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靈魂,是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創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會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條件,也是民族和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標志,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象征之一。近年來,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知識創新的廣泛提倡,特別在教育部門,創新教育被認為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創新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時代賦予老師的重任。
一 創新的含義
創新實際上就是創造。創新教育實際上就是創造教育,就是要求培養創造型人才,或,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應是具有創造精神或創造能力。
關于創新型人才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提法很多。譬如,要有創新精神、要有創新意識、要有創新能力、要有創新思維習慣等。在基礎教育中,培養創新型人才應從什么地方著手?是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創新精神也好,創新能力也好,創新意識也好,創新思維習慣也好,都離不開人頭腦中的思維。從科學發展來看,所有創造發明無一不是與思維有關,所以創新教育的核心問題,應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創新教育的核心,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對中小學生而言,進行創新教育更要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入手。
二 創新思維能力的含義
1.思維的定義
所謂思維,是客觀世界的事物和現象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這種反映,存在于人的頭腦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表象,叫表象思維(也叫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表象,例如,看到一個人的表面現象,如外貌、神態、舉止和行為等等;一種叫抽象思維,抽象思維是不能離開形象思維基礎的,所以,任何思維活動都離不開形象思維作基礎。
具有了這兩種思維能力作基礎,才可能發展多種思維能力。在多種思維能力中,創新思維應是思維發展的最高形式,也是多種思維的綜合。
2.創新思維的定義
創新思維是多種思維發展的結晶。創新思維是比一般思維更高的形式,是一種主動地、獨創地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創造性思維過程。它包括七個方面思維能力的綜合過程。即質疑思維、假設推斷思維、探究思維、想象(聯想)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此外還有直覺頓悟思維(也叫靈感思維)。
三 在教學過程中,應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1.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揭疑)和提出問題(質疑)的思維能力。應從中小學生的好奇、好問、求知欲旺盛等特點出發,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勤于思考、積極提出問題、敢于提出問題著手,促進創新意識的形成,借問題促探索,借探索促發現,借發現促創新。學生如果能對所學知識勇于提問、質疑,就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素質。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輕易否定或諷刺挖苦,而應正確引導,耐心解疑。
2.培養學生的假設(推斷)思維能力
科學上的許多發明創造,從開始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都有這樣一個過程,即對發現的問題先進行假設推斷,然后通過檢索有關資料或實驗、實踐,進行探索驗證,以尋求正確的答案;通過發散聚合,最后獲得發明創造的成果。所以,這種假設與推斷的思維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在教學中,要利用現代教學設備與信息技術來提供的疑問情境,或答案式情境,有利于引發學生質疑問難與發展他們假設推斷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對自己或對別人提出的問題,進行大膽合理的假設,從而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根據問題的性質去收集材料,這就是“問題解決”法或“任務驅動”法中的一個重要的探索過程。具體做法是:按照一定的問題,一是上網收集圖文資料;二是閱讀課文及文獻資料;三是進行社會調查與實地考察收集資料;四是動手實驗操作。要特別注意的是探究一定要有針對性,收集的材料證據要充分,要能說明問題。
4.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思維能力
許多科學家的偉大創造發明多是從想象開始的。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魯班發明鋸子,就是被帶鋸齒形的植物葉子勒他手指后,聯想到鋸齒的鋒利,可以用來做成鋸條,制成鋸木的重要工具。利用信息技術可提供豐富多彩的形象情境資源,有助于學生展開想象與聯想。因此,我們應在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開展想象與聯想,甚至可以鼓勵他們幻想,而不應對他們的幻想潑冷水、諷刺和嘲笑等。
5.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跟想象思維與聯想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想象和聯想思維能力,就無法形成發散思維。在教學中,要利用現代教學設備與信息技術來創設多種情境,在生動的情境啟發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師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這一優勢,努力培養學生的這種多向發散思維能力。
6.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能力
所謂聚合思維,就是能從多種不同的方法中求得一個最好的方法或取得最佳的方案,將許多問題歸納集中到一點上。所謂聚合思維,又叫集中思維、求同思維、輻合思維等。只有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兩者結合起來去思考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形成創新思維。
引導學生從看似互相孤立分散的事例中,通過分析、比較與歸納綜合,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或最佳點,這樣通過發散與聚合思維的過程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
7.培養學生的直覺頓悟思維(靈感思維)能力
直覺思維實際上是一種直觀感知的形象思維(也叫靈感思維)。培養學生的靈感思維,要靠平時多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特別是要注意想象與聯想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注重訓練學生的這種思維能力。當學生遇到難題時,要旁敲側擊地進行啟發點撥,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這樣的啟發、點撥,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