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籃球運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高?;@球文化是從地域的方式劃分出來的一種籃球文化形式,它是在校園內呈現出的特定文化現象,能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所在高校的師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球文化可以理解為校園中關于籃球運動的物質、精神和行為文化的總和。本文分析了高校籃球文化的功能和價值,說明了籃球文化對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以及能促進大學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豐富大學生的休閑娛樂生活等。
【關鍵詞】高校 籃球文化 大學生 價值與功能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032-02
籃球運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自籃球運動誕生之日起,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籃球運動自身的發展,已由最初的游戲活動,發展為一種內涵豐富、技巧高超、對抗激烈的現代體育運動項目,并在全球得以廣泛普及。目前,籃球運動已不再局限于游戲和體育的范疇,越來越多地被賦予社會文化的內涵,當代籃球已成為了一種具有多元素的社會文化現象。高校籃球文化是從地域的方式劃分出來的一種籃球文化形式,它是在校園內呈現出的特定文化現象,它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所在高校的師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球文化可以理解為校園中關于籃球運動的物質、精神和行為文化的總和,其中,包括高校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識、自身的籃球觀等。
一 籃球文化的價值整合
籃球運動要求在活動中實現“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它注重運動技能的獲得,又追求參與者個性的釋放和興趣的滿足;尊重個人的成就需要,又重視個體的職責,強調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平衡;鼓勵公平的競爭,又嘗到相互的協作、相互支持;要實現人的生理功能改善,又致力于人格素養、精神境界的提升。
籃球運動要求運動雙方在身體素質、技戰水平心理和多方面展開對抗和競爭,這種對抗和競爭,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對抗和競爭又是建立在奔放團結協作的基礎上的,要求每一個群體內部都必須緊密團結、相互合作。籃球比賽中的傳切、掩護、突分、策應、夾擊、補防、關門等攻守戰術配合,需要依靠兩三人在局部上的協同配合。綜合多變的攻守戰術體系,更是必須依賴全隊的密切合作、協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依靠個體之間的統一目標、統一認識,通過溝通和理解隊伍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這種公平競爭、溝通理解和團結合作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籃球文化對于參與活動的個體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引導和規范作用?;@球活動過程受到競賽規則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的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要遵循規則、體育道德、規章制度及社會規范的要求。競賽規則、規章制度要求對抗雙方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展開攻放活動,依靠技巧、協作、頑強和智慧取勝,同時參與者的行為還要符合體育道德的要求和取得社會規范的認同,要具有敬業精神、責任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鼓勵對抗但又限制粗野動作和不道德行為。因此,參與籃球活動過程是一種實現德育、智育、美育和身體鍛煉的教育方式,是一種社會化形式?;@球運動作為學校體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和教育人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 高?;@球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高校中,籃球運動是一個集體性很強的體育項目,對培養大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觀念和機智靈活的應變能力具有顯著作用。開展籃球競賽,通過競賽培養其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榮譽感,這也正是籃球精神文化的根本所在。作為一項集體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可以培養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這一精神有助于在未來與人的交往。籃球運動還可以加速人成為社會需要的人的轉變過程,加速人向社會人的轉變,通過教會人的基本活動能力,學會把個體融入到社會之中。通過參與籃球活動,大學生將密切個人活動與群體活動的關系,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
三 促進健康
1.籃球運動與生理健康
個體生理健康包括機體內部器官和系統功能的完善、功能的平衡、身體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提高等多個方面。參與籃球運動能有效地促進人的生理健康。
參與籃球運動對促進人的生理首先表現在,能夠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功能多方面的功能。此外,在籃球比賽和訓練中,運動員必須根據場上瞬息萬變的情況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具有很強的神經靈活性和神經肌肉反應速度。因此,經常參加籃球運動對于提高人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籃球運動客觀上要求所參加的人在力量、速度、柔韌、耐力、靈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能力,同時籃球運動中也包含了關于這些基本身體素質的鍛煉方法,從而使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中,身體活動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方面有較高的提高。同時,參與籃球運動還有助于大學生控制體重和改變體型。
2.籃球運動與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表現在:具有完整的人格、保持積極情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和觀察能力,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自尊、自愛、自信等多方面。這些心理健康特征也是籃球運動訓練和比賽對參與者的最基本要求?;@球運動對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改善情緒狀態、降低焦慮水平,確立良好的自我評價,增強自信心,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消除心理疲勞,緩解心理應激,讓運動者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并始終使其處于興奮狀態。開展籃球運動能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調劑感情,增加生活樂趣。經常參加籃球運動,可以獲得一種滿足感,使由于學習所帶來的神經緊張,腦力疲勞及紊亂的情緒得到有益的調節和放松。通過參與籃球活動,能夠進行相互交往,陶冶情操,得到精神享受,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學生時代是受到良好體育指導和培育的階段。籃球運動可以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使其養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通過打籃球,學生在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愉悅身心、舒緩不良情緒正是大學生選擇和享受籃球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學生置身于校園籃球文化環境中,體驗籃球文化傳導的各種信息,使其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排解各種不愉快。籃球文化通過營造輕松、舒暢和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使大學生從課業負擔中走出來,參與到生動活潑的課余生活中,不僅使大學生在觀賞體驗和享受籃球的同時,調節了情緒、忘卻了煩惱、緩解了焦慮、凈化了心靈,更使大學生在參與籃球文化的活動中展示自我,發揮潛能,得到身心的愉悅和滿足。
3.籃球運動與社會適應
社會適應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當時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所理解。當前,籃球作為健身、娛樂、會友、提高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的手段已越來越多地被大學生所接受,他們通過籃球運動增進了解、適應環境和社會。
四 休閑娛樂
籃球運動最初是作為一種游戲而存在的,因而,娛樂性就是一種根植于籃球運動中的原始特性。隨著競技水平的提高,商業的推廣和藝術的包裝,籃球文化中充滿了休閑、娛樂的元素,這些元素,以一種特有的表現形式和作用方式,感召著大量籃球運動愛好者關注籃球運動的發展,并參與到籃球活動和籃球競賽中,去體驗籃球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參加籃球運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籃球技戰術水平和專項能力,而是為了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宣泄情緒,追求愉悅身心的體驗、興趣的滿足及收獲運動的快樂。另外,觀賞有規模的高水平籃球比賽時,除了精彩的比賽對抗,穿插安排的娛樂活動,文藝演出、雜技表演、比賽音樂及整個賽場熱烈的氣氛,都能使觀賞者在視覺、聽覺、情感方面獲得藝術的享受。
大學生從關注籃球到產生興趣,最后到熱愛籃球、參與籃球運動的首要原因也在于他們能從籃球活動中獲得快樂的體驗,這種快樂體驗又能持續地反作用于他們本身,強化他們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和參與需求。可見,籃球文化的文化娛樂功能對于增強籃球文化的生命力、擴大籃球人口、開拓籃球市場等方面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因此,籃球運動能夠提高大學生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并通過練習各種基本活動技能,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的健身方法和技巧,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還能提高高校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自覺鍛煉的健康生活習慣,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形成積極的閑暇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許奮奮.試論高?;@球文化的價值[J].雞西大學學報,2008(3)
[2]易銀強.淺談籃球運動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
[3]王家宏.球類運動——籃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