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實施創新教育,作為體育教師,應率先更新教育觀念。本文從民主與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闡述了體育教學的創新教育。
【關鍵詞】更新觀念 素質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142-01
經過長期的教育改革,我國教育有了迅速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仍有諸多與知識經濟的創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因素,集中反映在:教師單一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教育模式,劃一呆板的教育教學制度等,影響了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那么如何樹立創新的觀念呢?
一 樹立創新的觀念方法
1.在體育課教學中確立新的目標觀念
體育創新教育是追求發展學生的獨特才能,賦予不重復于前人的嶄新的人文本質,因此,教師應圍繞這一崇高的宗旨而轉變“學生觀”,即面向全體學生去發展個體的創造個性。由于作為區別于應試教育的創新教育,不是以追求少數尖子的高分和升學率為目標,而是旨在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掌握1~2種身體鍛煉的方法。將“為考試而教”轉變為“為素質而教”這一價值立足點上來。作為創新力開發者的體育教師尤其要注意發現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特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身體鍛煉環境和條件,從根本上改變視循規蹈矩,恭順溫馴者為優的保守態度,引導學生標新立異,敢持異見。
2.要樹立新的體育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的觀念
即轉變傳統教育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體育教育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那種教師心靈深處積淀起來的專制主義的思想觀念及在教學中的表現,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壓抑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諸如學生不能完成該項體育活動練習,教師則采取粗暴的訓斥,甚至體罰,對學生上課采用貶斥性評價、用考試來威脅學生完成體育課教學內容的異化師生關系,禁錮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創新思維沉重。這些都必須從體育教師觀念深處得到根本的糾正。為此,體育教師必須首先熱愛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當學生在課堂上犯錯或不能完成技術動作時,更要理解幫助他們,不采取粗暴的批評和懲罰。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可能常常惹禍,但他們往往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體育課上新的內容,在將來靈活地運用。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格,由于幾千年封建專制思想的影響,“師道尊嚴”似乎不可動搖,而學生的尊嚴可以隨便侵犯,其結果是學生長期處于受壓抑、受管制甚至侮辱的處境中,由此導致學生厭學、對抗,甚至釀成悲劇。學生的尊嚴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法定性,每個學生不論體育成績好壞,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主體地位和人格都應受到尊重。體育教師職業所決定的教師義務就是為學生服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從而樹立無“差生觀”。
3.要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
這是體育教師實施創新教育的有力保障。江澤民在第三次全教會上指出:“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知識的需要。身為教師,必須要成為學習者。”那么體育教師必須徹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的教為主體學生的學為輔被動式的教學模式,要了解和掌握新課標的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化體育教學的需要,才能培養出養成終身鍛煉習慣并具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
二 培養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措施
1.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體育課堂環境。我們要改變那種權威式的教學關系,不讓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學習,而是自主地、主動地去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從根本上認為體育活動具有能強身健體,塑造體型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教師要愛護學生,承認學生間的差別,允許他們在學習上有選擇的機會,尊重學生的意見,延緩對學生意見的批判,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想法,給他們創設一種易于學習的環境。
2.要讓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
這包括終身鍛煉和創新性學習兩方面。“一個創造性的體育教師應能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而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加速更替,傳統學校教育提供的知識結構是遠遠不夠的,故引導學生“要學”顯然比“學好”更重要。
3.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體育課學習空間
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從“上課→復習→鍛煉→復習→再鍛煉”這一機械的運動中解放出來,教師在體育課教學中滿堂灌,學生往往不能在體育課堂適應,與大量的課外活動的結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鍛煉能力和增強體質。體育課堂是教師傳授體育活動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感受樂趣的地方,應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其中。
4.要確立新的體育課評價方法
要實施創新思維的考試方法,給學生創設思想自由馳騁的空間。體育課并不是以考試為目的的,哪怕這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很差,但如果他能掌握一定的體育鍛煉方法,從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即使他的體育成績沒有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們也可以說他的體育課成績是合格的,所以體育教師在課堂中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并不是成績差的學生都是不合格的。教師在體育課堂如何把學生鍛煉的被動形式轉化為主動形式,這才是新課標下體育課教學的特色。
總之,只有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才能以優異的素質去主動適應并深入開展蓬勃的創新教育,深層次地開發中國最豐富的智力資源,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閻立欽.創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金一鳴.教育社會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胡德海.教育學原理[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