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們進行了多元化寫作的課題研究,廣大教師紛紛深入寫作教學研究領域,如打造精彩開頭、細節描寫、環境描寫等。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寫作指導尤為重要,一定要課程化。
一 寫作的現狀和教學理念
1.從學生的寫作現狀來看
很多學生對寫作缺少熱情,習作不少是脫離生活的“無病呻吟”,就是用華麗的辭藻掩蓋空虛,更糟糕的是詞不達意、錯別字連篇,這是相當嚴重的“語言低劣化現象”。我們在感慨的同時,須反躬自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如何改變這種狀況?
2.從教學理念上來看
初中寫作教學的核心內容是: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寫作的快樂。新課程作文教學的基本理念是: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只有容易寫了,學生才會樂于寫。怎樣才能使寫作容易起來呢?
天賦是決定寫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絕不是唯一條件。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施加積極的影響。反觀作文教學,是不是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寫作教學方法是不是過于單一呢?不少老師遵循“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單方面運行規律,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二是教師的寫作指導是不是過于隨意呢?有些老師在寫作指導上沒有系統規劃和明確目標,隨意性較強,導致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沒有明顯的提高。寫作教學中,首先要提高教師對寫作指導的認識,教師的寫作教學意識必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面貌。我們應提倡寫作教學課程化,借助系統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運用語言、雕琢語言的氛圍。
二 如何實現寫作教學的課程化
1.要實現內容序列化
既然要使寫作教學課程化,必須要有一個完整、合理的知識體系,使老師“教”之有用,學生“學”之有物。可用于寫作教學的內容有很多,小到標點符號,大到謀篇布局。最基本的有造句、連詞成句、連詞成段;有比喻、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有擬定標題、開頭、結尾、內容詳略安排、素材選擇等;有常見且易于學習使用的寫作手法: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等;有對不同文體的指導:記敘文寫作、說明文寫作、議論文寫作;還有續寫、改寫、擴寫、縮寫等。如果長期由淺入深地將這些傳授給學生,無疑是送給他們建造美輪美奐宮殿的建筑材料,讓他們去自由建造。
2.指導必須規范化
對于每一堂寫作指導課,教師都要精心準備,一課一教案,教學要有持續性。指導內容務必精要實用,使指導落到實處,寫作練習必須緊跟寫作指導,一堂指導課,練寫是主體。為了使學生體驗到寫作的快樂,教師可少講、全練、多評多改。少講,即講授內容精當而少,一課一得即可;全練,即全體學生都要練習當堂傳授的知識,因傳授知識的時間少,老師就有時間對全體學生的練習進行督促;多評,即盡量多在課堂上評改學生的作品,可以生生互評互改,從而讓學生在語言雕琢的氛圍中找到進步、自信、快樂。
3.老師必須能堅持
既然把寫作教學當做一門功課,就意味著教學的長期性,教師必須加以重視,堅持不懈,積少成多,最終會受益無窮。
4.我們進行課程化的寫作教學,一定要定期與常規作文訓練相結合
課程化的寫作教學注重的是寫作知識點的傳授和練習,這些是在常規寫作中進行實踐的。這樣我們就可以變原來的“單軌道寫作教學”為“雙軌道寫作教學”,兩條腿走路,互相支撐。
如果將寫作比作壓在師生頭上的一座大山,那么寫作教學課程化的功勞就在于將大山分解成一塊塊小石頭,這樣搬運起來就容易多了。寫作教學課程化實質上是將大問題化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在寫作教學中,逐一解決,這樣不僅會實現使學生“易于寫作,樂于表達”的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發現祖國語言的魅力,師生共同受益,共同進步!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