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金融監管部門在一份爆炸性的聲明中,將英國的渣打銀行列入了其制裁名單,并稱渣打銀行為“流氓機構”。它指控渣打銀行為伊朗客戶秘密執行了60000份總價值高達2500億美元的交易,以換取“上億美元”的服務費。在聲明的腳注部分,監管部門還提到有證據證明,渣打銀行和其他受到美國制裁的國家之間也有著類似的“密謀”關系,這些國家包括利比亞,緬甸和蘇丹。
聲明中提到,渣打銀行的欺詐行為之所以未被發現,“根源在于最高領導層有意欺騙監管當局,并且違反美國法律,這些行為有書面文件作證。”渣打銀行早在1995年——克林頓總統宣布對伊朗進行制裁時,就制定了一項戰略,其目的在于通過回避其在美國的業務操作,向當局隱瞞有關信息從而規避監管。2001年,渣打銀行的這一業務因為其與 CBI(伊朗一家國有石油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而開始引人注目,CBI每天需要轉移500萬美元用于支付結算。這一關系使得渣打銀行和其他伊朗客戶之間也有了生意往來,其中包括伊朗國家銀行以及伊朗兩家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這份27頁的報告附帶一份指令書,要求渣打銀行出席8月15日的聽證會。
為對伊朗進行制裁,美國財政部明令禁止在美金融機構與伊朗銀行間進行各種業務往來,除非是在伊的外國銀行提出要求,借道美國金融體系周轉資金到其他非伊境內的外國銀行,方被許可運作,這便是“U-turn”交易。2006年,美國銀行監管當局要求渣打銀行提供此類信息,但據稱渣打銀行只提供了少量的信息用以轉移當局的注意。美國當局當2010年才知道渣打銀行進行此類交易的規模。此次渣打銀行涉嫌洗錢資金的最終規模,完全取決于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和調查機構如何解釋U-turn豁免條款。
一旦這些指控成立,渣打銀行將面臨在紐約州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危險,這將意味著被完全逐出美國市場。對于任何一家跨國外國銀行而言,吊銷了美國紐約州營業執照,打擊都是毀滅性的,這如同被阻斷了進入美國金融市場的渠道。
渣打銀行7日發表聲明,強烈否認紐約州金融服務局的指控,稱該行“涉及伊朗的交易中符合美國制裁規定U-turn的比例遠大于99.9%。”它還認為當局的文件具有誤導性,“渣打銀行過去一直遵守,并且絕對遵守美國的制裁計劃”。德勤也在一份聲明中說自己“恰當地履行了作為獨立咨詢方的責任,對于渣打銀行職員的任何不當行為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