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陷入比較心理
陷入比較心理會讓你更加憂郁。人們普遍認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悲傷,但其實人類比我們以為的要相似得多。那個看上去總是很快樂的鄰居也許其實很憂郁;你那擁有完美戀情的朋友也許正陷入憂郁之中:甚至我們以為很快樂的億萬富翁們也很憂郁。我的經驗是,無論金錢還是愛情都不能讓人們對憂郁免疫。
無論你看到人們在公眾場合是什么狀態,你不了解他們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有可能他們的生活和你的并沒有那么不同。這是因為我們一生中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困難,佛教稱之為“苦難”。無論如何,我們都會經歷病痛、傷害、老去和失去所愛的痛苦。
不要強迫自己逃離憂郁
強迫逃離憂郁只會造成反效果。這是因為強迫逃離憂郁是對它的消極判斷。“我不應該憂郁的。”命令自己不要有某一想法就代表著你一定會這樣想。所以,只要意識到就行了,不要去評判它,如果憂郁造訪了,只需對自己說:
“啊,憂郁同學又來了。好久不見哦。”
用友好的方式讓它們暴露在意識的陽光下可以降低它們的強度。“友好”是佛教中“仁愛”的意思。雖然有時候我無法真正做到“友好”。我不需要愛憂郁,但是友好地對待它們讓我可以輕輕握住它們,直到它們待夠了自動離開。
試著進行天氣練習
心情與天氣一樣,是不可預知和多變的。憂郁悄悄潛入,慢慢升起,猶如濃霧的形成過程。把憂郁當成暫時的自然現象可以讓你將它們認為是自我的一部分。這種洞察力讓你能夠把它們當作人生的一部分。它們悄悄出現,停留一陣子,然后離開。懂得些之后,你就能平靜地、耐心地等待憂郁升起、被吹散。
如果可以,盡量外出
環境的變化可以導致心情的變化。外面的空氣質量會更好,風景也和家中不一樣,你也能感受到世界很大。散一會兒步或者只是在外面坐一會兒。
外出是我改變憂郁心情的良方之一。離我房子幾個街區遠的地方有個喝咖啡的地方。在憂郁光臨的時候,如果它們在我午睡后還沒有太嚴重,我就會開車去這個地方,即使呆半小時也好。只是簡短地和服務員的交談就能轉移我對憂郁的關注。
向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佛教徒說我們的悲傷總是相似的。我想憂郁也是如此。和其他也為此奮斗的人接觸能讓你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孤獨的。另外,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也把你從自怨自艾中解脫出來。幫助他人就像是一股清風可以吹走你的憂郁。
開心地對待你的憂郁
無需迫使憂郁離開,只需意識到它們像天氣一樣只是暫時的,開它們的玩笑,無論這玩笑多傻。對你來說,也許它只是一個游戲而已。有幾部電影是我喜歡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當憂郁不期而至時,我放上一部電影,電影里的人物就像是老朋友,有著他們的陪伴,我可以耐心地等待心情好轉。很多時候,當我沉浸于我的小伙動時,憂郁就自動離開了。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