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所普通學校都存在著一些后進生。一般是指思想品行和學習等方面較差的學生,他們違紀現象較多,道德觀念淡薄,日常行為不規范,文化基礎較差。雖然,這些學生數量少、比例小,但他們的影響范圍卻很大,是班級中消極的因素。原因很多,有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自身原因等。而促進培養學生,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的好環直接關系到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與否。因此怎樣將小學生培養成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肩負的重任,更是新時期教師面臨的巨大考驗。現結合工作實際談談怎樣將小學生培養成才:
一 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小學生由于成績差常常受批評,遭周圍人的歧視、嘲諷,得不到溫暖。他們的成績長期跟不上,得不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與幫助,自暴自棄,對老師、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缺乏自信心。針對這種情況,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用愛生情,從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多幫助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和真誠感化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班級的任何活動中,都應對他們一視同仁,鼓勵他們大膽參與。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奮發向上。但愛也要嚴,“愛與嚴”并不矛盾,嚴也是愛,嚴是教育培養人才的一種形式,愛是真正的內容、目的。只有嚴與愛相統一,才能幫助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心,才能把小學生培養成才。
二 要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培養學生
教育不僅意味著給學生傳授現有的知識,更意味著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培養學生,讓他們掌握正確、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
1.教會學生“讀”
要求學生養成課前預習整課的概要,粗略懂得教材的內容,弄清重點、難點所在,對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記號。課后根據學習要求認真閱讀教材內容,理解教學概念、公式等,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2.教會學生“聽”
由于大多數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難以做到整堂課都聚精會神,因此要教會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集中精力聽自己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之處;要注意聽教師對每節課提出的學習要求。如果老師在講課中發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打瞌睡的現象,不能當場給予批評,可邊講邊走到學生面前停留片刻,也可以讓這名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或加大講課的音量等。
3.教會學生“記”
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差,與沒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未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必然聯系。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理解來加以記憶,不死記硬背。
三 用“一幫一”結對子的活動,幫助、培養學生進步
學困生因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差,學習上會存在許多困難,而因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教學任務繁重而無法進行有效、及時、詳盡的輔導時,教師可采用“一幫一”結對子,請優生幫助學困生,本人以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學困生在優生的幫助下、輔導下,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而優生在輔導過程中也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二者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采取這種方法不但提高了雙方的學習成績,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與能力。
四 尋找培養學生的閃光點,當眾表揚
學困生因學習成績差,各方面表現不好,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就會產生厭煩情緒,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導致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上不去。所以教師要大力挖掘學困生的優點,發現其閃光點,立即當眾表揚,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也是一名好學生。學困生并非各方面都差,肯定有某些方面的長處,只是長期以來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只看到他們的缺點而忽視了其優點,學困生有的動手能力強,有的體育好,有的有組織才能,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表揚。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一件長期、艱苦的工作,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必須協調好兩者之間的工作,共同做好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相互交流,優化方法,共同培養學生,那么所有學生就有了希望,學校就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