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1992年的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案和1998年的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兩個引起我國教育法律界廣泛爭論的著名案例出發,從學位申請人申訴權利保障這一視角分析了目前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缺陷及需要完善之處。
【關鍵詞】學位申請人 申訴權 保障 教育法律體系
【中圖分類號】D92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047-01
1992年的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案和1998年的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一案,暴露了目前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一大漏洞,即學位申請人的合法權利——申訴權無法得到教育法律的保障。本文旨在以學位申請人申訴權保障為視角,談談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完善。
一 學位申請人的法律地位
首先應明確學位申請人不同于一般意義的學生,其具有明確的范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學位申請人應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公民(第二條),具體包括: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第四條);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人員(第五、六條);非學位授予單位應屆畢業的研究生,且原單位推薦者(第十二條);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者,經有關專家推薦,學位授予單位同意者(第十三條);國內外卓越的學者或著名社會活動家,經學位授予單位提名者(第十四條);在我國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外國學者(第十五條)。從中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學位申請人,而學位申請人也不都是學生。因此,學位申請人具有自己獨立的法律地位,其合法權利應受到教育法律的保護。
二 學位申請人的申訴權
從1992年的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案和1998年的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可以看出,如果學位申請人自認為可以獲得學位,而學位授予單位由于種種原因不授予其學位的話,就目前對學位申請人申訴權尚無規定的情況來看,其只能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然而,司法救濟不僅費時、費力、費錢,也給現階段本就繁忙的司法系統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煩,也難怪有的法院明知可以受理還是找各種理由駁回學生訴學校的這種訴訟請求。相比較而言,采用申訴的方式不僅能夠節省人力、財力,也順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社會趨勢和內部矛盾內部解決的中國人的傳統處事風格。
從另一方面來講,學位申請人的申訴權也能對我國的學位授予過程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有效地遏制學位授予單位權力的濫用,從而有效地保障我國學位質量。
最后,從法律上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的權利。對于公民的申訴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由于學位申請人必是有權利申請的公民,而憲法規定了我國公民應具有申訴權,因此,《憲法》可以成為賦予學位申請人申訴權的法律來源。而且我國教育基本法《教育法》也規定受教育者有“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的權利”。由于《學位法》是教育法下的一個分支法,因此《教育法》當中關于申訴權的規定也可成為賦予學位申請人申訴權的法律來源。所以申訴權應是學位申請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三 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完善
雖然,我國的教育法律體系框架基本成型,但目前還處在以人治教向依法治教的轉型期,還存在很多不足,使得權利保障和責任追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難實現。1980年制定的《學位條例》距今已有30年左右的歷史,由于當時的國情限制,作為一部法律來說其可謂問題重重。“在《學位條例》中,受教育者或學位申請人,作為管理方只是違法或責任主體,不是權利主體”。這對于以保護為核心內容之一的法律而言是一種莫大的缺陷。因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日前公布的2011年的工作要點中明確指出,推動《學位條例》修改為《學位法》的工作被列在了今年八項工作要點的第一位。《學位法》制定需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學位法》的位階。作為我國教育基本法《教育法》下的一個教育分支法律,《學位法》應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一部法律。其次,《學位法》的內容。這部針對我國學位制度制定的法律,對其中涉及的主要主體學位申請人權利的規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其他權利尚且不論,申訴權作為學位申請人所應具有的保障和其他合法權利的程序性權利,筆者認為必須在《學位法》中有所體現。具體應規定,學位申請人享有“對國家機關及其國家工作人員或學校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向有關部門申訴”的權利。
在法律賦予學位申請人申訴權之后,由于申訴權是一種程序性權利,因此對于申訴程序的規定也就成為教育法律體系中必不可少的補充部分了。
申訴權作為一種保障受教育者基本權利的程序性救濟權利,應有一部層級足夠高的申訴方面的法律來對申訴程序進行具體的指導性規定。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應補充一部專門規定申訴程序的《申訴條例》。《申訴條例》應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這樣才能在層級上高于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內容方面應借鑒目前對申訴制度研究的各種學術成果,來對申訴權的定義、申訴主體、申訴范圍、申訴的具體程序及救濟途徑進行詳盡的規定。
參考文獻
[1]秦惠民.從首例學位訴訟案看《學位條例》的修訂[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0(2):50~53
[2]陳久奎、阮李全.學生申訴權研究[J].教育研究,2007(6):54~57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