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能學、想學、會學的有效方式。這要求教師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幫助學生樹立自我發展的意識,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好“主角”。如何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思想品德》的學習中去呢?作者從四個方面來探索這個問題。
一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
自主性是人的本性,而動機是自主性的內驅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告訴我們: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動機。因此,我在上課初常制造一些懸念,讓學生思考、聯想,探索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讓他們的思維真正動起來,對學習活動產生有意注意力,并主動探索新問題。
在課堂上,教師要始終貫穿“神奇或太奇怪”這條主線,努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設定學習目標,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主學習要有自信心,要有一種內在的激勵力量。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自覺主動的學習引導,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意識。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良好的自信情緒給學生一種情境,營造能學、會學的心理優勢,消除學生畏懼、緊張的學習心理,讓學生敢說、敢問、敢議,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每個學生都真正感到自己也能學好的,樹立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學好《思想品德》的勇氣和自信。
二 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有:會讀、會想、會講、會問等。
1.會讀,即會看書,會看課本,精讀、細看,深入理解,能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為此,教師要著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思想品德》教材,使他們掌握讀書的方法。讀書前,出示提綱或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看,讓他們知道哪些地方要細看,哪些地方可略看。對于內容多、難度大的知識,通過有梯度設置問題,讓學生一步一步明白,逐漸接近目標。要求學生看書時注意將關鍵點、疑難處勾畫出來,并及時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及時記錄下來,然后再與同學討論或向老師請教,直到問題解決。
2.會想,即學生獨立思考問題
課上要讓學生多動腦,想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使他們動腦,使所有學生都去積極思考問題。對不愛思考的學生,可先讓他們回答問題,再提示激疑,促使他們帶著問題去思考。在學生思考時,教師要根據需要提供一些現象或用實例來幫助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
3.會講,即盡量讓學生在討論中多說,促使學生做深入思考
在分組討論中,教師可根據問題讓學生輪流做主要發言人,并給其他學生說的機會,不僅讓學生說結論,而且要讓他們講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在回答問題前去讀、去看、去想;講后去問、去歸納整理。對于有難度的問題,教師要參與討論,并適當啟發點撥。
4.會問,即學生善于質疑問難
教學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設疑、解疑的過程。學生能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有價值,因此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學生閱讀課本后,要求他們提出不懂的問題;在理解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鼓勵他們提出不同的見解,甚至展開爭辯,使學生始終保持愛質疑、釋疑的良好習慣。
三 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學習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過程,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直接參與探索新知識的全過程,這樣學生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尤其是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不要作過細、過多、過早的鋪墊。
教師要運用各種手段充分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動口、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做到內容讓學生閱讀,規律讓學生發現,事例讓學生尋找,思路讓學生探索,方法讓學生說出,定義讓學生概括,結論讓學生歸納,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愿意并參與每節課的學習全過程。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將已有的知識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環境,就有了自我發展的空間,并在老師的引導下,獲得能力的發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從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建構知識體系。
四 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的潛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增強情感意識,努力做到與學生換位思考問題。要熱情鼓勵學生打開思路,積極思考,大膽發言,不輕易批評學生,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討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思維的潛力得以挖掘,而學生之間熱烈交流的局面一旦形成,學生就成了真成的主人。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思維的積極性及語言表達、個性等方面都會得到極大的鍛煉和提高。要形成學生間熱烈交流的氛圍,教師要設計有思考和討論價值的問題,不要提出過于簡單和無效的提問,而且要改變反饋的方式,可以用“誰有不同的想法”“誰有補充意見”等親切的話語引導學生,盡量避免“對不對”“好不好”的簡單提問。更要改變評價方法,鼓勵學生清楚而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維,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性評價。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時間作保證,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學生也只有在自學的過程中進行討論、溝通,相互支持、彌補、配合,才能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才能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