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故事新編是寫話題文的一種形式新穎、內容有趣、實用的文學體裁,是當今追求作文創新中切實可行并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本文就其切實可行和行之有效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探析。論及提倡故事新編創作的依據和進行創作時的要求。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新編構思,定會為作文創新增添一抹新綠。
【關鍵詞】故事新編 構思 探微 依據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106-01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在作文發展等級部分提出“有創新”的要求。作文的創新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一篇質量好的作文不僅有優美的語言、新穎的選材、深刻的主題,而且作文的外部形式也往往是新鮮的。黑格爾說過:“內容之所以成為內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內。”創新無處不在。面對一個作文話題,如果按一般的思路選材立意后直接去寫很難讓讀者感受到別出心裁,獨具匠心的形式之美。正如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過:“變則新,不變則腐;變則活,不變則板。”高中階段的作文訓練也是如此。只有時時處處將創新意識貫徹于寫作中,才有可能寫出內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一 提倡故事新編創作的依據
故事新編,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某一部文學名著或某一歷史傳說、寓言故事為底子,融入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因素,重新編排出一個故事,賦予其新的內容和新的意義,以此達到藝術地再現生活的目的。它通常以幽默詼諧的語言表現深刻的主題,具有辛辣的諷刺意味,讓讀者在笑聲中受到教育和啟迪。高中生在作文訓練時,有必要對故事新編的作用加以了解。其作用有:
1.故事新編便于發揮
近幾年高考考查的都是話題作文,話題作文具有范圍寬泛、文體不限、寫法靈活等特點。這種開放性的命題方式,對學生寫作文而言,從內容到形式都是一次解放。在異彩紛呈的考場作文中,故事新編獨樹一幟,惹人注目。
2.故事新編好學、易寫
青少年思維敏捷,想象豐富,部分學生還經常受到許多的優良傳統文化的熏陶,編寫故事可謂輕車熟路。同時,故事新編屬于改編,可以用人們熟悉的故事作框架,再在此基礎予以加工即可,相對于其他寫法好學易寫。
3.故事新編易出新意
江蘇省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曾說過:“《赤兔之死》《劉備訪友》《新西游記》諸篇,皆以極大的機智、全新的視角、揮灑自如的筆墨,把名著的‘峰巒’打碎了‘重組’,再塑造出一座渾然天成、氣象全新的‘山岳’……只要細細讀,便油然生出贊美之情,為這些初出茅廬的作者擊節三嘆。”可見,“故事新編”是被專家看好的一種構思方式,受到廣大作文專家的青睞,足見它確實是作文園地中的一枝奇葩。
二 故事新編創作的方法
近幾年,隨著話題作文命題形式的出現以及寫作環境的愈加寬松,高考作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故事新編類作文,其中不乏精品佳作。這一現象誘發了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用故事新編這一構思方法進行寫作。在運用故事新編的方法進行構思創作時,我們大可借鑒郭沫若先生在歷史劇創作中所遵循的原則——實事求是。既來源于史實,又不拘泥于史實,甚至可以高于史實。故事新編的創作方法很多,在此略談一二,以供參考。
1.熟悉“故事”,豐富文學素養
多讀多思是編寫新故事的源頭活水。特別是翻新名著,要求作者首先要熟讀名著、消化名著,具備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寫好“故事新編”的前提,只有這樣,新編出來的故事才能與“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語言風格相吻合,才能與“故事”的基本情節相融合。例如,用《西游記》來寫一篇作文,如果寫孫悟空貪小便宜,好吃喜睡,時常耍一點弄巧成拙的小聰明,那豈不離了譜了?凡“故事新編”,必須熟悉“故事”,對原著所述的故事、所寫的人物了解得越透徹、越仔細越好,寫起新故事來就越得心應手,新編的故事就越合情合理。
2.巧妙構思,折射出現代生活的面貌
利用故事新編進行創作時,不僅可融合現實內容,而且還可直接滲進現實情節,服務于現實社會;把現實主義的原則和浪漫主義的想象巧妙地結合起來,達到和諧統一。一方面,新編故事比起原作骨架可以不變;另一方面,歷史是現實的鏡子,故事新編無非是想讓讀者對現實社會有所對照、有所聯想,所以其最終歸宿應是從當代著眼,寫作時就要用當代人的眼光來觀照古人古事,用現代意識加以改造、生發。最好能從獨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處挖掘出新的內涵,從而使文章產生獨特的魅力。
3.新編要把握好想象的“度”
故事新編的文筆不妨灑脫自由一些,“穿新鞋,走老路”也未嘗不可。生動的細節描寫,能把人性中的善良、乖張、暴戾、軟弱等各個層面都表現出來。翻新故事當然離不開豐富的想象,但作文時必須考慮想象的合理性,不能違背生活常識。故事情節雖是虛構的,但應有現實生活做基礎。
事實表明,故事新編是寫作話題作文的一種形式新穎、內容有趣、實用且效果不錯的文學體裁。許多高中生,生活積累少,但讀得較多,有一定的書本知識積累,寫故事新編不失為一種合理的選擇。創新是作文教學和作文寫作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我堅信,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故事新編”式的構思方法一定會臻于完美,為作文寫作的創新增添一抹新綠。
參考文獻
[1]林非.論《故事新編》的思想藝術及歷史意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