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學生的就業,但當前很多大學生卻因為職業意識缺乏而很難直接獲得崗位資格,所以大學生職業意識培養問題應當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本文以秘書學專業學生為例,深入考查當前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的職業意識現狀,并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途徑。希望能對大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大學課程改革與專業調整以及大學生就業等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
【關鍵詞】職業意識 知識與技能 原因分析 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C931.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005-03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企事業單位對文秘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知識結構、人文素養和職業技能等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這在客觀上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將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職業意識是大學生所具有的職業人的意識,包括個人對未來職業的認知、態度和看法以及其在各項職業實踐活動中的意志品質、情感態度等,這是大學生在職業問題上的思想意識活動,對大學生就業前景影響巨大。秘書專業學生的職業意識不僅是秘書職業對秘書從業者提出的專業品質要求,也是大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內在動力,很難想象一個不具備良好職業意識的人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秘書。但是,由于現有教學體制的缺陷,社會條件的制約以及學生自身意識的欠缺等方面原因,文秘專業學生的職業意識現狀令人擔憂。
一 當前高職院校秘書專業學生在職業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
1.秘書知識的缺失
秘書知識具有“#”字形的結構特點,即“在橫向上有廣博的秘書基礎知識和秘書相關知識,在縱向上有精深的秘書專業知識和行業專業知識”,而且橫向的知識與縱向的知識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當前高職院校秘書專業學生所學知識不深、不全面,以秘書專業知識為例,雖高職院校開設了相應的秘書學課程,如秘書理論與實務、秘書寫作、辦公室事務管理、辦公自動化、公共關系學、秘書禮儀等,但是學生掌握業務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活學活用的能力都有待提高。比如,文秘人員肩負著單位員工生活福利計劃地編制和發放管理工作,給員工發放什么福利能很好地體現一個秘書的業務水平。在被問及“過年給員工發放什么福利”時,秘書專業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異想天開。其實,買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達到雙贏的結果,既要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又能體現出領導對下屬的人文關懷。
秘書還要加強禮儀文化知識的學習,以最基本的接打電話禮儀為例,很多秘書專業學生拿起電話就是:“喂!誰???”、“喂,干嗎?”等。一個秘書要想在部門內部成員之間,或與其他部門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必須要多說“請”“您好”“對不起”“不客氣”等禮貌用語,這是對一個秘書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評價一個秘書是否合格的標尺。路上的陌生人還會用相互微笑來打招呼,更不要說處是在單位部門處理事務的秘書們了。因而,我們應當加強秘書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重視秘書禮儀知識的培養。
2.秘書專業技能的缺失
俗話說“藝不壓身”,在各行業追求“全能型”人才的今天,多掌握一門技能就意味著多一份就業機會。文秘人員除了具備扎實的秘書知識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比如,寫作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公關協調能力、會務組織能力、辦公室日常事務管理能力等,成為“會溝通、善表達、懂管理、能操作”的多技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秘書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匱乏程度令人吃驚。以無紙化辦公為例,作為未來的辦公室文員,秘書專業學生應熟練掌握文檔處理、表格制作、對工作表的各項操作處理以及收發電子郵件、信息檢索等,但是由于自身重視程度以及學校硬件設備等條件的制約,部分文秘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缺失嚴重,大學畢業后依然是“二指禪”,連最基本的打字都過不了關。試問這樣的文秘人員如何能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作為上下級之間溝通的橋梁,秘書人員要“學會看事”,善于察言觀色。當領導因天氣寒冷而打顫時,“會看事”的秘書會適時地遞上一杯熱茶或熱咖啡;當領導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時,聰明的秘書會建議其容后再議。秘書要“學會說話”,懂得講話的藝術性。古有以“不翅、不飛、不鳴的鳥”來暗喻楚莊王,探視其政見的伍舉;也有因不懂說話的藝術性而招致殺身之禍的楊修。秘書還要“會聽話”,能夠理解“話中話”“弦外音”?!昂芎谩薄安诲e”有時是“不夠好”“很糟”的意思;“先放這吧”的文件很可能會被當做廢紙處理等。
3.職業定位不足與職業規劃缺失
一位秘書專業的人認為從事秘書行業并非易事,“企事業單位不會接收我們這些沒有人際關系的文秘人員,作為女孩子,我長得也不是特別出眾,又不甘愿去做別人的花瓶?!倍谒暮啔v中,她寫著希望從事會計、收銀員的工作。結果可想而知,她因為對自身職業的了解不夠深入,缺乏職業規劃,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期望的崗位。像她這樣,忽略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而對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又認識不足的文秘專業學生大有人在,他們在專業學習方面有時會走進死胡同,比如,很多秘書專業在校生為了將來能找個好工作,將主要精力放在考證上,如自學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等,有時甚至放棄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專注于這些考試。
就秘書專業而言,有些證書的考取是十分必要的,如秘書資格證書是秘書崗位從業人員的準入證和身份證,辦公自動化是將現代化辦公和計算機網絡功能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辦公方式,英語四六級也是社會企事業單位招納賢才的硬指標等,秘書專業學生考這些證書可以理解。但是各種證書只是求職的一種參考依據而不是綠卡,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發展潛能。因而,秘書專業學生應當明確自身優勢,發現自己的不足,做好自我定位,圍繞本職工作重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使證書與自己的專業技能相輔相成。
二 秘書專業學生職業意識缺失的原因
1.個體自覺意識
個體自覺意識是指在無外界限定性和非強制性的前提下,每個社會成員所具備的為達到既定目標而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社會活動的思想行為。這種思想行為是其自覺自愿而有目的性的,也是非強制性而無外界干擾的。
很多秘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不自覺主動地去學習知識與技能,對大學里的課余生活無所適從,或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對于“為什么讀大學、來大學干什么、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等這些問題總是“視而不見”或進行“冷處理”,等到畢業時又抱怨在大學里沒有學到什么東西,走馬觀花似的結束了自己的大學生活。秘書專業學生自身自覺能動性不強、自覺意識缺乏是造成其職業意識缺失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造成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屢屢碰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用人單位和領導都喜歡那種“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文員,而不太可能拿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再從頭進行培養,那些抱著到企事業單位“被”培養想法的畢業生,自然不會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因而,個體自覺意識的培養對秘書專業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所有秘書專業學生都應當時時、事事、處處以一個職業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2.社會接觸層次
秘書專業學生社會接觸層次具有雙向性的特點:一是學生主動接觸社會方面,即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是社會對文秘專業學生的接納,也就是社會對文秘人才設定的準入機制。一方面,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職業意識形成的關鍵,它可使學生了解課堂教學和自身知識、能力結構的缺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使學生把知識運用于實踐,鞏固和深化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鍛煉實際動手能力。然而,當前大學生卻很少能主動接觸社會,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在長假期里,絕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宅”在家里,社會實踐報告也是隨便到網上拷貝一下更了事。“職場即戰場”,等一個缺乏社會實踐鍛煉的文秘人員,很難在書本上實現職業意識的提升。
另一方面,社會為大學生所提供的鍛煉機會也不是很多,社會準入機制過于呆板。比如,雖說“學歷不代表著能力”,但是在實際應聘過程中,用人單位還是非常看重學生的學歷和所屬院校的,還有些用人單位對以往工作經歷提出了相關要求,這就讓許多有能力而學歷、工作經驗達不到要求的人望而卻步。與其他專業相比,文秘專業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又往往被社會人士所誤解,比如,大多數人把文秘人員和“游手好閑、讀讀報紙、喝喝茶”等這些景象聯系在一起,不太愿養這些“吃閑飯的人”。
3.學校教學資源
一般來說,由于高職院校大都采用了現代化教學方式,秘書專業課堂教學應是新穎獨特、輕松愉快的,教學內容應當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應更注重其人文素養、職業意識的培養。然而實際上,當前高職院校秘書專業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陳舊,教師上課照本宣科,教學內容單一,缺乏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學生上課渾渾噩噩、了無情趣或課堂時間做其他事情,有的干脆逃課曠課。如此一來,何談專業知識的傳授,何談職業意識的培養。
由于缺乏相應的實習基地、實驗實訓條件等,秘書專業學生各種技能的培養往往成為一句空談。如辦公自動化或速記速錄等秘書技能的課程,學校應當有相應的電腦和速錄機設備支持。然而實際上,某些高職院校開設的秘書辦公自動化課程,學生不能每人擁有一臺電腦,計算機速錄課程學生沒有速錄機設備,使得學生學習技能陷入了一種困境。不管是學生知識的學習還是技能的培養都離不開學校設備的支持,只有知識和技能“兩條腿”走路,才能使其成為一名優秀的秘書人員。
三 培養秘書專業學生職業意識的方法與途徑
1.提高學生的自覺意識
提高學生的自覺意識首先要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使其盡早做好職業規劃,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知識結構特點,結合社會環境與市場環境,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要達到的職業目標所做的方向性預案。有了理想就有了勇往直前的沖勁,有了遠大的目標,才會有偉大的成就。職業規劃為秘書專業學生在學習方面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提供了學習的動力。很多成功的秘書都贏在了起跑線上,因而在跨入大學校園時,大學生就應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特長、專業和社會需求等,盡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明確自己的求職目標,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有針對性地積累學識和經驗,增長求職的資本。制訂職業規劃時一定要客觀公正、切合實際,既不能好高騖遠、不著邊際,也不能輕而易舉、唾手可得。
大學生在知識方面可能超越很多前輩,但其動手能力和服務意識等方面依然有所缺失,提高秘書專業學生的自覺意識還要提高其社會實踐的自覺性。大學教育不同于中學教育,學生有很多的課余時間和很長的寒暑假,秘書專業學生應充分利用這些閑暇時間,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學會在自覺意識的支配下,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修煉好內功,并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以一個職業人的姿態,將知識技能與社會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
2.拓寬學生接觸社會的層次
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必須拓寬學生接觸社會的層次。第一,秘書專業學生應當主動尋求社會實踐。大學生們可在學校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文藝匯演、社會調查、校內兼職、志愿服務等活動,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到企事業作兼職文員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秘書專業學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欠缺,從而及時調整自己學習的方向和重心,為實現日后順利就業增添砝碼。
第二,秘書專業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和提高離不開社會的支持,社會各企事業單位應努力拓寬學生的社會實踐渠道,采用多種途徑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活動,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場所,參與并貫穿于學生的學習全過程。社會實踐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每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都應樹立“社會人才,社會教育”的理念,以積極開放的心態接納大學生。當地社區、周邊鄉鎮、各企事業單位等,也應積極地加入到與高校合作的隊伍中去,建立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基地,不斷地為大學生提供成長和鍛煉的機會。
第三,社會各企事業單位還應轉變用人的觀念,放寬人才市場的準入制度??鬃右匝匀∪?,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孟嘗君如果不是有善盜竊和會學雞叫的兩個門客,恐怕就要客死他鄉了。用人單位不能將容貌、名校、學歷、證書、有無工作經驗等作為選取人才的唯一標準,而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看其知識與技能能否為我所用,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拘一格用人才,放寬人才的準入機制。
3.改革學校的教育體制
學校在培養學生職業意識過程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導性作用。第一,學校在軟硬件設備方面應提供相應的支持,加大現代教學方式的比重,盡可能地采用多媒體教學。秘書專業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學校軟硬件設備的支持,課堂教學應根據教材內容,選用適當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像、投影等,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第二,學校應盡早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有助于大學生了解職業目標,做好職業準備,還能對大學生起到內在的激勵作用,讓他們在職業探索和發展中少走彎路。學校應從新生入學開始著手強化其職業意識,讓其了解未來職業所需要的素質要求,指導其初步規劃職業生涯,激勵其自覺把今天的學習與明天的事業有機地聯系起來,增強其內在的學習動力。
第三,學校應發揮其在培養學生職業意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高校教學模式的單一呆板導致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在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并與具體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學校應發揮其主體作用,積極尋求和企業單位聯合辦學,搞好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場所,而不是把學生圈在校園內,更不能置身事外,將學校應做的“功課”轉嫁接到任課教師身上。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院校文秘專業大學生職業意識缺失現象嚴重,必須引起高校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而造成文秘專業大學生職業意識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教育體制和社會條件等方面的原因。針對上述這些原因,我們建議從大學生、學校和社會三方面著手,共同解決文秘專業大學生職業意識缺失的問題。就學生自身而言,大學生應在積極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做好職業規劃,提高自覺意識,努力以一個職業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從學校角度來說,高職院校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以市場為導向努力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另外,社會各企事業單位應當轉變用人觀念,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校企合作,給新人鍛煉提供一定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王云麗.論普通高校大學生職業意識的引導—兼論大學生人力資源化[J].現代商業貿易,2007(1)
[2]張群生、梁金鳳.高職教育應注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8(20)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