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是國家義務教育標準所倡導的生物新理念。在這種新理念下“填鴨式”“獨白式”“滿堂灌”的課堂教學,已遠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發展與要求。現代課堂應是一個互相“對話式”的課堂。“對話的過程即是主體之間在經驗共享中的相互造就過程”,為了能順利地完成這一過程,備好課是關鍵。
【關鍵詞】初中生物 備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160-01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是學習、研究生物學的有力武器,可以更迅速更準確地使學生學到生物學知識,從思想上糾正學生對生物學的厭學情緒。學生普遍覺得學生物沒用,因而學生厭學成了新形勢下生物學教學的突出特點。為此,在教學中應首先從思想上糾正這種錯誤認識,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得遠一點,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下面筆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新課改下怎樣備好初中生物課。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問題是從動機和興趣中產生的。因此,創設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起始環節。教學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一般選擇生活環境、自然現象、社會熱點和科學新成果等學生日常生活經常遇到或感興趣的問題。教學情境要有一定的難度和可接受性,即體現客觀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學情境要與學生探究的問題有一定的相關性,教學時把這些情境通過多媒體、實驗、圖片、資料分析等手段展示給學生,喚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我要學情感。
二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促進自主探究的開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深化自主探究的內容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備課時要設計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維活動機會和空間,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中去。在現代社會,競爭和合作共存,學會合作是為人處世的基礎。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設置了一些必須與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動,并一起討論為什么完成這些活動必須與他人合作。這樣,實際上是把培養合作精神滲透到了生物教學中,師生、生生合作互動,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動腦,共同參與學習實踐,從而發揮個人長處,使學生互相彌補、啟發、點撥,形成立體交互的思想網絡。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在集體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方法揭示知識的規律。這一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互學、互助、互補中更深刻地進行探究,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認識過程進行有效地調節,以深化自主探究的內容。
三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攻克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利用現代的教學工具多媒體來代替粉筆和黑板,展示有關圖片,自然引出知識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快速形成總體印象,使重點突出,化難為易。對于學生肉眼看不到的各種細胞結構、沒有接觸過的自然現象等知識,教師只憑口頭敘述,學生往往想象不出或想象出來的不夠形象,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需要仔細觀察的圖片放大,一閃而過的內容改為慢速放映這樣就會一目了然,易于學生理解,再讓學生把他們聽到的和看到的,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就會更加深刻。
四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1.聯系自然實際
農田、草地、樹林、花園、庭院、路旁等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學習有關知識時,可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2.聯系生產實際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工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這些原理時,要考慮它能幫助解決生產上的什么問題。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還能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
3.聯系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就顯得尤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大類。生活常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而生物學知識則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五 結合實際應用,兼顧吸收新知識、新進展的培養
生物學理論性較強,為了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生物的實際應用價值,備好生物課,可通過引導學生討論人們關心的生活話題,既幫助他們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加深學生對有關生物知識的理解,學生的興致極高,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使學生確確實實地體會到了生物學不是空洞的理論教條,而是與實際應用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六 把握教材內容,避免盲目性
總之,無論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是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探究式教學,教師應吃透教材,把握“課程標準”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和關鍵。新的生物學教科書打破了以往的知識體系和編排形式,增添了系列化、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這無疑給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如果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都沒有把握好教材內容,只是盲目引導的話,就會將學生引入迷途。根據教學內容,各種引導要適時、適度、適用。“教無定法”,教學手段是由教學內容決定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意義在于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中,必須深入研究和實踐,合理設計和開發,使之與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才能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