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不久前表示,2012年3月全球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上漲,未來價格可能繼續上揚,這加劇了貧窮國家的饑餓威脅,并有可能引發新一波社會動蕩。在去年,主要糧食價格達到創紀錄高點,成為導致中東和北非地區發生“阿拉伯之春”的主要原因之一。
FAO稱,該機構用于衡量谷物、油籽、奶制品、肉類和糖等重要食品月度價格變化的指數3月平均值為215.9,較2月的215.4上漲。盡管低于2011年2月的高點237.9,但仍高于2007年和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水準。
食品價格上漲會增加貧窮國家的糧食進口成本。FAO在3月時表示,由于價格上漲以及國內減產,低收入缺糧國家(LIFDC)在2011至2012年度的谷物凈進口額將增至創紀錄的326.2億美元,而2010至2011年度這一數字為322.8億美元。英國埃克斯特大學的北非政治專家薩迪奇表示:“現在不少國家的政府都出現了資金短缺,食品價格上漲將為全球決策者帶來新的壓力。在北非地區,食品補貼是一條紅線,特別是在突尼斯和埃及,民眾會上街游行要求社會公平。”
油價是幕后推手
能源價格會影響肥料生產、食品分銷和農業機械的使用成本。今年年初以來,高油價已經引發了公眾對通脹的擔憂。“食品價格指數與油價高度關聯,油價上漲的情況下,食品價格很難不隨之上升。”Rabobank International商品分析師希金斯表示。
供應吃緊
FAO還將2011年全球谷物產量估值從之前的23.44億噸下調至23.43億噸。這證實了稍早的預計,即2012年全球小麥產量將為6.9億噸,比去年減少1.4%。除此之外,目前的玉米庫存也遠遠達不到安全標準。FAO指出,到2011至2012年度末,全球粗糧谷物庫存將為1.713億噸,比去年減少近300萬噸。
美國政府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谷物庫存低于預期,且大豆及小麥種植面積減少,增加了全球對谷物供應的憂慮,推高了谷物期貨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