報告稱,患者被恢復的記憶有可能失實,可能是做夢或幻想的產物。英國皇家精神病學學院已經正式禁止其成員使用恢復兒童期受侵害記憶的療法。
科學研究不支持記憶可被壓抑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里斯表示,那些恢復記憶的治療師很多未接受過科學的訓練,有的自己就是性侵犯的受害者,或者是社會工作者,一心想幫助受過侵犯的兒童,而他們的觀點顯示出他們“在科學上的無知”。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沙克特指出,記憶能被壓抑并可造成心理障礙的觀點缺乏科學依據。他舉例說,有的遭受強奸的女子記不清事發時的細節,原因是發生了內隱記憶,即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形成的記憶,這是遭受創傷時大腦形成了神經聯系,但記憶并不完整。然而,催眠等方法聲稱女子形成了完整的記憶,但是被壓抑了,可以重新找出來一那是十分不可靠的,也有虛構記憶的危險。
研究發現,人在經歷過創傷事件之后,通常不會忘記這些經歷。嚴重受創后,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會記不起來:
1.受創時,患者不省人事。
2.創傷令患者腦部受損,或者患者本來就有腦部受損。
3.患者年齡太小,大腦無法形成長期記憶所需的神經聯系。
記憶并不是在神秘的“黑匣子”里,而是儲存在由大腦幾個部位的神經組成的復雜網絡之中。當神經失去聯系,記憶就會丟失,但不是被壓抑到潛意識的“地窖”里,還時不時冒出來嚇唬嚇唬居住在上層“意識”里的人們。
即使有些記憶被壓抑了,也是患者有意為之。很多人不喜歡回憶不愉快的經歷,努力忘記掉,自然不希望催眠師、治療師等把它們重新挖出來。
虛假的記憶象征真實情況?
一些被挖掘出來的記憶過于奇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不會當真,但是治療師卻不然,要不把患者被外星人綁架等故事全盤接受,要不把這些記憶當成心靈加工的產物,必須加以分析,認為幻想也是真實經歷的象征,“任何記憶,無論真假,都反映了某種真實”。
例如美國西雅圖心理治療師勞拉·布朗稱,幻想的記憶“也許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的象征或者記憶編碼”,言下之意是兒童期發生過性侵犯。她認為,戀童癖可能留下撒旦儀式和吃人妖怪的記憶。
然而,幻想象征著性侵犯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卡羅爾稱,人們通常知道十字架和納粹標志“卍”的象征意義,但是吃掉一個嬰兒象征什么呢?象征的東西是模棱兩可的。某段記憶可以象征兒童期被性侵犯,也可以象征成年后被一起工作的人傷害,還可以象征讓患者感到麻煩的小明友,甚至象征被治療師折磨……種種情況如何能分得清?即使象征的是性侵犯,也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解讀:不僅可以象征自己被人性侵犯,也可以象征害怕被人性侵犯,象征害怕自己性侵犯別人,甚至象征自己性侵犯了別人而感到后悔……
因此,卡羅爾認為“象征”的說法電很危險,解釋記憶、解夢等與編故事無異。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