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培養學生的聽課能力;準確了解學生的實際,優化教學環節;切實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要”;進一步讓學生懂得數學領域的巨大潛質的五個方面,探討了數學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激發 興趣 培養 能力 優化 環節 需要 潛質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2-0192-02
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及抽象性的學科,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數學既枯燥無味,又沒有興趣。他們具有基礎差、自學能力差、缺乏主動性、反應能力低等特點,因此在職業學校教學中,往往有許多教師有這樣的同感,講了很多遍的問題,學生不是不懂就是一知半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與我們的教學行為有關,我們沒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明天,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如何引導學生去學數學,學好數學,我根據自己的所學和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 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熱愛學生,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學中,教師應熱愛自己的學生,以愛心去教化他們,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許多情感問題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師對它們不聞不問,或是經常責備他們,打擊他們,這會讓他們產生抵觸情緒,懼怕老師,從而造成學生不愿上這位老師的課。久而久之,學習興趣全無,成績大幅度下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以平等、寬容、友好的態度,留給學生自己的空間,注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與學,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另外,還要有意識地協調好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使他們處于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一些集體討、分組操作等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在這種輕松環的境下就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自然對學習有了興趣。
2.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數學是抽象、枯燥的,學生學起來感覺無味,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將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研究,使之變成生動有趣的問題。
3.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大膽創設能讓他們好奇的實際問題,如多媒體輔助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以教師講授、粉筆+黑板為主的傳授方式,學生不感興趣,可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乏味的文字內容變為富有情趣、直觀形象的圖像,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努力培養學生的聽課能力
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多數學生在聽課時不懂得方法,學習效果不明顯,怎樣教學生聽好課?首先要教會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必須專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其次,抓重點,做筆記。在上課時,教師會強調某些問題,這就是本節的重點。學生在聽課時,要將知識點記下來,以便于復習和鞏固。第三,預習中打記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保證做到聽懂自己打記號的知識。第四,積極回答教師上課時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后回答。
三 準確了解學生實際,優化教學環節
1.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存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后,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2.優化教學環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心理活動
優化教學的環節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給學生較多的思考探索、發現、想象創造的時間和空間,使其能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獨立完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要符合學生的探討認識發展和心理活動規律性。
四 切實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要”
心理學認為,需要是人對生理和社會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是個體缺乏某種東西而力求滿足的心理狀態。需要是個性心理傾向性的基礎,人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決定著一個人對事物的選擇態度,制約著一個人的認識活動的傾向性。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需注意誘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是自己的個人需要。
五 進一步讓學生懂得數學領域的巨大潛質
當前數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僅分支學科日漸增多,而且各門科學數學化,各基礎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例如,出現了計算物理學、計算礦物學、計算化學、生物數學、醫學數學、管理數學、經濟數學、數量遺傳學、數量分類等交叉學科與一系列的數學分支。數學在當代科學技術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要求也越來越高,完全證實了法拉格在《馬克思回憶錄》一書中的名言:“按照馬克思的看法,任何一門科學,只有當它充分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算很好地發展了。”在對學生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灌輸數學領域在當今社會有著巨大的潛質,應讓學生明確,今天的數學已深入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生物之謎、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還可能出現我們所不能預料的新方面,從而使數學技術邁向一個新的發展水平。
大量事實表明,數學知識在現代生活中,工農業生產中,交通運輸和現代化尖端技術方面都有著廣泛的重要作用。另外,數學知識還是學好物理、地理和生物等學科的基礎。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經常誘導學生認識數學知識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記住學習的宗旨:學以致用。
總之,對于職業學校數學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還有待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慢慢摸索。
〔責任編輯:高照〕