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學院體育教育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健康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當前中職體育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中職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本文對當前中職體育教育中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為中職體育教育健康發展出一分力。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體育教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186-01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迎接21世紀的挑戰,培養21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是基礎教育領域一場深刻的變革,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體育課教學可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及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和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一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現狀
1.體育課堂的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屬職業教育,中專體育教育應根據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及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中等技術人才為基本目的。而現今各校的生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部分學生不但文化課基礎差,而且連“玩”都玩不好或不會玩。喜歡該課內容的學生都積極活動,不喜歡的學生則以種種理由旁觀或“逃跑”。從而達不到課程大綱、計劃的目的和要求。
2.體育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
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動”起來、“玩”起來?怎樣才能使體育課收到理想的效果?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對此我們在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發現:男學生偏愛球類、游泳等項目,女學生喜歡健美操、羽毛球項目。學生所喜歡的項目一般從興趣出發,且男女生的生理心理差異對項目的選擇起一定的影響作用。針對學生問卷調查反饋的信息,我們向學校提出了其設想,我校體育課必須進行改革,現行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這一設想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我們還借鑒其他學校的做法,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推出了“三自”式教學改革模式。進行選項教學,讓學生在兩年的體育學習時間里,掌握一種或幾種鍛煉身體的方法,同時培養快樂健身、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理念。這種模式改變了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體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體育教學觀念與方法滯后,體育意識不強
在現行的體育教學中,我們可看到“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傳授式”“灌輸式”等陳舊的教學方法的縮影比比皆是。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和指導思想,只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教育、身體鍛煉及效果,忽視了當今體育教育最為重要的指導思想——“終生體育”思想。
據調查分析,有部分中職院校的領導、教師及少數學生都存在對體育認識上的偏差,領導、教師只重視專業技術技能課的教學,學生也很重視這些方面的學習,但卻忽視了體育教育自身的功能,使體育成為他們無暇顧及的學科。顯然,學校對體育課不夠重視,這是多數學校的普遍問題,也直接影響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2.教學模式落后,不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以現行的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教學大綱來看,存在著嚴重的分散性,它是按運動項目進行分類編排的,內容多而雜,忽視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缺乏質與量的要求。在課程的結構方面,各部分教學內容、要求和時間分配規定呆板,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3.學生體育知識饋乏,體育技能項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對體育課并不感興趣,有的還存在厭學情緒。大多數學生認為體育課不重要,上課不是遲到就是曠課,甚至有的班干部、學生會成員把體育課當作為班級為學生會工作的“公差”時間。作者認為,導致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陳舊單一,教學思想注重教法。忽視學法,忽視對學生的區別對待。二是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對獨生子女的過分溺愛,把他們視為掌上明珠,造成很多獨生子女從小就養成怕吃苦、怕困難的壞習慣,很多學生走進學校便不愿意參加艱苦的體育鍛煉。
三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對策分析
1.體育教學模式創新與改革
第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多方法、多途徑地引導學生多涉及、廣積累、勤練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在進行體育學法指導中,要制定明確的學法目標,區別對待,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體育的方法,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第三,加強教法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運動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行習慣的養成,教師應特別注意研究。
2.體育教學應注重職業特征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對專業、工種來說處于服務性地位,不同專業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的專業技能,而不同專業技能需要相應的體能保證。體育教學應體現職業技術學校的特點,根據不同專業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加強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職業學校體育必須大膽地實現觀念上的轉變,要以學生的終生受益為出發點,要以立足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為主線,以適應社會的需求,經濟的發展。職業學校體育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最后階段,應在不斷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教會學生用多種手段與方法鍛煉身體,懂得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與衛生保健常識,并能進行自我鍛煉的義務監督與體育運動的效果評價,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提高體育素養,為終生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